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构主义在初中语文诗歌教学中的运用
2018-05-14陈婷朱泳诗
陈婷?朱泳诗
【摘要】本文运用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对初中语文诗歌教学提出教学建议,分别有以下几点:一是创设情境,建构诗歌意象;二是协作会话,提升品析诗歌能力;三是意义建构,总结诗歌学习方法。试图为初中语文诗歌教学提供建议,进一步丰富学生传统诗歌知识,提高诗歌品析能力。
【关键词】建构主义;初中;诗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诗歌是人类最真实的感情、最美好心灵的流露和展现,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蕴含着深刻的思想感情以及人生哲理。诗词的教学要实现让学生“诵读古代诗词,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的教学目标,下述四个方面是值得重视的。因此,本研究运用皮亚杰建构主义的相关学习理论,从创设情境、建构意象的意义出发,在协作会话、意义建构过程中分析,提高学生的相关能力,从而实现初中语文诗歌教学的具体教学目标。
一、创设情境,建构诗歌意象
诗歌本身抽象不易理解,语言凝练,思维跳跃,使用的修辞手法众多,耐人寻味,以致学生在学习诗歌过程中理解困难。如庞德《在一个地铁站》:在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般显现, 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这首诗很短,只有两行,却脍炙人口,耐人寻味,给读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去学习诗歌,正如建构主义教学观中所说的: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帮助者、促进者,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伙伴。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诗歌意象意义的建构,不可先入为主,而应以学生为中心,发挥他们无穷的想象力,建构对诗歌意象的理解能力。一首诗如果没了意象,那也就不称为诗,语言是乏力的,内容是荒芜的。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创设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创设情境有多种办法,教师需要结合具体文本用不同的方法将学生带进情境,可用优美又富有情感的话语,把学生带进语言的世界去感受诗歌语言的精妙;可讲述与文本内容相关的简单故事,在故事中开启诗歌之旅,只要适合诗歌本身、适合学情,也适合教师教学风格的方法全可以运用。
二、协作会话,提升品析诗歌能力
协作应该贯穿学习过程的始终,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 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成果的评价直至意义的最终建构均有重要作用。同时在协作过程中由于不同的学生表达各自的见解,可以使学生对事物的理解更加丰富、全面。在完成知识建构过程中,学习小组内部通过会话商讨如何协作继而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共享思维成果,提高学习效率。建构主义的学习和教学要求学生通过高水平的思维活动来学习,通过问题解决来学习。建构主义提出,成员个体通过向他人阐述自己的理解或推理过程,提高了自己的思维质量,又观察到他人的思绪过程,从而较准确地从中学习有效策略。张志公先生也提倡:“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多讲,给予指点,要学生自己去体味、玩索,悟出文中的道理来,达到‘一旦豁然贯通焉。”从进行迁移性学习角度而言,教师应当组织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有效的思维训练,改变以往教师是知识的“权威”的地位,使学生成为知识的研讨者。
三、意义建构,总结诗歌学习方法
在教学中,应当强调学生的主体认知作用,教师只是在意义构建过程中扮演培养者、帮助者、促进者的角色,学生自己才是知识信息的主动加工者,非被动式的消极的接受者。学生面对问题时要主动去搜集并分析相关的学习材料,将当前搜集到的材料中得出的结论与自己已经知道的知识建立联系,加以认真思考。“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也是现代教学改革后所倡导的教学理念,当学生掌握了正确的诗歌阅读学习方法,就会拥有捕捉并处理信息的能力,用各种发散性思维,灵活地迁移,去解决当前阅读中遇到的问题。中国诗歌是“以象言意”,是非常注重意象使用和表达的,造成含蓄隽永、诗有味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比如古人离别时,有折柳枝相赠之风俗。最早出现在汉乐府《折杨柳歌辞》: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上马”理当挥鞭启程,可这位行客却“不捉鞭”,反而去折一枝杨柳。柳者,留也。用折柳隐晦离愁之情,也有暗示思乡之情的,代表 “惜别怀远”之意。这一细节,正表现出其依依惜别的心情。所以“折柳”一词就寓含“惜别怀远”之意。慢慢形成了一种文化传统,亲朋好友一旦分离,送行者总要折一枝柳条赠给远行者。在思念亲人、怀念故友时也会折柳寄情。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詩歌中的典故活用也与固定意象一样,表达着某些特定意思。教师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后,引导学生查阅资料,遵循相应的原则去分析诗歌的内在规律,掌握答题方法。
四、结语
叶嘉莹先生曾说:“诗词洋溢的是我们中华民族一种美的精神,一种品格,一种操守和修养,带着一种兴,一种强大的感发的力量,唤醒人们心灵深处的很多的美好情感和高尚的意趣,是生生不已的。”教师运用建构主义的理论引导初中生学习诗歌的精华,提高他们对诗歌的鉴赏能力,使作为鉴赏主体的学生与诗歌作品完美统一,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亦有利于自身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张兴春.教育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3]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陈婷,1995年生,湖南人,研究生硕士,专业为学科教学语文;朱泳诗,1996年生,广东人,本科生,专业为汉语言文学(师范)。
(编辑:张晓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