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领学生走向更深远的“角色阅读”之路

2018-05-14蒋媛美

课外语文·上 2018年7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蒋媛美

【摘要】“角色阅读”恰恰是一种生动、感性的阅读形式。记叙文中的人物,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这些鲜活的生命虽然是经由文字来表现,但生命的本真不变,生命的灵动不变。因此,在记叙文中运用“角色阅读”,可以很好地促使学生对人物形象产生全面、理性的感知。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角色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本文所谈到的“角色阅读”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分角色朗读”,而是具有更为宽泛的意义。“角色阅读”从广义的层面来定义,就是从各个参与到文本阅读的角度切入文章内容,通过立足于角色的特有立场,与文章内容进行深入的对话,从而获得对文章内容较为深刻、全面的理解。而“角色阅读”在记叙文中最显著的功效,莫过于就是引导学生对人物形象做感性但是深刻的感知。

一、外化的“角色阅读”

(一)“主问引导”

“主问引导”具体指通过精当的设计立足于文中具体“角色”的“主问题”,串联整节课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的“角色”中去,深入理解人物形象。在教授杨绛先生的《老王》(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一课时,笔者设计了主问题“老王是个什么样的人”,引导学生围绕这一问题从杨绛先生、读者两个角度来感知老王的人物形象。依循文章的内容顺序,从杨绛先生的角度来看,能够感知到老王在生活中“贫穷、孤独、不幸”;讨生活的艰难中还保有“老实厚道、体贴人意”;在贫病交加、生命垂危的时候仍能对杨绛一家表现出耀眼的“真诚善良”。而就读者角度来说,围绕这一主问题,可以一路关注“老王”这个“好人”终于没有得到“好报”的不幸命运,更可以看到“老王”一直没有丢失的善良和真诚。主问题,引导学生始终关注问题所对应的人物形象,带领学生变换角度,或远或近,或整体或具体地来观察、体会、感知人物。

“角色阅读”中的“主问题”,往往紧扣住人物的命运发展而设计,务求能够在一定的高度较为全面地概括人物的完整生命历程。以一个涵盖性强的“主问题”,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理解人物形象。

(二)“角色感知”

“角色感知”就是对文中的“角色”进行身份、地位、处境、情绪、心理等角度的感知,使学生带着对“角色”的感性认知来理解人物形象。

朱自清先生在《背影》中简短地介绍了“父亲”的处境:“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事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这短短的一句话恰恰体现了“父亲”当时当刻的艰难,也表达了作者此时此刻的愧疚感动。于是,教学中,笔者就紧紧扣住这个语句,带领学生进行“角色感知”。祖母是“父亲”的母亲,母亲的去世对每一个儿子都是一种沉重的打击,“父亲”心中当然满是丧母之痛。然而“父亲”却正是在满心悲痛的时候,又丢了工作。“父亲”人在中年的时候,正是整个家庭的顶梁柱,没有工作对于“父亲”个人,对于整个家庭都算得一个严重的变故。“祸不单行”四个字,真正把“父亲”心灵上巨大的痛苦和焦虑给表现了出来。然而,正是在这种“祸不单行”的痛苦中,“父亲”终于放心不下儿子,还是亲自送儿子上车,给儿子买橘。

记叙文中的“人物形象”虽经过艺术的加工,但必定来源于真实的生活。生活中的人物,其情感的跌宕起伏都有着真实而深刻的缘由。“角色感知”,就是将文学的形象尽可能还原为生活中可亲近的形象,促使学生带着真实的情感去体会人物的形象。

二、 内化的“角色阅读”

(一)“情绪感染”

“情绪感染”是一种学生由外界获得的情绪影响,是指由教师或其他学生的朗读、表达、讨论,使学生获得情绪的感染。这种由外而内的情感,能够带领学生立足于人物的角度,以符合人物情感表现的情绪来深入地理解人物形象。

冯骥才的《泥人张》一文,塑造了一个“爱憎分明,一身傲骨”的手艺人形象。但文章始终没有对人物的情感和性格做直接的表述,只是通过精妙的动作描写来侧面表现。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围绕“泥人张”在天庆馆回击“海张五”一节,从力度、速度和频度几个角度推敲“泥人张”的动作,如“这左手便摆弄起这团泥巴来”。通过对这些动词的分析,学生首先感受到这些动作传递的基本情绪,也就是这些动作在生活中代表的情绪。由此,学生调动起来自于真实生活的情绪体验。而后,学生充分结合语段内容,结合“海张五”与“泥人张”一正一邪的联系,深入理解“泥人张”在这些动作当中表达的特定情绪,由此而受到文中人物的情绪感染。

(二)“自主定位”

“自主定位”是指學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因为自身与文中人物存在相似的经历和感受,而主动地进行“角色定位”,进而深化阅读体验。

张之路的《羚羊木雕》,是初中课本中学生比较钟爱的作品。学生之所以青睐这篇文章,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这篇文章真实反映了学生生活中的实际矛盾。于是,笔者在执教这篇课文时,因势利导,设计了“自主定位”的人物分析方法。在充分感知文章内容之后,请学生结合生活中真实存在的矛盾冲突,在文中几个人物之间选择一个,说说事情变得严重起来,责任在谁。于是,有学生站在“父母”的角色上,吐露心中的良苦用心;有学生站在“我”的角色上,倾吐对尊重和平等的向往;更有学生站在自己的“角色”上,痛定思痛地讲述与父母“对立”的尴尬。学生以自己的生活经历作为基础,调动真实的情感体验,使原本能一边倒的人物认知变得丰富起来,平衡起来。

总之,“角色阅读”运用于记叙文阅读教学,其主要目的是全面、真实地把握人物的情感。笔者结合自己粗浅的理论知识和有限的实践研究,努力在记叙文“人物形象”分析方法上做一些探索,希望能带给同行们一些有益的启发。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以微型写作促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