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硕士学位论文研究综述
2018-05-14高俊梅李峰高贵森
高俊梅 李峰 高贵森
[摘 要]历年来国家的一系列文件都明确提出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本文将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硕士学位论文研究内容进行综述,主要对关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各个地区发展研究以及培育中存在的问题、解决的对策及不同主体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过程中的作用、关于新型职业农民各种素质及需求以及其他研究内容进行综述,以期明确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研究重点,为未来研究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各个地区发展;问题对策;素质需求
[中圖分类号]G725 [文献标识码]A
1 研究视角归类
研究资料来源于中国知网数据库,基于数据库的高级检索方式,以篇名“新型职业农民 ”为条件进行高级检索,初步检索相关文献3382篇。其中期刊论文2461篇,硕士毕业论文116篇,说明研究者非常重视对新型职业农民的研究。经查阅文献综述类文章关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硕士学位论文极少。而硕士学位论文的内容相对完整,质量相对有保证,故本文将对有关新型职业农民的硕士毕业学位论文进行文献述评,以期更全面地把握和分析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研究重点和研究方向。经过整理这116篇硕士论文,本文将这些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内容大致分为以下三种,一是关于新型职业农民的各个地区发展研究,这类文献共有50篇左右;二是关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存在的问题、解决的对策及不同主体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过程中的作用研究,这类文献共有20篇左右;三是关于新型职业农民各种素质及其他需求的研究,这类文献共有20篇左右。因为考虑到硕士学位论文内容比较完整丰富,所以本文将抽取出其中的某个部分或章节进行梳理。
2 关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各个地区发展研究
经整理相关文献发现,有关新型职业农民的硕士学位论文的主要焦点放在了各个地区发展研究上,相关论文中关于新型职业农民的各个地区发展研究就涉及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及直辖市,除此之外还涉及对少数民族地区以及贫困地区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因此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各个地区发展研究方面,本文将着重整理相关各个地区或地区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成效的各个地区研究以及相关政策研究。
2.1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成效的各个地区研究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成效的各个地区研究涉及范围广,本文将这些地区划分为经济发达地区及省份,发展中的地区以及欠发达地区进行阐述。发达地区及省份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江苏省、广东省以及个别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等地的研究。如闫璐通过研究总结得出江苏省太仓市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成效比较显著。阚云总结出南京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在提高农民的技术应用能力、扩大农民规模等方面取得了成效。翁婕指出广东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在教育培训的体系和机制方面、政府政策导向性方面;农民职业化方面等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发展中地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河南河北及山西等地的研究,如李蕴琬指出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背景下研究河南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必要及成效。席博总结出陕西旬邑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取得的成效主要体现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规模形成且逐步扩大,培育工作有序的展开,培育体系的逐步形成三个方面。有关欠发达地区的研究主要是针对一些贫困县市以及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研究。如魏秀宇指出皖北地区新型农民培育目前取得的成效主要体现在政府政策逐步完善、培育模式逐渐形成、农民收入有所增加方面。
2.2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相关政策方面的研究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政策研究主要包括其培训政策及执行效果等的研究。在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政策研究方面,如陈玲对我国广西桂林市兴安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的执行现状进行研究,并总结政策执行成效主要体现在执行的公共价值、体系及支持主体方面。植玉娥对成都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扶持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研究分析发现:样本学员对社保补贴政策的实施效果评价最好,而对政策实施效果评价最差的是金融扶持政策。成欣然研究了天津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政策法规保障、资金财力保障、人才技术及社会保障政策。
3 关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对策及不同主体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过程中的作用研究
3.1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及研究还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当中,当前也处在前期摸索的阶段,在培育中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研究者们也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如,李伟龙、刘亚奇等研究者不约而同地指出在农民自身职业素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较多。郭晓茹在总结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及中国各界国家领导人对农民培育问题论述的基础上,对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漳州市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现状从培育对象、培育主体及培育培训理念三个方面来阐述培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王奕轩对宝鸡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进行研究后,从内部与外部两个方面阐述了宝鸡市新型职业农民存在的主要问题。
3.2 有关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存在问题的对策研究
研究者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针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问题提出了不同的对策。如,戚后柯认为应从重视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更新农村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理念,促进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服务。汪阳指出应从提高农村人力资本、完善教育机制、建成具备现代化教育培训模式及配套外部环境的机制建设促进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屈也等指出解决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问题的对策应从转变农民对职业化培训的思想观念,构建合理的教育培训体系,探索适合当地发展的培育模式,重视增加法制教育相关内容,完善新型职业农民的认定管理机制,政府国家应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等方面进行。黎湛指出建立健全新型职业农民科技培训体系需要建立培训机制,政府或其他主体应提供相应的资源;创建适合当地的特色培训模式;加大培育模式信息化程度;加强多方合作,整合教育资源。
3.3 不同主体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过程中的作用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需要更多主体及机构的参与,每个主体所起到的作用也各不相同,本文着重整理了政府、农业合作社以及中等职业学校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中起到的作用。陈蓓蕾、杨妍玮分别对苏州市和重庆市地方政府对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对策进行了研究,并给出相应的路径优化对策。二者都认为首先地方政府应当坚持农民的主体性,科学合理地定位政府的职能,积极提供相关扶持政策以及资金投入,如苏州市政府试行“福利农民制度”“预备生培育方案”等;其次,政府应鼓励培育主体多元化;最后,地方政府应注重培育方式、培育管理体制、考核机制以及认定管理制度的多样化,同时注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师资队伍的建设。于丽丽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角度给出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对策建议,完善合作社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以及相关培训组织机制,建设合作社师资队伍以及定制合理的培训计划等。夏慧敏指出了中等职业学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在培育对象数量和质量上有主要优势,学校相对于其他培育主体获得政府的支持更多。中等职业学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提升途径有从中等职业学校的培育氛围、培育体系及配套设施等方面进行阐述。
4 关于新型职业农民各种素质及需求的研究
4.1 新型职业农民思想道德、职业道德素质研究
关于新型职业农民的研究不断丰富,研究者们越来越关注新型职业农民思想及职业道德素质的研究。如,李丹等人从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对农民职业化的意义、现状、影响因素及对策方面进行阐述。指出职业道德建设对提高农民职业道德素质,保障农产品生产质量,推进法制化建设及农民职業化建设体系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曹丹华指出新型职业农民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义有:有利于提高道德认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利于树立生态文明意识,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
4.2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需求及法律素养研究
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需要准确地把握农民的需求,以达到“对症下药”的效果。宁晨希指出随着农业的发展,农民科技需求向专业化、现代化转变。郝天军对河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学员需求进行调查,分析发现,整体上农民参与培训意向较为明确且对培训的需求较强烈,同时农民对培训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樊筱指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背景下农民培训的多元需求主要体现在:培训主体、内容需求、培训方式、培训时间及培训频率、地点及费用需求的多元化。
在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背景下,要求新型职业农民需要具备多种素质尤其需要相应的政治法律素养。何欣指出新型职业农民缺乏对政治权利的正确认识。其研究表明新型职业农民的政治参与度较低以及其政治权利救济意识薄弱,依法维权的意识亟待提高。张亮研究发现农民有关法律知识的了解甚少,法律素质建设堪忧,在法律权利的运用方面存在着很大的问题。陈娟娟对湖北省五县市新型职业农民的媒介素养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湖北省新型职业农民的媒介素养水平处于中等水平,有待提升改善。
5 研究的主要特点及不足
5.1 研究的内容不断丰富
通过梳理文献发现研究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内容除了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对策的研究,还包括紧密结合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国家发展理念来分析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同时关注到新型职业农民综合职业素养的提升,尤其是对新型职业农民职业道德和法律素养的提升。除此之外,还发现撰写硕士毕业论文的作者的专业来源多样化,包括教育类专业(成人教育专业,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等)、管理类专业(公共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农村与各个地区发展等)、哲学类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等)以及文学类专业(传播学,工科类专业如软件工程等)专业涉及范围广,各个专业的研究人员从自己的专业内容出发从不同的角度研究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相关内容,未来有关新型职业农民的研究将会非常丰富多样。
5.2 研究人员普遍更关注各个地区研究
通过梳理文献发现研究人员更倾向于对各个地方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仅农民培育的硕士毕业论文就涉及到针对我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的研究,其中包括对某个省的整体培育情况研究,如对云南省、四川省及广东省等的研究;还有针对某个县市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情况的研究,如对陕西旬邑县、湖南澧县和河北迁安市、呼伦贝尔牙克石市等具体县市的研究,将来的研究涉及的各个地区将会更广且更有针对性。
5.3 问题的总结以及对策建议缺乏新意
通过梳理文献发现研究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培育对象方面,农民的文化科技素质较低、经营管理能力有待提高,政治权利、法律及环保意识淡薄;培育主体方面,政府机制体制有待完善,扶持政策的指向性不明确,资金投入力度有待提高;培育培训方面,培育培训理念与社会发展存在脱节,培训体系不完善。关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对策建议主要有:首先,需要政府更多更广泛的支持,如资金投入,政策支持,鼓励多元化主体进行培育等;其次,培育主体农民应当有主体意识,转变思想观念;最后,农业合作社、中等职业学校及其他培育机构应当加强培育意识、服务精神等。研究人员大致对以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不同角度的阐述,虽然有针对各个具体地区的问题及对策的阐述,但还是比较宏观,缺少微观层面的分析。
5.4 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的研究较少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通道,造就更多乡土人才,聚天下人才而用之”。根据国家的政策以及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可知职业教育尤其是农村职业教育在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中的重要性。但是通过梳理文献发现研究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的研究较少,其中有几篇是关于中等职业教育在新型农民培育中的作用的研究,但是数量较少。以后的研究应给予农村职业教育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更多的关注。
5.5 各个地区发展比较研究较少
通过梳理文献发现虽然有关各个地区发展的研究比较多,但是对于经济发展状况,地理条件相似地区的对比研究比较少,通过对比两个地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现状及问题研究,有利于更深层次地发现各自的优势与劣势,进而有利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 闫璐.太仓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
[2] 阚云.南京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5.
[3] 翁婕.广东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对策研究[D].华南农业大学,2016.
[4] 李蕴琬.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5.
[5] 席博.旬邑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
[6] 魏秀宇.皖北地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制约因素及路径优化[D].安徽财经大学,2017.
[7] 陈玲.三圈理论视角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执行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7
[8] 植玉娥.成都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扶持政策的实施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5.
[9] 成欣然.天津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保障政策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6.
[10] 李伟龙.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5.
[11] 刘亚奇.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7.
[12] 郭晓茹.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5.
[13] 王奕轩.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
[14] 戚后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策略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6.
[15] 汪阳.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路径探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6.
[16] 屈也.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与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6.
[17] 黎湛.新型职业农民科技培训体系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3.
[18] 陈蓓蕾.地方政府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路径研究[D].苏州大学,2015.
[19] 杨妍玮.地方政府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中共重庆市委党校,2017.
[20] 于丽丽.农民专业合作社视域下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6.
[21] 夏慧敏.中等职业学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6.
[22] 李丹.新型职业农民职业道德建设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5.
[23] 曹丹华.新型職业农民思想道德建设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7.
[24] 宁晨希.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科技需求和政策研究[D].渤海大学,2017.
[25] 郝天军.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需求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7.
[26] 樊筱.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背景下农民培训多元需求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
[27] 何欣.新型职业农民政治参与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6.
[28] 张亮.新型职业农民法律素质实证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6.
[29] 陈娟娟.新型职业农民媒介素养现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