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南省气象局防御台风“莎莉嘉”决策气象服务分析

2018-05-14李雪陈燕

安徽农业科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防灾减灾台风

李雪 陈燕

摘要通过对海南省气象局防御2016年第21号台风“莎莉嘉”的决策气象服务情况进行分析,可得出:①预报及时准确是成功决策气象服务的关键。海南省气象局对“莎莉嘉”的超前预报预警为政府部门提前部署防台工作赢得了充足的时间,准确预报为政府部门实现“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奠定了基础。②坚持各级党委和政府在气象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的领导和主导地位,有利于加强部门联动,有效构建防灾减灾合力,也是成功防御台风“莎莉嘉”的关键。③海南省气象局对“莎莉嘉”的决策气象预报服务,实现了“服务早、预报准、预警快、覆盖广、措施实、效果好”,可作为成功决策服务的典型案例。

关键词 台风“莎莉嘉”;决策气象服务;防灾减灾

中图分类号 S1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8)11-0185-03

海南省是我国受热带气旋影响最为频繁的地区之一,素有“台风走廊”之称,热带气旋影响活动期较长,一年四季都有可能发生,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制约国民经济发展。因此,做好海南地区的台风决策气象服务至关重要。

目前,国内学者对台风决策气象服务已做过不少研究。薛建军等对决策气象服务进行了回顾和展望,重点介绍了决策气象服务的内容、特点及其相关技术支撑,剖析了影响决策气象服务效益的因素,并就如何进一步改进决策气象服务工作进行了探讨;谢萍对决策气象服务会商与联动服务进行了分析,指出会商会在近些年的重大灾害天气发生前即开启了各部门的联动服务,发挥了积极作用;曹云芳等回顾了0608号台风“桑美”影响期间的预报服务情况,为各级台站做好决策气象服务提供了宝贵经验;钱燕珍通过比较1109号台风“梅花”影响期间国家和地方所开展的决策气象服务,分析了二者的异同;李佳英等对2013年登陆我国的台风气象决策服务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针对台风气象服务提出了一些建议;罗颖稹等对贵港市气象局防御1520号台风“彩虹”的决策服务进行分析,指出多部门联动是减少台风带来损失的关键;许浩恩等对浙江省台风影响期间决策气象服务的开展情况和产品内容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

2016年第21号台风“莎莉嘉”是1971年以来10月份登陆海南省的最强台风,台风中心滞留海南省陆地长达14h,给全省造成巨大风雨灾害。笔者以该次过程为例,分析海南省气象局防御“莎莉嘉”的决策气象服务情况,以期不断提高决策气象服务水平。

1天气实况

1.1“莎莉嘉”概况 2016年10月13日20:002016年第21号台风“莎莉嘉”(热带风暴级)在菲律宾以东洋面上生成,后向西偏北方向移动,强度不断加强,10月15日23:00升级为超强台风。10月16日凌晨在菲律宾吕宋岛东部沿海登陆(16级,55m/s),随后减弱为强台风,10月16日上午进入南海东部海面。10月18日09:50在海南万宁市和乐镇沿海地区登陆(14级,45m/s),穿过万宁、琼中和儋州等市(县),于10月19日00:00从儋州移入北部湾北部海面,10月19日14:10前后以强热带风暴级别在广西防城港东兴市沿海地区再次登陆,10月19日20:00中央气象台对其停止编号(路径见图1)。“莎莉嘉”具有路径稳定、移速快、强度强等特点。

1.2风雨实况 10月17日08:00-19日15:00,海南省出现强风雨天气过程。据最终统计,全岛共有100个乡镇雨量超过200mm,其中有12个乡镇超过300mm(图2),最大为昌江县七叉镇598mm。海南岛四周沿海陸地普遍出现10~12级阵风,其中有5个乡镇阵风达13级以上,阵风级别最高的是万宁万城镇,达14级。

2决策气象服务情况

2.1预报预警情况 海南省气象局对“莎莉嘉”整个影响过程的滚动预测及时准确,并根据台风移动路径、风雨影响程度等及时调整预警级别,迅速落实省政府台风和暴雨预警全网发布,及时滚动更新台风动向、风情雨情及防灾避险措施。

10月12日17:00在常规“4~7d天气趋势”预报中首次指出,10月18-19日海南岛可能会受热带系统影响,将有明显的风雨过程。海南省气象局提前137h对外发布“莎莉嘉”有关消息。

“莎莉嘉”生成后,10月15日18:00指出“莎莉嘉”将于10月16日上午进入南海东部海面,进入南海后将以20~25km/h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强度将再次加强,逐渐向海南岛东南部海面靠近,并将于10月18日白天登陆海南岛东部沿海或从南部近海擦过,登陆时强度可达强台风级。10月17-19日海南省将迎来强风雨过程,全岛有大暴雨到特大暴雨。通过实况比较可以看出,“莎莉嘉”进入南海的时间、移动方向、强度变化及风雨影响等预报准确。

10月16日05:50提前52h发布“台风三级预警”,10月16日16:00以“省政府”名义发布“台风二级预警”,10月17日01:00提前33h发布“台风一级预警”,并增加发布“暴雨一级预警”,指出“莎莉嘉”将于10月18日中午前后以强台风或超强台风级在琼海到三亚一带登陆,中心风力14~16级,登陆后将穿过本岛陆地,10月18日夜间进入北部湾海面,10月17日夜间到10月18日全岛有大暴雨到特大暴雨,陆地有11级以上大风,阵风14~16级;10月17日17:00进一步指出最大可能登陆地点在琼海到万宁一带,登陆时强度为强台风级。通过实况比较可以看出,“莎莉嘉”登陆强度、时间、地点、风雨影响以及移入北部湾的时间等预报准确。

海南省气象局提前137h对外发布“莎莉嘉”有关消息,提前52h发布“台风三级预警”,为政府决策部门赢得了宝贵的防御部署时间,准确的预报为政府部门实现“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奠定了基础。

2.2决策服务情况 “莎莉嘉”影响期间,海南省各级气象部门及时主动向地方党政领导汇报“莎莉嘉”最新情况,对台风不同影响时段、影响程度和防御重点分别提出决策建议,积极做好与应急、水利、民政、国土、教育、农业、交通、旅游等部门的信息共享和应急联动,并高度关注预警级别的调整,实时通过手机短信或电话等方式向地方党政负责人特别是主要负责人及三防、应急等部门的第一责任人开展“点对点”的叫应服务,为决策部门提供科学依据。

海南省气象局领导及时向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报告“莎莉嘉”的最新消息,并多次在海南省防总召开的防汛防风会议上汇报并提出防御建议。向海南省党委、人大、政府和政协及23个相关单位(部门)报送决策服务材料13期,发送决策服务材料共计858份。通过12379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10639121海南省决策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向省领导和省厅局领导发送有关“莎莉嘉”和暴雨的预警信息44次、中小河流洪水气象风险预警2次、预警信号和风雨实况信息24次,共计70次,共计发送决策短信达223.1万人次。在海南决策气象服务客户端及时更新各类信息,客户端被启动1.4372万次。

3决策响应

3.1党委领导、政府主导 海南省党政部门高度重视“莎莉嘉”防御工作,并根据气象部门的预警,科学评估灾情和险情,提前部署防风防汛工作。

海南省省委、省政府领导先后2次对防御工作做出重要批示,台风影响期间多次召开全省防台风工作视频、专题会议,台风登陆当天连续3次召开会议,部署抗击台风及台风后的救灾工作。省政府于10月17日派出由副省长和副秘书长带队的8个工作组,分赴儋州、琼海、万宁、五指山、东方、乐东、陵水、保亭市(县)进行现场督导,检查指导防抗台风工作。海南省委宣传部提前协调各新闻媒体,积极做好抗灾救灾新闻宣传报道工作。

3.2部门联动 各部门按照海南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迅速联动,及时部署防汛防风各项工作,形成防灾减灾合力。海南省“三防”总指挥部要求各部门迅速行动,抓早抓细抓实各项防范措施,全力以赴做好台风“莎莉嘉”的防范应对工作,并与气象部门加强会商预测,根据气象部门预报预警情况调整防汛防风应急响应级别,10月17日01:00起应急响应级别提升为I级。

海南省减灾委员会办公室要求各市(县)民政部门加强值守,提前做好救灾应急各项准备工作,并于10月17日08:15启动救灾预警响应。

水务部门提前召开水库安全度汛专题会议,分析水库蓄水形势,明确水库度汛措施。在台风进入海南之前,全省383座水库提前放水;水库进库道路紧急整修,确保抢险力量快速进入。另外,与气象部门联合发布水情预警1次。

省海洋渔业部门提前组织渔船及时回港避风,10月17日17:00发布风暴潮灾害Ⅱ级警报(橙色),并启动风暴潮灾害Ⅱ级警报(橙色)应急响应。

教育部门多次召开会议,对全省教育系统防风防汛工作进行部署,教育厅领导带队赴各地各校督促检查各项防御措施落实情况。全省教育系统10月16日09:00起启动防汛防风Ⅲ级应急响应,16:00起提升为Ⅱ级。10月16日起,各市县教育局根据《海南省教育系统应对台风暴雨灾害性天气学校停课实施方案》和当地气象部门发布的台风和暴雨预警信号,及时安排各级各类学校停课事宜。

海事部门10月17日08:00启动I级防抗台风应急响应,全面进入防抗台风状态。

旅游部门要求全省景区10月17日12:00前全部关闭,涉海、涉水、漂流、登山、探险等旅游项目及景区内水上交通运输设备10月17日12:00前全部停止运营。

国土部门与气象部门联合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7次,要求全省国土资源系统紧急动员,以防为主,全力投入到防御第21号台风的行动中,减轻灾害损失,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组建6个工作组,赴全省13个地质灾害隐患点较多、可能受台风影响较大的市县,指导并督促当地国土资源部门做好地质灾害防范与人员转移工作。

公安部门召开全省公安机关防御台风“莎莉嘉”紧急视频调度会议,党委班子成员分别带队到琼海、万宁、文昌、陵水等地指导各级公安机关做好台风应对工作,督促与检查各项防御措施的落实情况。

交通部门要求充分认识到前期降水和此次台风可能给公路、水路运输和公路水毁及施工工作带来的危害,动员干部职工全力以赴投入到防抗工作之中,做好应急抢险准备工作。

民政部门制定救灾工作方案,紧急派出8个工作组分别赴琼海、万宁、陵水、乐东、东方、保亭、儋州、五指山等8个市(县)指导救灾应急工作。

住建部门派驻8个工作组到重点市县,督促做好农房、老楼、建筑工地等隐患排查工作。

林业部门成立11个抗风救灾工作小组,紧急赶赴各自负责的林区林场、保护区,并组织护林员成立抢险队伍,随时准备投入抢险救灾工作。

农业部门成立“全省农业防风防汛指挥部”,组成6个工作组,深入全省18个市县、重点田洋,指导防风救灾工作,确保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此外,电力部门提前组织抢修队伍,随时准备抢险工作。工信部门统一调度全省库存资源,开辟绿色加油通道。环保部门做好环境应急监测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灾后应急监测有序开展。台风登陆前后,驻琼万余名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奋力抗灾,全力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4服務效果

海南省各部门超前准备、立足防范、军民合力、全民防范。整个过程中,紧急转移安置群众66万人,渔船全部回港避风,景区全部暂停营业,各大学校落实台风、暴雨预警信号停课机制,没有因灾死亡及失踪人员,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实现了“零死亡”“零失踪”。

海南省省长在10月18日主持召开的台风“莎莉嘉”防台救灾工作视频会议上,首先对海南省气象局精准的预报服务工作给予了高度赞扬,在10月20日下午主持召开的海南省政府常务会议上再次对海南省气象局超前、及时、准确预报“莎莉嘉”、为防灾减灾部署提供科学依据给予了肯定。海南省分管副省长在海南省气象局后续的工作报告中充分肯定了气象部门在此次防灾减灾中做出的突出贡献。

5结论

通过分析海南省气象局防御“莎莉嘉”的决策气象服务情况,得到以下结论:

(1)气象预报的及时性和准确性直接关系着决策气象服务效果,及时准确的预报是成功决策气象服务的关键。整个过程中,与台风实际登陆时间相比,海南省气象局提前137h对外发布相关信息,提前52h发布“台风三级预警”,提前33h发布“台风及暴雨一级预警”。超前的预报预警为海南省省委、省政府提前部署防台工作赢得了充足的时间,及时准确的预报为海南省省委、省政府实现“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的决策创造了基础条件。

(2)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是取得抗击台风“莎莉嘉”全面胜利的关键,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根据台风暴雨预警信息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提早细化防御工作,加强部门联动,有效构建了防灾减灾合力。

(3)海南省气象局对“莎莉嘉”的气象预报服务实现了“服务早、预报准、预警快、覆盖广、措施实、效果好”,可作为成功决策服务的典型案例。

猜你喜欢

防灾减灾台风
台风过韩
台风来了
台风过后
台风爱捣乱
与台风的较量
防灾减灾科普要从孩子抓起
提升防灾减灾能力的河北方案
浅谈人工影响天气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