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居民点整理研究文献综述

2018-05-14郝汉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年22期

郝汉

[摘 要]农村居民点整理是解决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用地矛盾,优化土地空间配置,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针对农村居民点整理的模式,农户参与整理的意愿,整理的分区与时序,整理潜力,利益分配以及整理效果评价等方面,都有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本文通过农村居民点整理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和梳理,希望能够为相关学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帮助。

[关键词]农村居民点整理;增减挂钩;整理意愿;整理潜力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1 农村居民点整理研究概况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步伐不断加快,农村人口逐渐向城市转移,但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不减反增,大量“空心村”的现象出现;与此同时,城镇建设用地面积快速扩张,导致耕地被大量占用,直逼全国耕地面积13亿亩的红线。为解决这一城乡土地不合理利用矛盾的现状,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空间配置,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国家先后出台了若干关于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相关政策。其中2005年发布的《关于规范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即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若干拟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地块(拆旧地块)和拟用于城镇建设的地块(建新地块)共同组成建新拆旧项目区(以下简称项目区),通过建新拆旧和土地复垦,最终实现项目区内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用地布局更合理的土地整理工作。

国内学界有不少学者针对农村居民点整理进行研究,研究成果丰硕。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整理驱动力、农村居民参与居民点整理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整理分区与时序、整理潜力测算、整理利益分配以及整理效果评价等七个方面。经过对大量文献的查阅和梳理,本文将对这七个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概括并加以评述,以期为该领域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思路。

2 农村居民点整理研究文献综述

2.1 整理模式研究

我国各省市地形地貌、经济条件、农村居民点利用现状差异巨大,如何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以便科学地指导农村居民点整理活动的开展一直是学界研究的重点问题。有的学者依托城市化提出了包入式、迁弃式、归并式、征用式的整理模式,通过对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进行合理规划,最终达到农村土地集约利用,居民点用地总量减少的目标;有学者根据区域条件提出了压煤整体搬迁型、拆旧建新型、合村并点型、城中村改造型整理模式。

2.2 农民参与居民点整理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农民是农村居民点整理的重要参与者,因此在进行农村居民点整理研究过程中必须考虑农民参与的意愿,以及影响因素,相关的研究才具有实际的应用性。部分学者以抽样调查的形式,针对农户个体特征、家庭经济状况、家庭住房状况及其他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农户往往因居住条件改善、基础设施完善、获得足额补偿等原因同意整理搬迁,而因搬迁后增加的生活成本、对故土的留恋、担心生产生活不方便以及邻里交往减少等而不愿意整理搬迁。另外住房套数、家庭收入、房龄、职业类型等对整理意愿有着显著的正影响,而与邻居血缘关系、性别、年龄以及家庭承包经营的耕地面积等具有显著的负影响;还有学者认为农民对农村土地整理具有自身的需求,整理工作应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他们利用典型调研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得出结论:基础条件差、生活不方便是农民提出农村居民点整理要求的出发点,现状条件越差的村庄,农民的政治意愿越强,越希望集中居住,并愿意为本村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投资。

2.3 整理分区与时序研究

2.3.1 整理分区研究

整体上来看,我国地域类型复杂,经济社会条件区域差别大,不同区域农村居民点的整理工作的难度和侧重点也不尽相同。基于这个理论,部分学者通过分析农村居民点用地的区域差异,综合系统聚类分析法和GIS指标综合法这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通过构建农村居民点整理区域差异评价的指标体系将全国划分为潜力优势区、高比例区、重点突破区、优化布局区和低值迁并区五个整理区域,并因地制宜地提出区域整理方向。

具体到县域尺度上,关于农村居民点整理分区的研究也有诸多成果。大部分的学者倾向于通过構建包括区域自然条件、社会条件、经济条件、参与主体意愿等影响因素在内的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评价区域农村居民点整理条件,据此划分整理分区,再根据分区特征提出差异化的整理策略和模式。部分学者将土地利用的空间属性作为分区依据,使分区结果更加合理。如以耕地质量指数为空间变量,通过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耕地质量的空间属性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耕地保护分区;或对表征耕地质量的自然等指数,利用等指数和等别指数分别进行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探究耕地质量的空间差异。

2.3.2 整理时序研究

目前我国关于农村居民点整理时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建立农村居民点整理时序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上。部分学者利用层次分析法和多层次模糊综合,引入等差法设定的评价分级标准建立评价标准分值函数,建立村尺度的农村居民点整理时序评价体系,以行政村为单位将待整理区域农村居民点划分为五级整理区。还有学者针对不同目标对居民点整理进行时序探讨,构建居民点用地的综合限制程度评价系统和居民点用地发展压力评价系统,采用的方法有多因素加乘符合算法和对比分析法等。

2.4 整理潜力测算研究

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即通过对现有农村居民点改造、迁村并点等,可增加的有效耕地及其他用地面积。目前国内学者主要运用的方法有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法、户均建设用地标准法、闲置率法、容积率法、模式法、城镇体系规划法、农户意愿调查法、遥感判读法、多因素评价法等。随着农村居民点整理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不少专家学者都发现单一的测算方法得出的结果往往不够准确,容易造成规划的误导和土地利用的偏差。因此,有部分学者在对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法测算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的基础上,提出了潜力逐级修正法。即从自然限制、经济限制和社会限制三个方面构建了潜力估算模型,并进行了实地调研和实证应用,试图得出更接近真实情况的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还有学者在此基础上,引入生态安全性和规划导向性因素,建立一个包含五个方面的多层次逐级修正模型,对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法测算的理论潜力进行综合修正。

2.5 整理利益分配研究

在农村居民点整理的过程中,参与利益分配的主体通常有各级政府、开发企业、村集体和农民个人等四方利益主体,但具体的分配方式往往不尽相同。目前来看,城乡土地区位差别产生的极差地租是农村居民点整理项目的主要利益来源,部分学者认为在分配这部分出让指标获得的收益的过程中,存在土地增值收益难以确定、政府的角色是否参与分配存在争议、村民之间利益分配不公以及中介方分配比例过大等现象。部分学者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农民被迫上楼的比例超过合理水平,补偿标准与实际的补偿存在出入,并且后续的就业服务也不到位,农民普遍认为补偿标准不够合理。另有部分学者从利益主体博弈、农民福利、整理驱动力、激励机制、公众参与等方面对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利益分配进行了研究。其中有学者认为中国农村居民点整理的过程中,土地权属调整存在简单化、难度大、认识不到位的问题,各种土地权利的调整都应该在依法、公开、民众参与的前提下进行;有学者认为农民福利的体现主要在农民的经济状况、居住水平、生活环境、社会保障、未来发展以及心理感受等方面;还有学者提出要从多元融资、产权调整、多元互动、合理的收益分配等方面构建中国农村居民点整理的激励机制。

2.6 整理效果评价研究

农村居民点整理作为提高、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重要手段,直接影响农民的利益,因此整理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农民和相关利益方是否对整理的结果满意,对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完善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是进一步整理工作开展的核心前提条件。部分学者通过随机发放问卷的方式获取研究基础数据,从农户角度选择反映农民生產生活条件、社会保障、农民意愿等三个方面的十个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农村居民点整理效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建议。还有学者以上海市郊区农村居民点为研究对象,发现其主要受“三集中”相关政策主导,可达到较好的资源利用目标,并有效地促进农村发展,但经济可行性较差。特点表现为: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村民负担小、置换成本高。部分学者分析大城市郊区农村居民点整理影响机理,构建整理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对比典型项目的整理效果,得出研究结论为:大城市郊区总体适宜开展农村居民点整理,整理效果呈现差异受政府财政能力与农民收入水平相对大小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唐世超,刁承泰.丘陵地区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研究——以重庆市永川区为例[J].四川农业科技,2007(10).

[2] 丁军,王民芝,董锦.肥城市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试点工作情况调研[J].山东国土资源,2006(09).

[3] 邵子南,陈江龙,叶欠,苏勤.基于农户调查的农村居民点整理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3(09).

[4] 王静,李钢,陈瑜琪,张衍毓.基于农户意愿的睢宁县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12(03).

[5] 谷晓坤,代兵,陈百明.中国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区域方向[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8(06).

[6] 刘彦随,刘玉.中国农村空心化问题研究的进展与展望[J].地理研究,2010(01).

[7] 韦仕川,熊昌盛,栾乔林,胡月明.基于耕地质量指数局部空间自相关的耕地保护分区[J].农业工程学报,2014(18).

[8] 熊昌盛,谭荣,岳文泽.基于局部空间自相关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分区[J].农业工程学报,2015(22).

[9] 杨俊,王占岐,邹利林,侯现慧.基于村尺度的山区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及其整理时序研究[J].经济地理,2013(05).

[10] 关小克,张凤荣,赵婷婷,方磊,朱泰峰.北京市农村居民点整理分区及整理模式探讨[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0(03).

[11] 宋伟,陈百明,陈曦炜.常熟市耕地占用与经济增长的脱钩(decoupling)评价[J].自然资源学报,2009(09).

[12] 曲衍波,姜广辉,张凤荣,商冉.基于农户意愿的农村居民点整治模式[J].农业工程学报,2012(23).

[13] 赵茜宇,张占录.农村居民点整理中的利益分配——以陕西省东樊村为例[J].资源科学,2015(07).

[14] 张远索,张占录.农村居民点整理中二维多元利益格局优化[J].中国土地科学,2013(06).

[15] 王月.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中的土地权属调整问题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0.

[16] 郎海如.征地拆迁背景下农民集中居住意愿研究——以南京市高淳县为例[J].现代农业科技,2010(18).

[17] 刘洋,欧名豪.推进农村居民点整理的机制创新途径初探[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1).

[18] 方琳娜,易小燕,刘时东,秦立波.基于农户问卷调查的农村居民点整理效果研究——以苍山县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201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