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海省德令哈市野生柽柳资源调查与评价

2018-05-14张富强

安徽农业科学 2018年27期
关键词:资源调查青海省

摘要 [目的] 调查评价青海省德令哈市野生柽柳资源。[方法]采用样带法、实测法、遥感法和无人机航拍法等调查青海省德令哈市野生柽柳资源。[结果]德令哈市野生柽柳资源总面積53 397.68 hm2,总株数(丛数)8 752 167株(丛)。资源分布以盖度5%~10%和20%以上为主,面积占91.11%、株数(丛数)占93.53%。资源主要分布在灌木林地和草地,草地分布面积较大,占71.70%,但株数(丛数)以灌木林地较大,占66.68%。资源分布面积以散生分布为主,占47.65%,但株数(丛数)以伴生分布为主,占66.12%。资源分布在保护区内面积和株数(丛数)均占63.00%以上。[结论]青海省德令哈市野生柽柳资源主要分布在灌木林地和草地,以盖度5%~10%和20%以上为主,面积分布主要在草地,多呈散生状态分布,株数(丛数)分布主要在灌木林地,多呈伴生状态分布。

关键词 野生柽柳资源;资源调查;青海省;德令哈市

中图分类号 S75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8)27-0113-03

Investigation and Evaluation of Wild Tamarix chinensis Resources in Delingha City at Qinghai Province

ZHANG Fuqiang

(Qinghai Provincial Forest Inventory and Planning Institute, Xining,Qinghai 810007)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and evaluate wild Tamarix chinensis resources in Delingha City at Qinghai Province. [Method]Wild T. chinensis resources in Delingha City at Qinghai Province were studied based on belt transect method, field measurement method,remote sensing investigation method, drone aerial photography, and so on. [Result]Wild T. chinensis area in Delingha City at Qinghai Province was 53 397.68 hm2,number of plants (number of clusters) was 8 752 167.Wild T. chinensis resources was mainly with 5%-10% & above 20% coverage, 91.11% of the areas, 93.53% of the plants.Wild T. chinensis resources area was mainly distributed in shrubby woodlands and grasslands,7170% of the areas in grasslands,66.68% of the plants in shrubby woodlands.Wild T. chinensis resource distribution area was mainly in scattered state, 47.65% of the areas, pant number distribution was dominated by associated state, 66.12% of the plants.Wild T. chinensis resource distribution inside the protected area and plant number was all above 63.00%.[Conclusion]Wild T. chinensis in Delingha City at Qinghai Province was mainly distributed in shrubby woodlands and grasslands, majority was within 5%~10% & above 20% coverage, most areas in grasslands, dominated by scattered state; most plants in shrubby woodlands, dominated by associated state.

Key words Wild Tamarix chinensis resources;Resource investigation;Qinghai Province;Delingha City

基金项目 青海省林业厅项目(青海公益林监测QHLYJC20170218)。

作者简介 张富强(1971—),男,四川南充人,高级工程师,从事林业调查规划与生态保护工作。

收稿日期 2018-07-12

经过漫长自然选择保留下来的诸多种类野生植物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生物资源和生态遗产,在维护生态平衡、提高生态功能、改善生态环境、提升生态效益、保障生态安全等方面有着替代的作用和地位[1-2]。当前,生物多样性保护已融入生态文明建设大局,纳入气候谈判国际进程的基础工作。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对野生植物资源需求形式已从单一的物质需要逐步向多元化的生态需要转变[3-4]。野生柽柳资源是青海省天然林资源重要组成部分,开展青海省德令哈市野生柽柳资源专项调查,是林木资源保护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全面掌握全市柽柳资源本底和消长动态的量化信息,建立和完善本底资源档案,对促进全市野生柽柳资源保护管理的政策制定和科学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区概况

德令哈市位于青海省中西部,青藏高原东北部,地理坐标为96°15′~98°15′E、36°55′~38°22′N,隶属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管辖。德令哈市地处柴达木盆地东北部,海拔2 800~4 250 m,高原大陆性气候,年均降水量140.23 mm、蒸发量2 736.21 mm、气温4.32 ℃、风速3.14 m/s,无霜期146 d,大风日数21 d,属干旱半干旱区;境内诸多河流皆为内陆河,冰雪融化是其主要补给来源,湖泊分布在盆地低洼处;荒漠气候与含盐母质是土壤形成的主导因素,主要有灰棕漠土、棕钙土及风沙土等;主要有平原荒漠植被和草甸植被类型。

1.2 调查内容

调查内容包括:①野生植物分布现状,目的物种的分布点(区)数量和分布面积;②野生植物生境现状,目的物种所处的植物群落(或生境)类型、面积、物种组成、海拔、地形、土壤特征等;③野生植物种群数量及其消长变动趋势,种群总数及不同健康状况等级的种群数量;④野生植物及其生境受到威胁因素及程度,受威胁的因素种类、人为干扰方式和干扰强度;⑤野生植物及其生境保护现状,就地保护、迁地保护等不同保护状况的种群数量和分布面积。

1.3 调查设计

1.3.1

分布点确定。采取以下方式获取目的物种的分布点信息,在不小于1∶5万比例尺的外业调查底图(地形图、高精度卫星遥感图、带地理信息的植被图或林相图)上标出:①查询和收集文献资料,主要有植物资源调查资料,植物名录与文献,植被调查资料与文献,古树名木调查资料,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成果,地方志、林业志及林业区划资料等;②植物标本,查阅植物园及各科研院校标本馆所收集和保存的目的物种标本,一般详细记载有采集地点、群落名称、海拔及生境因子、采集人、采集时间等内容;③访问专家,直接访问植物专家、学者、标本采集者,或召开植物专家座谈会,以了解目的物种分布、数量与开发利用等情况;④基层访问,下发目的物种图片、影像等资料,通过基层林业站、管护站等工作人员广泛发动群众识别、报告;⑤建立网上信息平台,通过网络与民间植物爱好者交流获得目的物种的相关信息。

1.3.2

分布区确定。调查工作开展前,基于外业底图标注分布点信息,到目的物种的每一个分布点进行踏查,确定目的物种所处生境或植物群落,根据目的物种在该生境或植物群落中分布格局的不同,采用不同方式确定其分布区的边界。

1.3.2.1

单株或小居群。分布点的目的物种如仅有单株或小居群,按下列方式确定分布区边界:①目的物种分布的小生境边缘;②目的物种植株高度的3倍为直径的圆周;③保护条件较差的地区,按目的物种地上部分器官的投影范围。

1.3.2.2

狭域分布种分布区。目的物种有一定的分布面积和种群数量,但分布比较分散、不集中的分布点,按照目的物种所处的生境边界确定分布区范围。

1.3.2.3

广布种分布区。目的物种分布面积较大且呈较均匀的散生或集群分布的分布区,需根据查询结果显示的历史分布记录,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按照调查物种的海拔范围、地形条件、土壤类型等生境因子需求,及分布档案等信息图层进行叠加,确定调查物种可能的分布区范围,在不小于1∶5万比例尺的调查底图上标出,并根据现地踏查结果修正、确定分布区范围。

1.3.3

调查流程。文献资料查询、标本信息查阅、访问知情人、网络信息查询→获取目的物种的分布信息→制定外业工作预案和编制外业底图→实地踏查→确定目的物种的分布范围和分布面积→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进行调查→填写调查表格→拍摄照片和采集标本→内业整理和数据汇总。

1.3.4

调查时间。针对青海德令哈市实际情况,为了正确识别、鉴定植物种类,采集和拍摄到比较完整的植物标本和比较完善的植物特征照片,调查宜安排在目的物种花期、果期或色叶期等鉴别特征最显著的时期进行,也就是2017年的8—9月。

1.3.5

调查路线。根据野生柽柳资源分布的零散性,及往往集中在山区和半山区的特点,在确定调查路线时,最好能够垂直穿插所有地形特点、所有植被类型、所有立地条件等,通过线路间隔法与区域控制法进行调查地段的有效选择,同时要照顾到交通方便,制定出最佳调查路线,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

1.4 调查方法

针对青海省德令哈市柽柳属资源的实际分布情况,一般采用样带法和遥感法调查,考虑到目测和用望远镜观测会有遗漏植株,在调查过程中选择几个(不少于3个)可以到达的观测点进行全查,用实测法统计出漏测概率,以校正种群数量[5-6]。

1.4.1

实测法。适用于①面积较小、种群数量稀少而便于直接计数的目的物种分布点;②经过多次調查,积累了较完整的资料,目的物种资源已经比较清楚、便于复核的分布点;③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所有分布点均采用此方法调查。

统计出漏测概率f=(全查株数或丛数-目测株数或丛数)/全查株数或丛数,以校正种群数量。

校正后的种群总量W校=W×(1+f)

1.4.2

样带法。适用于目的物种较丰富,但分布较散,连片分布面积较小或呈条带状分布的目的物种分布区,以及特殊生境的目的物种分布区。样带宽度可依据生境类型、地貌特征、目的物种种类及分布特性等确定,要兼顾目的物种的分布密度,合理布设样带进行调查,但目的物种同一群落或生境类型的调查,样带宽度应一致。每侧宽度(A):乔木树种15 m、灌木10 m、草本2.5 m;样带长度(L):乔木树种一般100~300 m、灌木不小于100 m、草本不小于50 m。

群落密度 D=N/2LA

式中,D为种群密度(株/hm2);N为样带内目的物种的株数或丛数;L为样带总长度;A为单侧样带宽度。

物种株数(丛数)W=D×S

式中,W为目的物种在该植物群落(生境)的株数(丛数);S为目的物种在该植物群落(生境)的分布总面积。

1.4.3

遥感影像法。遥感调查配合地面调查分析和确定目的物种的分布范围界限和面积。以1∶5万比例尺地形图、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图(以国土高分影像为主要数据源,环保高分影像为辅助数据源,涉及数据影像8景,获取时间为2016年01月08—2017年1月13日,分辨率2.50 m、云量小于5.00%)、矢量化植被图或林相图作为底图,按照目的树种分布的海拔、地貌因素、立地条件、土壤类型、植被状况等生境因子需求信息,综合考虑进行图层区划与判断、勾绘与叠加,结合地面踏查验证状况,修正目的物种的分布区范围和界限,基于3S技术,确定目的物种的分布面积或生境面积。

1.4.4

无人机航拍。野外生态监测数据的有效获取和渠道能力是目前生态调查监测面临的挑战,通过搭载不同传感器的无人机航空遥感技术实现对地表诸多生态要素的立体观测,利用无人机高效灵活的空地监测优势可以解决很多传统野外观测手段无法解决的问题,将遥感监测和地面监测有机结合起来,互相辅助验证和补充完善,形成天-地-空的立体监测模式,获取更丰富多样的生态空间监测信息数据[7-8]。

2 结果与分析

2.1 资源面积

由表1可知,德令哈市野生柽柳资源总面积为53 397.68 hm2;由表2可知,德令哈市野生柽柳资源总株数(丛数)为8 752 167株(丛)。在泽令沟沿巴音河两岸集中伴生或散生分布;可鲁克湖和托素湖周边都有大面积优势或伴生集中分布;托素湖外围东西面有大面积散生分布。大多处于良好健康状况,呈自然良性演替状态。同时表明德令哈市野生柽柳资源保护管理中受人为干扰的主要因素是放牧,部分区域干扰强度达到轻微水平。

柽柳属植物喜光不耐阴,抗旱、耐寒、耐瘠薄、耐盐渍,多生于河流冲积平原、河滩沙地、沟谷阶地、潮湿盐碱地和沙荒地等。在长期适应胁迫生态环境过程中,形成了显著的区域性生态特征,主要表现为植株低矮、根系发达、萌芽力强、多丛生状、旱生形态、具泌盐功能,其根系较深,不怕沙埋和沙割,常形成大小不等的沙包,是防风固沙和干旱半干旱荒山造林的优良乡土树种[9]。

野生柽柳植被群落结构简单、种类单一,主要乔木有甘蒙柽柳、小叶杨、柳树等,主要灌木有短叶锦鸡儿、北方枸杞、西伯利亚白刺、细枝盐爪爪、梭梭等,主要草本有赖草、冰草、芨芨草、委陵菜、蒿草、紫苑等,同时这些伴生种常随生境的不同而互有消长[10-11]。

2.2 按盖度分

德令哈市野生檉柳资源以盖度5%~10%和20%以上为主,合计48 652.13 hm2,占总面积91.11%;合计8 185 623株(丛),占总株数(丛数)93.53%。①盖度5%~10%面积25 402.67 hm2,占47.57%;株数(丛数)76 567株(丛),占0.87%;②盖度>10%~20%面积4 745.55 hm2,占889%;株数(丛数)566 545株(丛),占6.47%;③盖度>20%~30%面积10 404.38 hm2,占19.48%;株数(丛数)2 076 301株(丛),占23.72%;④盖度在30%以上面积12 845.08 hm2,占24.06%;株数(丛数)6 032 755株(丛),占68.93%。

2.3 按地类分

德令哈市野生柽柳资源主要分布在灌木林地和草地,草地分布面积较大,占71.70%,但株数(丛数)以灌木林地较大,占66.68%。①灌木林地面积14 037.93 hm2,占26.29%;株数(丛数)5 835 995株(丛),占66.68%;②草地面积38 284.80 hm2,占71.70%;株数(丛数)2 808 677株(丛),占32.09%;③未成造林地面积1 074.95 hm2,占201%;株数(丛数)107 495株(丛),占1.23%。

2.4 按树种分布状态分

德令哈市野生柽柳资源面积以散生分布状态为主,占47.65%,但株数(丛数)以伴生状态分布为主,占66.12%。①优势分布状态面积8 632.96 hm2,占1617%;株数(丛数)2 891 685株(丛),占33.04%;②伴生分布面积19 319.55 hm2,占36.18%;株数(丛数)5 786 809株(丛),占66.12%;③散生分布面积25 445.17 hm2,占4765%;株数(丛数)73 673株(丛),占0.84%。

2.5 按保护状态分

德令哈市保护区内野生柽柳资源分布面积和株数(丛数)均占63.00%以上。①保护区内面积47 982.45 hm2,占89.86%;株数(丛数)5 580 511株(丛),占63.76%;②保护区外面积5 415.23 hm2,占10.14%;株数(丛数)3 171 657株(丛),占36.24%。

3 结论与讨论

德令哈市野生柽柳资源总面积53 397.68 hm2,总株数(丛数)8 752 167株(丛)。德令哈市野生柽柳资源分布以盖度5%~10%和20%以上为主,面积合计48 652.13 hm2,占91.11%;株数(丛数)合计8 185 623株(丛),占93.53%。野生柽柳资源主要分布在灌木林地和草地,草地分布面积较大,占71.70%,但株数(丛数)以灌木林地较大,占66.68%;野生柽柳资源面积以散生分布状态为主,占47.65%,但株数(丛数)以伴生状态分布为主,占66.12%;野生柽柳资源分布在保护区内面积和株数(丛数)均占63.00%以上。

目前分布在德令哈市的野生柽柳属有甘蒙柽柳、长穗柽柳、短穗柽柳、翠枝柽柳、甘肃柽柳、刚毛柽柳、盐地柽柳、多枝柽柳、细穗柽柳、密花柽柳、多花柽柳、柽柳等种类,受资源分布、技术条件、科研水平、调查时间及经费等因素影响,德令哈市野生柽柳属各种的分类、鉴别、确认工作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此次野生柽柳资源调查工作仅仅落实到柽柳科柽柳属的水平,还没有确定到具体种类,期待条件及时机成熟时,进一步提升分类鉴别水平、完善分类鉴别工作,更好地保护管理野生柽柳资源[12]。同时健全野生植物资源保护制度条例,并广泛宣传,提高全社会的生态保护意识和生态道德水平,依法严格征占用林地和草原;加强野生植物资源信息系统与监测评价体系建设,落实就地保护、就近保护、迁地保护等多种保护措施,促进生态保护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和科研合作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肖生春,肖洪浪,司建华,等.干旱区多枝柽柳的生长特性[J].西北植物学报,2005,25(5):1012-1016.

[2] 刘铭庭.柽柳属植物综合研究及大面积推广应用[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5.

[3] 吴汪洋,张登山,田丽慧,等.高寒沙地植物的沙堆形态特征及其成因分析[J].干旱区研究,2018,35(3):713-721.

[4] 杜建会,严平,董玉祥.干旱地区灌丛沙堆研究现状与展望[J].地理学报,2010,65(3):339-350.

[5] 刘冰,赵文智,杨荣.荒漠绿洲过渡带柽柳灌丛沙堆特征及其空间异质性[J].生态学报,2008,28(4):1446-1455.

[6] 张锦春,张甲雄,袁宏波,等.库姆塔格沙漠植物群落类型及其多样性[J].草业科学,2012,29(10):1581-1588.

[7] 冯莉莉,賈志清,刘涛,等.高寒沙区几种典型固沙植物细根生物量及周转速率比较[J].水土保持研究,2018,25(2):120-125,130.

[8] 朱雅娟,李虹,赵淑伶,等.共和盆地不同类型防护林的改善小气候效应[J].中国沙漠,2014,34(3):841-848.

[9] 肖生春,肖洪浪.极端干旱区湖岸柽柳径向生长对水环境演变的响应[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6,28(2):39-45.

[10] 于燕波,王群亮,魏伟,等.中国栽培植物野生近缘种及其保护对策[J].生物多样性,2013,21(6):750-757.

[11] 赵哈林,郭轶瑞,周瑞莲,等.降尘、凋落物和生物接种对沙地土壤结皮形成的影响[J].土壤学报,2011,48(4):693-700.

[12] 张朋,卜崇峰,杨永胜,等.基于CCA的坡面尺度生物结皮空间分布[J].生态学报,2015,35(16):5412-5420.

猜你喜欢

资源调查青海省
人物志
临沂市湿地资源调查与保护管理对策
落实“四个扎扎实实”展现开行使命担当——国家开发银行青海省分行
青海省交通运输行业数据中心节能探索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科协青海省自然科学优犁匆圈独砰审和勤加祛的通知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第二届青海省质量奖的授奖决定
青海省生态系统定位站建设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