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工社会流动的问题研究
2018-05-14李江
李江
[摘 要]改革开放至今已有40年,我国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因为当前国家处于转型时期,各种社会问题突出和矛盾凸显,社会流动性问题更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农民工群体是不容忽视的社会群体,新生代农民工同样也引起了各界广泛关注。作为新生代农民工,由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时代变迁,所以在很多方面表现出与父辈农民工的不同之处。社会阶层结构是社会结构的核心内容,而合理的社会阶层结构的构成就需要保障通畅的社会流动性。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是社会进步的大势所趋,因此,考虑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流动性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社会流动为视角,分析新生代农民工社会流动的主要困境、影响因素以及提出促进其社会流动的基本措施。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社会流动;困境
[中图分类号]D412.6 [文献标识码]A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全球化和城市化的背景下,我国城乡之间形成了庞大的流动大军,他们被称为“农民工”,农民工群体作为充足的劳动力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难以估量的贡献,同时大量农民工亦然是庞大的消费群体,他们强大的购买力和强烈的购买欲望刺激着城市的消费,仍将改变并将持续不断地改变城市的消费结构和规模。对于农民工群体,社会各界都给予高度关注,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老一辈农民工已逐渐老去,新一代农民工正在逐渐成长起来,而且规模是越来越大,成为这一群体的坚实力量。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流动性问题是社会热点问题和关注焦点,关系他们的生活和工作对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增进社会秩序良性发展具备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及现实状况
1.1 新生代农民工的定义及特点
2001年王春光初次提出了“新生代流动人口”这一观念,便是现在所说的新生代农民工。而在2010年1月31日,国务院公布的2010年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首次使用了“新生代农民工”这一提法。而今所说的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指80后、90后,与之对应的则称为传统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要么在父辈和朋友的带领下进入城市谋生,要么自主务工。新生代农民工由于其在改革开放和加速社会转型时期的出生和成长,与传统农民工有着明显的不同。相对于传统农民工而言,他们对于农业、农村、农民逐渐模糊,他们具有以下的特点:
第一,受教育程度普遍比较高。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洪流中,在物质生活较比以往有极大丰富的社会环境下,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程度相对较高。尽管总体上来说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程度不是特别高,然而他们广泛地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文化程度达到初中以上的水平。第二,职业期待值更高。传統农民工进城务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养家糊口,而新生代农民工除了这一点,还希望自身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不再像父辈那样干苦活、累活、脏活,也不像苦行僧那样在城市生活,他们渴望在城市扎根,追求现代都市生活。第三,思想观念更加开放。与传统农民工相比而言,新生代农民工展现出较多的不同之处,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愿意将更多的支出用于娱乐和玩耍,尽情享受现代城市生活所带来的舒适体验,而不像父辈那样节衣缩食和省吃俭用。
1.2 新生代农民工的现实状况
由于我国国情的复杂性,决定了我国农村充裕劳动力转移的迫切性。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改革不断深入的同时取得重大进展,充分地激发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体性,进一步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20世纪90年代呈现出的“民工潮”景象,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人口转移的客观必然性。进入新世纪,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已成为全局性的问题。在分析新生代农民工社会流动的现实状况,可以运用推拉理论进行解释说明,“推拉理论”是钻研移民外迁和人口流动的重要理论之一。人口迁徙的缘故是人们希望能够通过外迁来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改善生活环境。在流入地中那些使移民生活条件改进的有利要素就成为拉力,而流入地中那些不利的成分就成为推力。
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流动现实状况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农村向城市流动,由于历史原因,大力发展城市而忽视农村的建设,导致城乡出现二元对立的状况,普遍农村比城市经济条件要差,不仅如此,城市的发展机会对于农村而言更多,导致新生代农民工向往城市。另一类是低阶层向高阶层流动,传统农民工进城以后,大多从事的是与体力有关的工作,主要分布在建筑业、服务业等,而新生代农民工拥有比他们更广阔的视野和接受更新的知识,所以,逐渐地成为个体户进行商业经营,让向上流动成为可能。
2 社会阶层及其流动性
2.1 阶层的含义
阶层是指出身不同阶级的人,由于某种相同的特征而形成的社会集团。中国社科院根据对政治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占有情况,将中国社会分为十大阶层,这十大阶层分别是: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垄断国企经理人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机关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以及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
2.2 社会流动的作用
社会流动可以理解为个人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转变。社会流动分为代际流动和代内流动。代际流动是指通过自身的努力拼搏获得自身状况的改善,而代内流动是指通过对父辈资源的继承,从而获得一定的社会地位。社会阶层流动,第一,有利于促发人们期望改善自身状况的意愿,给社会进步和发展提供动力。人人都希望获得平等公正的发展权利,也希望过上自己内心富足、更有尊严的幸福生活,所以,良好的社会流动为追求自我价值提供了有效途径。第二,社会流动有利于减缓社会矛盾激化,对社会的安定有着积极的帮助。由于先赋因素的影响,社会的公平公正受到很大影响,同时也限制个人的发展机会。通过社会流动,可以让个人获得一些相对公平的机会,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社会紧张情绪,尽可能地减少矛盾的显现。
3 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社会流动的主要困境
3.1 身份困境
身份是指个人的出身和地位。由于我国户籍制度的因素,制度性地将居民分为农业户口和城镇户口,这就导致了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所享受的福利政策不一样,这种由于户籍制度所造成的制度性身份是不易改变。而新生代农民工由于身份认同的变化,以及由于从中学毕业后就离开校园直接出门务工,务工经验不足,同时对于农村故土也没有太浓烈的依恋,所以他们不希望将自己定义为”农民”,而是”务工者”和”打工者”。在城市生活中,他们也游离于城市的边缘,对自己是”农民”还是”市民”深感困惑。
3.2 子女教育困境
在新生代农民工外出打工的时候,会面临一个现实性的问题,那就是子女教育的问题。这其中包含两部分:一种是是留在故乡由爷爷奶奶抚养的子女,也就是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另一种则是跟随父母进城的子女,也就是流动子女的教育。流动子女即使是跟父母进入了城市生活,也仅是城市边缘群体的一员,城里昂贵的学费让他们难以负担,不仅如此,大量的流动子女被拒于公办学校之外,只有选择城乡结合部乃至离城市更远地方的学校,这些学校教学环境堪忧,师资力量无法得到保证。再有一部分就是留守儿童的教育,近些年来,乡村优秀的教育力量流失,师资队伍不齐整,致使农村教育质量得不到保证而进一步下滑,并且留守儿童因为长期和父母分离,在学习、生活上都受到很大的影响。
3.3 医疗保障困境
新生代农民工是新时期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新生代农民工的健康状况也是他们关心的主要问题。一些企业为了追求最大化的利益,而忽视甚至漠视他们的身体接健康,导致工伤不断,而大多数企业不会为他们的购买医疗保险,所以这给他们带来的损失是难以估计的。同时,抑或不是工伤,如果生病了,为了节省开支,自己只能咬咬牙坚持过去,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在他们身上时有发生。
4 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社会流动的因素
4.1 个人综合素质偏低
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水平和个人综合素质与传统农民工相比,有了巨大的进步,然而较比城市居民而言,他们的受教育水平还是偏低,文化知识程度很难顺应社会流动的需求。还有,职业技能的缺乏。伴随着产业升级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企业愈来愈要求劳动者具有更高的素质水平和工作技术水平,对高技术劳动力的要求也日渐严格。新生代农民工已经不能再像传统农民工那样,仅仅是依靠劳力来换取收入,他们需要具备一定的职业技术技能,才能符合现代企业与社会的发展要求。所以,综合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他们进一步的社会流动,阻碍了他们对于社会经济地位的改善。
4.2 社会资本缺乏
社会资本是相对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一种无形资源方式,以社会关系中的信赖、规范和网络为载体,既囊括社会关系中的制度、规范和網络化等组织架构特质,又包含公民所拥有的信任、威望、社会声誉等人格网络特点。坚实的社会资本有利于自身的社会流动。在现代社会,家庭及其成员所拥有的社会资本对于个人社会流动的影响是深远的。然而,新生代农民工的父辈都是农民,他们积累的社会资本是有限的。比如说,新生代农民工在求职过程中,大多数是依靠亲戚朋友介绍,这一些工作不仅流失性大,而且环境差、收入低,很难获得稳定的生活环境。如果他们的家庭拥有强大的社会关系,这对于新生代农民工社会流动的影响将是明显的。
4.3 刚性制度制约
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城乡二元结构尽管呈现了少许变化,但并没有彻底破除,因此,新生代农民工社会流动受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很大。作为城乡二元体制的衍生物而出现的户籍制度,它是人们社会流动影响最为显著也是历时最长的宏观性因素。户籍制度自从确立以来,便和许多制度一起使用,共同发挥作用。它不光是体现出国民福利待遇的区别,更重要的是极大的制约了社会成员的发展机会。受户籍制度的影响,子女教育、医疗保障、住房、养老等依然是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面临着问题,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正在演变成城市内部的新的二元结构。
户籍制度使新生代农民工自出生之日起,便通过代际遗传了”农民”身份,进城之后成为”农民工”,造成他们先天竞争的劣势,在城市缺乏相应的保障,在城市处于”边缘”地位,无法真正融入城市,他们想实现身份的改变是不容易的。城乡二元结构致使城乡两种有差别的资源配置方式,新生代农民工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都是”农民”身份,他们无法享有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这对于他们向上进行社会流动是不利的。
5 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社会流动的基本措施
5.1 加大教育力度,提高整体素质
增强新生代农民工的综合素质培育以及提高其劳动技艺水准,不光是企业生产的需求,依然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些将对国家经济建设产生积极而又深远的作用。在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综合素质过程中,可以从三方面入手,分别是政府,企业以及自身。
在这个过程当中,政府起主导作用。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的展开离不开政府的支持。现阶段,政府已成为推进农民工教育培训的主导力量,不断地推动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已经成为政府理应肩负的责任。政府应该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来支持他们的教育培训,以此形成良好的制度环境。其次是企业参与,企业的发展需要各类人才提供源源不绝的动力。企业是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的场所,企业应注重他们的培训,一方面可以通过”老手”带”新手”的方式,让他们更快地适应工作环境和完成工作任务,也可以委托培养,通过第三方机构对新生代农民工员工进行教育培训。最后,更为关键的是在于自身积极参与教育。当今社会发展迅速,以往的知识结构和文化水平已经很难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为了自身的成长,也为了更好地进行社会流动,新生代员工必须转变观念,与时俱进。
5.2 统筹城乡发展,深化户籍改革
社会流动是反映社会结构变化的重要指标。一般说来,在一个社会中,如果大多数的人处于流动状态,那么这是一个开放的社会环境,相反,则是一个封闭的社会环境。由于长期的发展不均衡,导致农村的发展速度明显滞后于城市,而且资源密集地向城市涌入,致使农村资源不足。统筹城乡发展要加大农村公共产品的投资力度。我国农村的基础设施比较落后,而农民的生活水平直接受到农村基本公共产品的影响。
户籍制度是实现社会流动的最大障碍。在严格的身份管理制度下,新生代农民工不能获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发展机会,他们即使进城务工,也只能从事低端工作,进而缺少从底层向高层的流动机会。由于户籍制度及依附在其身上的福利分配制度不同,因此,政府应该消除城乡福利不均衡,降低城市户口的含金量,为合理的社会流动扫清障碍。
5.3 发挥社会力量,营造良好氛围
个人生存和发展需要良好和稳定的社会环境。因此,社会要努力营建有利于新生代农民工进步的社会环境。社会集体性排挤和鄙视农民工 ,以及传媒渠道时有丑化农民工,使得新生代民工敏感的神经经常受到打击,自尊心常常受到伤害。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无益于新生代农民工的进步,他们的自卑心理会更加严重,对城市的认同会淡化,甚至会采取极端方式与社会决裂。为此,社会需要动员各方面的力量,积极关注他们的发展问题,为他们的社会流动性创造有利条件。一方面创作一些百姓们喜闻乐道的作品,从正能量的角度宣传新生代农民工的形象,另一方面需要大众媒体积极引导社会舆论,为他们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创造宽松的气氛。
同时,为了让他们真正地成为城市的主人,参与城市建设,可以积极引导建立相应的组织和机构。新生代农民工在这样的组织机构中,将会拥有自己的话语权,这样,不仅他们的利益将会得到保障,也会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
6 结语
农民工群体是社会的庞大群体,他们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而随着农民工新生一代逐渐涌入城市,新生代农民工社会流动已经成为热门的社会话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新生代农民工因为发展的境遇和所处的时代与传统农民工有所区别,进而所展现出的特征也不一样。于是,需要依据他们实际生活特点出发,深入了解新生代农民工的实际需要。良好的社会流动可以促进个人的成長和维护社会秩序。 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积极涌入社会,融入城市生活,实现有序、健康的流动,从而为国家的发展增添动力。
[参考文献]
[1]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2] 谢涛.社会阶层流动视角下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探析—以是社会阶层流动角度探析[J].世纪桥,2010(17).
[3] 曹永辉.社会资本理论及其发展脉络[J].中国流通经济,2013(06).
[4] 刘文烈,魏学文.关于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问题的思考[J].社会学研究,2010(12).
[5] 薛宝贵,何炼成.当前我国实现阶层流动的挑战与路径[J].宁夏社会科学,2015年(04).
[6] 李婷.新生代农民工社会流动的障碍因素及成人教育应对[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5(04).
[7] 杨燕.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探析—基于户籍制度的视角[D].华东政法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