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的母亲”如何“去标签”?

2018-05-14朱晟

课外语文·上 2018年11期
关键词:教学设计语文教学

朱晟

【摘要】在现在的语文教学中,教学设计容易出现千篇一律的模式化倾向。本人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这样的问题。

【关键词】语文教学;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在执教《我的母亲》一课时,在简单的导入之后,就让学生划分层次,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有关母亲的四个片段,最后再逐段分析母亲的形象。学生的答案也不外乎是“这是一个善良的母亲”“这是一个无私奉献的母亲”这类“万能答案”。就在这学生与老师默契的“套路”之间,文中独一无二的母亲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笼统化的母亲形象。如此一来,朱自清的父亲和邹韬奋的母亲,又有什么区别呢?全天下值得子女歌颂的父母亲不都有着善良、无私的品质么?

我认为如何使人物形象“去标签”应成为记叙类文本思考的关键。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细致深入地研读文本,抓住分析对象的差异,揪住矛盾,而不是用“善良”“无私”等简单化的标签来“遮蔽”具体人物形象。经过反思,我发现想要破解邹韬奋笔下的母亲形象,其实有几个突破口。第一个故事写的是在“我”还是懵懂无知的幼童时,母親在元宵节背“我”“巡阅”的情景。母亲背我看花灯巡阅,当然可以体现她对子女的疼爱,但却不是本段表现的重点。那本段的重点在哪里?其实文本中有两句关键性的话语:

“我现在所能记得的最初对于母亲的印象,是大约在两三岁的时候……我由现在追想……还感觉到她的活泼的、欢悦的、柔和的、青春的美。”请注意这四组形容词——活泼、欢悦、柔和、青春,这是作者对母亲的最初印象。文章是如何在字里行间表现出母亲的这四种美的呢?通过联系上下文,我们发现此时的母亲大约十五六岁,若是放到现代,充其量也就是一名高中的学生,然而由于时代的限制,她成了一名母亲,所以“青春、活泼”等特点不言自明。

第二个故事稍有不同,说的是“母亲”讲故事,热泪涌动。这里需要注意两点:

第一,母亲不仅喜欢看书,讲故事还十分生动。母亲喜欢看小说,她常常把所看的内容讲给妹仔听。她讲得娓娓动听,妹仔听着忽而笑容满面,忽而愁眉双锁。在旧社会,人们通常用四书五经、《女戒》《女则》等条条框框约束妇女,宣扬“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看书识字是男人的事。但文中的母亲显然不同,她识字,有一定的文化基础,然而因为生在那个年代,她并不能够在更大的天地施展自己的才华,能做的也仅仅是读一读小说而已;她能够把故事讲得很生动,然而因为生在那个年代,她连最普通平凡的教员都做不了,只能把心中的故事演绎给身边几个孩子听。

第二,母亲感情十分丰富,每当讲到“孤女患难”或者“义妇喊冤”的凄惨情景,便会热泪盈眶。“孤女”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就是孤苦无依的女子,“孤女患难”自然可怜,然而“义妇”是什么,学生就不一定懂了,讲到此处必须给学生做一下知识补充:“义妇”通常指那些有情有义的家庭妇人,她们内心善良却含冤受屈。在中国古代的故事里,最典型的“义妇含冤”就是窦娥含冤,六月飞霜。这两类故事有个共同点就是女性的命运特别悲惨,一方面体现出母亲具有悲天悯人之心,另一方面也暗暗告诉读者,实际上母亲与这些命运悲惨的女子,在情感上有着些许共鸣,她们都是这个封建社会的弱者、牺牲者!这种情感作为“男子”的我,是无法理解的,所以文中说“那时的我立在旁边瞧着,莫名其妙,心里不明白她们为什么那样无缘无故地挥泪痛哭一顿”。待“我”长大之后,再去追忆母亲,追忆之中就不简简单单是对母亲的思念、对母亲才情被埋没的可惜了,还有更深层次的对当时那个封建社会的批判。

在整篇文章中,最能吸引学生,也最能引起共鸣的是第三则故事——“母亲”见“我”受罚,伤心落泪。“我到十岁的时候,读的是‘孟子见梁惠王。到年底的时候,父亲要‘清算我平日的功课,在夜里亲自听我背书,很严厉……我的背向着他立着背书,背不出的时候,他提一个字,就叫我回转身来把手掌展放在桌上,他拿起这根竹板很重地打下来……我自己呜咽着背,同时听得见坐在旁边缝纫着的母亲也唏唏嘘嘘地泪如泉涌地哭着。她见我被打,她也觉得好像刺心的痛苦,和我表着十二分的同情,她却时时从呜咽着的断断续续的声音里勉强说着‘打得好!她的饮泣吞声,为的是爱她的儿子;勉强硬着头皮说声‘打得好,为的是希望她的儿子上进。”

其实这个段落的概括不见得准确。当时“我”尚且年幼,面对父亲的清算与重罚,母亲并不是正大光明地“伤心落泪”的,而是唏唏嘘嘘地,说明她虽然难过,依然在努力抑制自己的情感,另外口中还勉强说“打得好”!她虽然疼爱自己的孩子,但她更加明白真正的疼爱是让孩子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只有在夜深人静时,才轻轻抱我上床,吻吻我的额头,表达对我的心疼之情。所以我愿意把母亲的爱称为“理智的爱”“隐忍的爱”,而非溺爱。母亲的形象从最初那个柔柔的女子,一下子变得更加明晰了。通读全文,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柔中带刚、温暖却又坚韧的旧时妇女,还是一位多才多情、爱子有方的母亲,然而这样的一位母亲仅仅活了二十九个年头就去世了,留给作者的是无限的思念,留给读者的是无穷的唏嘘,我们同作者一样思念他的母亲,遗憾她的去世,更遗憾她的去世没有掀起任何涟漪,真是可悲可叹可怜!

反思全文,让我明白,只有深入走进文本才能真正去标签化,才能真正分析出人物形象的独特气质,也唯有这样才能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若教师没有“去标签化”的能力,那课堂的分析只能从现象到现象,从标签到标签,空话连篇。抓住文本,让课堂成为教师、学生、作者三者之间的交流过程,去掉一般化的、现成的、空洞的概念,就像剥洋葱一样,把文本中最核心、具体、微妙的内涵揭示出来,整个语文课堂才会精彩!

(编辑:李艳松)

猜你喜欢

教学设计语文教学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