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稻渔综合种养 推动渔业转方式调结构
2018-05-14李红伟
李红伟
[摘 要]近年来,农业部联合有关推广科研教学单位开展了稻渔综合种养新技术模式的试点示范,逐步形成了稻鱼、稻蟹、稻虾、稻鳖等典型新技术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实践表明,稻渔综合种养具有“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的优势,“一水两用,一田双收”,能有效促进粮食生产,极大促进农渔民增收,同时具有巨大的生态效益,是产业扶贫的有效手段,值得大力扶持和推广发展。
[关键词]稻渔;综合种养;精准扶贫
[中图分类号]F326.4 [文献标识码]A
2017年4月7日,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和云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在云南红河州联合举办了2017稻渔综合种养关键技术培训班。这次培训对今后稻渔综合种养关键技术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会议指出,“十三五”时期是我国稻渔综合种养发展大有可观的战略机遇期,抓住机遇,努力推动稻渔综合种养产业迈上新台阶,现对我县大力发展稻渔综合种养,推动渔业转方式调结构进行综合剖析。
1 五个“促进”稻渔综合种养成效显著
1.1 促进农渔民增效
稻渔共生互促,可以减少化肥农药使用,示范情况表明,每亩可以节约成本30-40元。稻渔模式下的稻米和水产品品质的优良,较普通稻米和水产品价格高,稻米比普通稻米每公斤多卖0.4元,水产品价格比普通产品价格多5-6倍,每公斤可以卖到40-50元。
1.2 促进了粮食生产
稻渔综合种养是一种生物共生互促的、稻渔综合种养的稻田,不仅不影响水稻的生长,而且在稻田中的水产动物通过摄食排粪等作用下稻谷生长更好,可以提高10%左右的稻谷产量。
1.3 促进产业扶贫
稻渔综合种养是我县一项精准扶贫的有效手段。2016年在省、市、县渔业部门的大力扶持帮助下,在羊街、那诺两个乡镇进行了稻渔综合种养项目,稻田养鱼面积达到1300亩,产量达39000kg,产值达10万元,扶持发展稻渔综合种养,成效明显,亩产值近2000元,带动大批农民脱贫致富。目前,有不少乡镇已因地制宜地发展了一些有效的稻渔综合种养产业扶贫模式,正向其适宜乡镇扩展推广。
1.4 促进生态效益
稻渔综合种养充分挖掘生物共生互促原理,可有效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减少面源污染,促进生态改善,研究表明,采用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的稻田中的鱼、虾能大量摄食稻田蚊子幼虫和钉螺等、稻田中的水产动物活动和摄食可有效减少杂草滋生,可有效节省人力并减少农药的使用。研究表明,采用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的稻田其温室气体排效也大大减少,甲烷排放降低了7.3%-27.2%,二氧化碳降低了5.9%-12.5%。
1.5 促進三产融合
稻渔综合种养新技术模式产业链长,价值链高,具有带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巨大潜能。稻渔综合种养带动了稻米,水产品加工和品牌建设,稻田养鱼与有机稻种植结合,产出的稻米更安全,水产品更优质,近年来已成为各地乡村旅游的热点之一,同时开展稻鱼旅游,开展农家乐休闲游,提高稻渔综合种养附加值。
2 三个“不高”稻渔综合种养总体水平有待提高
2.1 稻渔综合种养总体水平不高
根据调查了解,目前我县发展稻渔综合种养的热情高涨,但也存在一些关键制约因素,总体上稻渔综合种养,目前仍处在较低水平,制约了稻渔综合种养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高。
2.2 稻渔综合种养规模组织化程度不高
目前我县稻渔综合种养经营分散,面积规模较小,组织化和规模化程度低,难以在生产和销售等方面形成合力,对稻田养殖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运营,社会化服务等可构成制约。
2.3 稻渔综合种养三产有机融合度不高
稻渔综合种养在发挥三产融合方面发挥一些重要作用,以渔稻为载体,带动了种养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和旅游业的发展,但由于经营分散,组织化规模化程度不够,对三产有机融合度不够,没能发挥出更大的经济效益。
3 三个“大力扶持”稻渔综合种养发展潜力巨大
习总书记指出:“促进农民增收,难点在粮食主产区和种粮农民。在政策上,既要考虑如何保证粮食产量,也要考虑如何提高粮食生产效益,增加农民种粮收入,实现农民生产粮食和增加收入齐头并尽,不让种粮农民在经济上吃亏”。大力开展稻渔综合种养模式是落实习总书记上述要求的有效举措。
3.1 大力扶持稻渔综合种养现代生产体系
针对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水平低的现状,发挥科技创新对稻渔综合种养发展的驱动作用,探索设立国家稻渔综合种养重点研发计划,开展稻渔综合种养共生系统研究,开展典型技术模式试验示范,发展典型辐射带动作用。
3.2 大力扶持稻渔综合种养现代经营体系
针对目前稻渔综合种养经营分散,组织化程度不高的现状,采取切实措施培育稻渔综合种养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做大产业规模,探索设立稻渔综合种养财政专项给予扶持发展,培育一批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加快形成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稻渔综合种养经营体系,发挥更大的潜能。
3.3 大力扶持稻渔综合种养现代产业体系
针对目前三产有机融合度不高的现状,在稳定水稻生产的基础上,探索设立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推广专项,集成示范稻渔综合种养先进技术,提高稻渔综合种养生产力水平。鼓励和发展稻渔综合种养产品加工流通和观光休闲农家乐等新产业,优化区域布局规划,扶持稻渔综合种养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完善稻渔综合种养产业体系,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提高产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积极研究一、二、三产业联合体的专业合作社扶持政策,让渔农民更多分享稻渔综合种养发展带来的成果。
4 结语
总之,大力发展稻渔综合种养,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较明显,是精准扶贫的一项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是利国利民的一项伟大的扶贫民心工程,应该积极扶持发展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元生,孟庆红,何腾兵,罗海波,钱晓刚.稻田生态养鱼水质动态与水稻生长及经济效益研究[J].耕作与栽培,2003(05).
[2] 陈灿,黄璜,郑华斌,何斌.稻田不同生态种养模式对稻米品质的影响[J].中国稻米,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