水稻秸秆在大棚马铃薯种植中的应用初探
2018-05-14舒凤霞
舒凤霞
摘 要 农作物秸秆中富含有机质、钾、氮、磷等诸多营养成分,是我国还未被充分利用起来的一种农产品资源。我国每年会有将近6亿吨的秸秆,但是能够被充分利用起来的却不到2 000万t,约有97%的秸秆被遗弃、堆积或焚烧,不仅浪费了资源,而且还会对环境造成极大污染。对水稻秸秆在大棚马铃薯种植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旨在为稻草秸秆的利用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水稻秸秆;大棚种植;马铃薯;环境污染
中图分类号:S216.2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1.008
我国农作物秸秆中主要包括水稻秸秆、小麦秸秆、玉米秸秆和其他农作物秸秆。在秸秆总量中,水稻秸秆占到1/3[1-2]。我国除了对玉米秸秆有很好的利用之外,其他几类秸秆都还尚未得到良好利用。近些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在推广免耕作物种植法,其根本目的是控制种植作物所需要投入的生产总成本,而这直接造成的后果便是绝大部分的稻麦类秸秆于田间便被就地焚烧、销毁[3-5]。这不仅会造成对大气的污染,影响到人们的生活环境质量,而且浪费了秸秆这一宝贵的资源。为此,探究了水稻秸秆在大棚马铃薯种植中的应用,希对农作物秸秆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有所启发。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选择早熟马铃薯品种早大白作为供试作物。
1.2 试验方法
采用简单对比法进行试验,设观测组和对照组2个处理,观察组为稻草加薄膜覆盖栽培,对照组为薄膜覆盖栽培。每一处理都使用一个面积在6 m×50 m的大棚,划分出3条规格为1.5 m×50 m的地垄,按照沟宽、沟深分别是35 cm、30 cm的界定进行开沟整畦。
1.2.1 观察组
施有机肥37 500 kg·hm-2,打孔机打出3~5 cm深的孔,间行距设定在35 cm×40 cm。马铃薯种子切块,并与草木灰和高锰酸鉀稀释液进行充分搅拌,搁置3~4 h之后,将其插到已经打好的孔中,使用厚度为0.05 mm的黑色地膜对地垄进行覆盖。地膜之上再加盖长度为30 cm的稻草,铺设15~20 cm的厚度,浇水进行压紧。当于出苗期时,人工将薄膜划破,待到35~40 d出苗之后,大棚浇灌,在出苗之后的60~70 d施沼液75 m3·hm-2。
1.2.2 对照组
为避免薯块见到光亮而发青,采取常规的深度进行种植,使用打孔机打出深度在10 cm的孔,用厚度为0.05 mm的白色地膜对地垄进行覆盖,除了不使用稻草进行覆盖之外,其他环节的处理均和观察组一样。
1.3 观察指标
对这2种不同处理方法下马铃薯单株薯块个数、质量和单位面积马铃薯产量等指标进行汇总。
2 结果与分析
2.1 两种不同处理方法下马铃薯的生长情况比较
由表1中的对比数据来看,由于观察组处理方法中薯块掩埋的深度较浅,所以出苗也要比对照组处理方法早,而且这一早的优势一直延续到收获期。
2.2 两种不同处理方法下马铃薯植株的性状和产量比较
分别取穴位50个,对马铃薯的出苗情况进行观察,对出苗率进行计算。收获期时取20株单株进行质量评定,对单株薯个数、单株薯质量和产量进行计算。由下表2中数据可见,观察组这一处理方法下,无论是单株马铃薯个数还是产量,都要比对照组这一处理方法的高。
2.3 不同时间段下大棚内环境指标情况对比
想要从根本上促进大棚蔬菜产量的提高,最重要的便是从光、水、二氧化碳这3个内容上着手。选择某天,对不同处理方法下之下马铃薯种植大棚中的环境各项指标加以检测,具体结果如表3所示。可见,在6:00—7:00这一时间段,2种不同处理方法下大棚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差距较小;在12:00—15:00这一阶段,2组不同处理方法下大棚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差距增大。
3 结论与讨论
农作物秸秆是一种环保且重要的生物资源,如果不能合理、恰当地进行处置,既会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又会造成对环境的严重破坏。露天焚烧秸秆的话,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可能会影响到交通安全、人们的正常生活,因而农作物秸秆的合理利用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随着我国水稻作物产量的提高、现有联合收获机动力偏小等实际状况来看,使用高岔收获与割前摘脱收获方式已经非常普遍,而既往的专用秸秆粉碎还田机已经不再与当前实际条件状况相适应,导致收获之后大量的水稻秸秆还是被焚烧掉或者是遗弃。而使用适宜的技术,开发、利用水稻秸秆这一资源,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村经济的良好发展是有着重要意义的。因此,将水稻秸秆应用到大棚蔬菜种植当中去,旨在为水稻秸秆的使用提供新路径。
结合上文中的研究结果可见,在大棚中使用水稻秸秆覆盖种植马铃薯,和使用薄膜覆盖种植马铃薯比较,前者方法能提前4~5 d收获,而且马铃薯的产量也有所提高。马铃薯适宜的生长温度约在21 ℃,当温度升高到42 ℃时,马铃薯的茎叶便会不再生长。
温度、光照强度和光照持续时间这3个方面有着互为作用的效果,高温可促使马铃薯茎进一步伸长,而阻碍到块茎、叶片的发育,但是短日照却能同时抵消掉由于高温所造成的不良影响。马铃薯的光饱和点在30 000~40 000 lx,上文研究中,中午的光照度超过了25 000 lx,下午与早晨的光照度约在10 000 lx。可见,使用水稻秸秆覆盖种植马铃薯,白天有利于提高大棚里面的二氧化碳浓度,这对促进马铃薯的高产是有着积极影响意义的。这是因为秸秆产生的生物反应可以分解出热量,以此来提高棚室的温度与地温,促使其产生的二氧化碳充足供给作物来生长发育。另外,秸秆残渣中还包括有大量的抗病微生物、矿质营养和有机质,这些东西留存于大棚的土壤中,会使土壤更加肥沃、松软,有利于改善土壤的营养状况。同时,大棚种植马铃薯使用水稻秸秆覆盖这一技术,会涉及到大量水稻秸秆(3 000~4 000 kg·hm-2)的使用,这也可以为水稻秸秆的合理利用提供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 周蔚,齐梅,肖云峰,等.水稻秸秆在大棚蔬菜种植中的应用[J].江苏农业科学,2015,37(11):268-268,509.
[2] 陆亚珍,马爱军,朱刚等.沼液—秸秆深施对大棚黄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北方园艺,2016,15(21):51-54.
[3] 王延锋,柴永山,潘国君,等.水稻育秧大棚二次利用——食用菌高效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J].中国林副特产,2015,20(4):90-92,93.
[4] 王学峰.辽北地区水稻大棚育苗应用“稻乐思”水稻基质育苗操作技术规程(北方)[J].中国农资,2014,26(8):48-48.
[5] 刘海军.设施蔬菜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J].现代农业,2015,11(9):36.
(责任编辑:敬廷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