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前置性学习策略初探
2018-05-14周志鹏
周志鹏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发展,生本教育理念越来越受到重视。前置性学习是生本教育理念的集中体现。在认识语文前置性学习内涵、类型与意义的基础上,剖析小学语文前置性学习的现状,并且尝试性地提出语文前置性学习策略,旨在通过语文前置性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推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关 键 词]前置性学习;小学语文;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8854(2018)07-0054-01
前置性学习是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和生本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小学语文前置性学习通过对学生的预习进行有效的指导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语文前置性学习可以起到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作用。
一、语文前置性学习
(一)前置性学习内涵
前置性学习也被称为前置性作业或者是前置性研究,前置性学习属于一种学习形式,是教师导学与学生自学学习形式的体现。前置性学习就是在新内容授课之前,教师指导学生对新授课内容进行尝试性的学习。前置性学习遵循生本教育的教学原则,尤其是针对小学高段的学生,前置性学习形式为其自主性学习能力的习得提供支持。在前置性学习中,学生是在明确学习目标的情况下进行自主性学习活动,既是生本教学组成元素,又是小学语文学习的有效保障。
(二)语文前置性学习的意义
1.对学生
语文前置性学习可以有效地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并且能激发出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使得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表现得积极主动,以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应付语文学习的问题。
2.对教师
语文前置性学习可以使教师认识到学生学习的困惑点和学习的需求点,为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确定提供依据,为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奠定基础。
二、小学语文前置性学习现状
(一)小学语文前置性作业的完成情况
一方面,学生在语文作业的选择上存在避重就轻的问题,这会减弱语文作业本身的作用。另一方面,学生在完成语文前置性作业的过程中,尚未形成通过沟通或者合作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小学语文前置性学习的要求
针对小学语文前置性学习,教师存在对学生前置性学习要求不明确的现象。一方面,如果教师对语文前置性学习的要求表述不清楚,会导致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不一致或者不知道如何完成前置性作业。另一方面,教师对前置性学习要求的不明确将会给学生的操作带来困难。
(三)小学语文前置性学习与课堂教学
在小学语文前置性学习中,存在学生前置性学习内容与语文课堂教学内容不一致的现象,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出现“学生先学”与“教师后教”相脱离的现象。一方面,学与教相脱离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前置性学习的热情,不利于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的建构。另一方面,没有发挥出前置性学习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效能。
(四)小学语文前置性学习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在小学语文前置性学习中还有提升的空间。一方面,在前置性作业方面,教师会出现无意中暗示答案的情况,导致学生对问题没有思考,大幅度地减弱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如果前置性作业的难度超出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也不会激发出学生的探索欲。同时,具有一定挑战性的语文前置性作业,会存在家长代替学生完成的现象。
三、语文前置性学习策略
(一)设计有效的语文前置性作业
教师在对小学语文前置性作业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不但要明确目标和对准目标,而且能使学生通过完成前置性作業达到对新授课知识的初步感知。一方面,教师应认知到前置性学习与预习是有区别的。小学语文前置性学习不仅仅是对预习内容的扩充,更要以指导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为目的。语文前置性学习能兼顾到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能使不同语文学习层次的学生都从中受益。语文前置性学习既可以解决学困生“消化不了”的问题,又可以解决优秀生“吃不饱”的问题。另一方面,语文前置性学习主要是通过学生先做与后学的途径来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通过语文前置性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师应通过语文前置性学习来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一方面,小学语文前置性学习的起点应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学情。无论是在学习任务的难度上,还是在学习任务的表达方式上,教师所设计的语文前置性作业都应能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使得学生在前置性学习中有的放矢。另一方面,在小学语文前置性作业的设计上,教师既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如学生对事物的认知是由形象到抽象的过程,又要使前置性学习内容由繁琐到简化,便于学生对前置性作业的实际操作,使得学生能在完成语文前置性学习的过程中习得自主学习的品质,为终身学习习惯的养成夯实根基。
语文前置性学习有其自身的优势,教师应发挥出其效能,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红伟.语文生本教学中前置性学习的误区及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8(6).
[2]安娜.小学语文前置性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