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遥远的格陵兰

2018-05-14翟东风

山东画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格陵兰浮冰格陵兰岛

翟东风

格陵兰岛距离北京有多远?似乎没有查到准确的答案,我只能从航程上粗略判断。三个航段加起来不会少于11600公里,用“万里之遥”来描述格陵兰岛也不算夸张。

格陵兰岛,世界第一大岛,面积达216万平方公里,比我国第一大省新疆的面积还要大四分之一多。它位于北美洲的东北端、北冰洋和大西洋之间,地理学上也称之为格陵兰大陆,地理位置属于北美洲,行政上目前由丹麦国托管。我对它的了解,也仅限于中学地理课本上的那一点点知识。在飞机上打开舷窗,真切地看到了机翼下面的冰川大陆、蜿蜒的海岸轮廓和蔚蓝海水中漂浮的一座座冰山。我揉揉惺忪的眼睛,再次确认一下看到的不是虚幻,我甚至看到了东海岸流入大西洋的冰舌。格陵兰岛,我来了!

第二天凌晨,下了一宿的雨终于暂时停歇了,东边天际泛起了一片灿烂的红霞。我披上外衣,迅速冲出室外,借着微弱的晨光,寻找拍摄目标。晨光很短暂,还没有找到理想的前景,霞光就迅速地隐退了。我心有不甘地爬上附近的一座山包,向下俯瞰,泊满渔船的码头显得拥挤不堪。仅有1500余人的小镇何来如此众多的船只,微弱光线下定睛细看,才发现填满水道的原来都是巨大的浮冰,大有将港口冻结的架势,出港的船只必须具有破冰能力,否则寸步难行。

接下来的一整天,始终阴雨绵绵。冒雨出门,在小镇边缘的一片湿地中,一片茂密生长的北极棉和背景中的彩色木屋吸引了我们。找寻独特角度拍摄后继续上路,彩色的连排木屋渐渐稀少,取而代之的是造型各异、色彩更加艳丽的独幢木屋。在寒冷的极地,人们都喜欢把自己的家涂抹上鲜艳的色彩,这样,在漫长的冬季里,在白雪皑皑中就容易清晰地辨认自己家的位置。

渐渐看到了远处海面上漂浮着的巨大冰山,道路两边的沼泽地里,拴养着无数只雪橇犬。冬季来临之前,成犬都被铁链子拴着,目前正是换毛的季节,那些原本四肢强壮有力、肌肉发达、毛色光亮、气质高雅的雪橇犬,经过半年多的蛰伏退毛,显得毫无生气。一些刚出生不久的小家伙,看到有生人来,摇着小尾巴跑上前来撒娇示好。雪橇犬最基本的习性就是特有的长呜鸣叫声,原来昨晚那些酷似狼嚎的声音,就源自这里。

一直走到海边礁石处,才发现大面积的冰山还远在峡湾的另一侧,继续前行,绕过色彩艳丽、酷似导弹发射器的热电厂,登上一段陡峭的木栈道,爬到山腰间,童话小镇和同伴们渐渐消失在身后的迷雾中,海面上漂浮的一座座冰山如同移动着的巨大山墙,缓缓地展现在眼前。小镇周边的山峦,是典型的格陵兰荒原地貌,由于受全球变暖大气候的影响,这里的冰原近年来迅速融化。呈现在我眼前的,是大片裸露而突兀的黑灰色大理石山丘。这里没有树木,连草都不长,唯一具有生命力的植物是苔藓,漭漭无尽,亘古荒原。

沿着蜿蜒的小道,踏着松软的苔藓地衣前行,我心有不忍,尽量放缓自己的脚步,踏着前人的足迹,避免践踏绒毯般的脆弱苔藓,又不愿因步履匆匆,而错过雨雾中的朦朦色晕。格陵兰极地上的荒原面貌,给我的第一印象,竟然是如此迷幻神奇,就像是被上帝随意泼洒的调和漆,浓烈的色彩,沿着山脊、沟壑、小溪肆意流淌,与峡湾深处碧绿的海水,洋面上飘浮的万年弘冰,融汇成一幅世间罕见、反差强烈的壮美画卷。

岛上开发的徒步路线非常简单,基本上没有人工雕琢的痕迹,羊肠小径依山形地势延伸。格陵兰人不会为了方便远来的游客而开凿破坏环境的台阶,旅游者只能沿着石壁上断断续续但又很醒目的黄色标记,在错落的石头上,起伏跳跃着向上攀登。在人迹罕至的地方,游客不必担心会迷失方向,每登上一处制高点,就会看到前人用碎石堆砌的石塔,它承载着人们的无限寄托。这种现象,类似我国青藏高原上随处可见的玛尼石堆,起到为后人指引方向,坚定信念,拨点迷津的作用。

沿途看到的极地景色,用“移步换景”来描述绝不夸张,峡湾中那些造型奇特、鬼斧神工的巨大冰山,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珠穆朗玛、南迦巴瓦、K2、冈仁波齐等神山峻岭,遥远而又触目可及。海面上偶尔会有一艘红色小艇飞速掠过,在浮冰的涟漪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站在崖壁顶端,任凭海风拂面,冰山在脚下缓缓移动,发出低沉的响声,脚下的大地仿佛都在颤抖。突然,在冰山的深处传来阵阵冰体开裂的巨大轰鸣声,眼看着一大片冰壁,以排山倒海之势坠入大西洋,沉闷的轰鸣声在耳畔久久回荡。所谓“推开山岳,翻倒大海”也不过如此吧!

格陵兰岛上的原住民是因纽特人,也被称为爱斯基摩人。大约在6000年以前,居住在亚洲北部西伯利亚地区的因纽特人,横渡白令海峡到达阿拉斯加和格陵兰岛。他们是蒙古人的后裔,至今,他们的血缘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结实矮小的身躯更像亚洲人,与北欧人有着本质区别。生活在伊鲁利萨特地区的因纽特人夏季以捕鱼为生,冬季则以狗拉雪橇为运输工具狩猎。他们日常最主要的食物是海兽和鱼类。在街头的水产店,每天清晨都会看到宰杀海豹的场景,连雪橇犬每天的食物都少不了肥美的三文鱼。对于来自东方的游客,总喜欢以“童话小镇”来形容极地村落,因纽特人居住的房屋,在我们眼里,就像是用彩色积木搭成的“窝”,那些造型各异、五彩缤纷,或许还有点卡通元素的建筑,充满童趣。

破冰船在浓雾中驶出灌满浮冰的港湾,发动机的轰鸣声伴随着稀里哗啦的撞击碎冰声,这种极地特有的节奏,听起来并不感觉恐怖,倒仿佛是打了一针强心剂,令人激动无比。雾漫漫,冰山其实就在眼前,却又似乎十分遥远,雾在眼前飘渺,山在周围回旋。破冰船谨慎地在浮冰水域中躲避那些潜在的杀机,千万不要小看那些水面上漂浮的冰山一角,它们所蕴含的巨大能量,往往超出人们的想象。

离别伊鲁利萨特的那天凌晨,天空终于放晴,尽管这个清晨来得有点迟,我还是毫不犹豫地抄起相机,直奔海湾。海水已经开始退潮,部分碎冰被遗留在裸露的岩石上,海湾深处,一座座巨大的冰山,轰鸣着从教堂前的海面上缓缓漂过,宏大的场面就像阅兵式上的装甲车方阵,而遁入港湾里的一小座冰山上,那只歇脚的海鸥,俨然如一个大将军检阅着部队。

四天的格陵兰之旅在朦朧的雾气中结束了,对于格陵兰,我的认识似乎依旧停留在中学地理课本上那点简单的数字,如果说有所慰籍,那就是存储卡里的若干数据影像。在我的心目中,格陵兰岛依旧原始、古朴、神秘,遥远的格陵兰,再次与你邂逅不知是何时。(编辑/李宇潇)

猜你喜欢

格陵兰浮冰格陵兰岛
格陵兰岛的冰盖悄悄融化
Pollution reaches new height 污染到达新高度
激发儿童想象力的“浮冰”
格陵兰岛的冰山
最慢的鲨鱼
格陵兰也曾“脱欧”
特朗普为何执意买格陵兰
越来越暖是咋回事儿?
1982年,格陵兰公投“脱欧”
格陵兰,不再一尘不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