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球视角下我国国企改革道路探索

2018-05-14苏景隆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年14期
关键词:国有企业功能改革

苏景隆

[摘 要]从全球化视野来看,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关注点不仅在于垄断带来的问题还包括国有企业市场集中度不够而导致的国际竞争力不足的问题。本文从三个方面科学阐述国有企业在经济中的作用,肯定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接下来论述了现阶段我国国企发展过程的劣势与不足,最后结合我国国情,文章提出国企改革的三个意见供参考。

[关键词]国有企业;功能;改革

[中图分类号]F276.1 [文献标识码]A

1 我国国有企业功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在国际舞台上中国企业的话语权也变得越来越多,特别是国有企业以央企为代表的中国企业所出现的迅速崛起。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作为主导力量,凸显出了以下几点重要作用。

1.1 抑制国外跨国企业垄断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明显加快了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市场化及全球化的进程,不断改善投资软硬环境,逐步转变利用外资的形式,与跨国公司的合作层次不断提高,跨国并购已成为我国吸引外资的重要形式。跨国并购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上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形式。涉及我国的跨国并购可分为两大类:我国企业并购外国企业和外国企业并购我国企业。本文主要分析外国企业并购我国企业所引发的垄断问题。

1.2 增强国家稳定性

我国的国企在增强国家稳定性上很有优势,同时也不是孤例,其他国家例如新加坡、法国、意大利的国企,都很有竞争力;相反,英国的铁路在被撒切尔夫人实行私有化后,发展到今天却遠远落后于中国。例如从伦敦到爱丁堡的路线就没有直达列车的时刻表。英国铁路系统实行私有化的结果给英国人的出行带来不便,更是直接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私企间的利益冲突决定了英国各家铁路公司难以达成一致意见,所以不难发现国企的存在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集中力量才能办大事,使之成为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的支撑点。

2 国企发展过程出现的主要弊端和不足

在国内,垄断性国企由于本身的经济便利导致了诸多问题,其中包括的管理人员的腐败,及国企内部经营效率低下等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不满。站在国际竞争背景下,我国国企与国外大型企业相比,我国的国有企业在行业覆盖率方面虽取得一定进展,但总体而言覆盖面仍不够。

2.1 国企内部“低效腐败”

国企高管权力高度集中,民主监督作用弱化。“金字塔式”的权力结构在国企内部形成“内部人控制”的局面,人财物一人说了算便容易导致腐败;诱发腐败问题的多种因素中外部监督乏力是一个重要方面,国企内部信息不透明容易助长国企人员滥用职权、乱伸手的侥幸。在论及国有企业经营效率不高这个问题时,我们必须明确并非我国所有的全部国有企业在任何时候经营效率都不高,其中不乏经营效率较好的企业。例如,国内的首都钢铁公司多年来经营效率一直为人们所称道;然而对于大多数国有企业来说,确实存在经营效率低下的问题。

2.2 行业覆盖面与美日欧国家相比仍有差距

在国际竞争背景下、全球化条件下、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大趋势下来分析,中国的国有企业需要突破传统的国内视角,不仅需要开拓中国国内市场,还需充分挖掘国外市场,于此同时充分利动国外资源和国内资源,将企业做大从中国企业发展到跨国企业,最后发展到全球企业。目前,群众的关注点不能仅仅放在国有企业出现的垄断问题,还必须意识到我国国有企业的总体国际竞争力与发达国家仍有一段距离,行业集中度还远远不够。

3 改革思路

国家数十年来从未停止国企改革道路探索,但从来没有触及根本。国企顽疾的根本在于“权”,革不了权就改不好国企。例如我国的工商银行,其背后的不完全监管清单:财政部管理预算,中国组织部负责人事调动,审计署负责审计。每一项责任的背后都是与权力挂钩,谁的权力都碰不得,就什么都改不了。政企分不得,造成的结果便是低效腐败。虽然国企改革之路漫长,但国家政策不能“一手抓死”,仍需循序渐进治理现阶段的国企问题。一方面改革目标应结合国情解决国企内部问题,另一方面抑制跨国公司垄断,国企需积极提升竞争力。依上文所述,接下来本文提出几个意见。

3.1 对“一把手”分权限权。

部分学者认为,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要求,全方位市场化是解决国有企业深层次矛盾的主要方式,职业经理人制度可以实现国有企业高级经营人才的市场化配置,弥补对国企产生的负面影响。国企改革的思路则可通过实行所有权于适度分离之后,进一步改革国有企业经营管理权的授权模式,把国有企业经营权的授权模式由上级主管部门和主管领导的“行政性质授权”,改变为“市场化”授权。即,通过市场化的投标和竞标机制,选择合格的专业化的产业管理公司,委托其行使国有企业经营权,并通过契约方式把产业管理公司的权利与义务明确下来,从而实现国企经营权的授权模式步入市场化和法制化的轨道。

3.2 建立有效竞争激励机制

目前,国有企业激励机制从根本上说偏向“政治性”,而不是“经济性”的,对经营者能力的认可往往是提拔去做官,而不是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 。另一方面,国企内部治理结构仍然保持一种上至中央政府、下至各级地方政府的多层级、多委托人的共同代理关系。如果每一层级、针对每个委托人的委托代理关系都会由于信息不对称、激励不相容和目标不一致而存在效率损失,那么多层次、多委托人的共同代理关系则造成了更大的效率损失。

[参考文献]

[1] 陈冬华,陈信元,万华林.国有企业中的薪酬管制与在职消费[J].经济研究,2005(08).

[2] 陈佳贵,杜莹芬,黄群慧.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 理论、实证与政策[J].经济管理,2001(11).

[3] 江涌.国有企业可以有效抗衡跨国资本的垄断与扩张[J].管理,2012(18).

猜你喜欢

国有企业功能改革
数学的翻译功能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关注基向量的解题功能
我有特异功能
国有企业每5年至少审计1次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功能关系面面观
1—7月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272170.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