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教育回归育人本原
2018-05-14赵加军
赵加军
教育,一直是整个社会关心的焦点。教育是什么?是考高分,金榜题名进名校?是报特长班,取道捷径进名校?还是炒学区房,想方设法进名校?以上皆非也。教育应是一个过程,而非目的、结果。这一过程伴随终身,不以名校为终点,当以修身为起点。优质的教育不是把不同的学生变得相同,而是让不同的学生能够各专所长。教育立人,能够立人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才是民族复兴需要的教育。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为了人的发展。高度尊重人的生命发展规律是一切教育的逻辑起点,也是教育回归的原点。在义务教育阶段大力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应紧扣教育发展规律和人的成长规律,抓落实、促深化、求长效。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尤其需要我们重新认识教育的本质。三年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了一份重要报告《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理念转变?》,特别强调教育要以人文主义为基础,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尊重人类、尊重和平,能够为社会持续发展承担责任。这对我们正确认识教育的本质是很有启迪的。过去,人们总是以工具理性来解释教育,教育的确离不开政治和经济,教育要为政治和经济服务,但教育更是人的权利。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应该提高人的生命质量和人的生命价值。对个体来讲是提高个体的生命质量,包括体魂强壮、科学文化素养的提高、思想品德的提升;对社会来讲,是增加个体对社会的贡献,这就要求我们相应地改变人才培养方式。
办好今天的教育,对推助中国明天经济的发展,肯定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也是教育的功用之一。但促进经济增长绝不应该是教育唯一的功用。育人比育才更重要。学习教育的目的是要教育青少年成为“有教养的文明人”,而不只是“有用的机器”。教育的含义应回归它的本原,教育最终目的是为了人,就像经济发展最终也是为了人。
然而,反思我们的教育现实,不少家长和学校老师的想法做法都严重偏离了教育的本质。有些家长为了孩子考高分、进名校、入好班,兴起了校外辅导热潮,这也“补”,那也“学”,孩子疲于奔命,失去了幸福的童年。其实,孩子没有幸福的童年就没有幸福的未来。孩子需要健全的人格、健全的社会情绪,有开朗的性格能够和别人沟通,包容别人。教育功利主义思想不只是家长有,学校和老师中也相当普遍地存在。有的中学校长得意洋洋地跟人讲,今年我们学校高考成绩进入全省排名前列;有的教师得意洋洋地跟人讲,我所执教的班级今年高考升学率如何如何。在我们教育界有太多这样的人,他们心中只有分数和考试成绩,把中高考这座独木桥当成教育主要甚至唯一的目标,裹挟着家长和孩子一起——提前学习、压榨精力、加重负担。我们的孩子们原本各有所长、各有兴趣爱好,鸭子会游,兔子会跑,乌龟有壳,大雁能飞,猴子善攀,而这些鲜活的生命个体,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有多少人被分数绑架,无法施展个性、发展所长,成为最好的自己。结果,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有多少尤如工厂里制造出来的产品,失去了原有的个性,变得同质同样。这样的教育已偏离了教育的本原,似乎忘记了当初为什么出发。
推动教育回归育人本原,需要全社会努力。学校老师和家长当前最要做的是深入学习贯彻好习近平教育思想,加强教育理论学习研究,尊重孩子成长的规律,把握“立德树人”的精髓要义,真正把“素质教育”要求落到实处。教育孩子,要从修身抓起。蒙养之始,须以德育为先。德者,事业之基也,打好地基,才有高楼大厦;深扎树根,才能枝繁叶茂。帮孩子扣好了人生第一粒扣子,才能为孩子的成长塑造更健全、更完整的人格体系。孩子教育必须要传授知识,但老师和家长都应认识到,比知识更重要的是好奇心与想象力,而不能只局限在传授知识上,否则将影响孩子创新思维和创造力的形成与发展。创造力跟知识有关,但更与好奇心与想象力有关,比知识更重要的是孩子思维能力的培养和看问题视角的养成。老师在增加学生知识的同时,应营造一个更加宽松自由的环境,促进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尊重学生的禀赋、特长与喜好兴趣,尊重孩子成长的规律与节奏,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想象力,引领学生独立思考、敢于提问,就能實现在注重知识的同时,更能促进孩子的能力素养与创新思维的不断提升,真正让孩子终生受益。老师和家长都应克服孩子教育中的功利主义思想,一定条件下,急功近利的作法也许能取得一些眼前效益,但那并不是孩子的长远利益。我们应立足于孩子的长远利益,为了孩子终生发展着想,切勿揠苗助长。要通过我们努力转变观念,共同促进教育回归育人本原,让每一个生命个体健康成长,成为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