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下营口港的物流体系创新

2018-05-14崔晓尧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年13期
关键词:物流体系互联网+互联网

崔晓尧

[摘要]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新一代信息技术,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不断应用于企业发展之中。在这一大时代背景下,营口港开创的“TEU”战略和“互联港”战略,适应了时代发展,是物流体系的创新之举,使营口港发生质的蜕变。

[关键词]互联网+;营口港;互联港;TEU;物流体系

[中图分类号]F259.27 [文献标识码]A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顺应科技变革的潮流,企业创新发展是大势所趋。紧跟时代步伐,营口港提出拓展港口发展方向和改变产业模式的“互联港+”,以及面向国际市场的“TEU”战略,利用大数据平台与中国远洋海运、欧冶云商、兴业银行等企业合作,改革以往服务模式,提供物流一体化服务,既提高了企业收益,又提升了企业的管理水平,使营口港发生了质的变化。

1 “互联网+”的概念

在2012年11月第五届易观移动互联网博览会上,“互联网+”概念被首次提出。“互联网+”是利用互联网技术使生产经营中的不同社会资源得到集中和升级,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制造业、服务业等充分融合,促进实体经济和电子经济的发展,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全新经济模式。

2 “互联港+”下的营口港发展优势

2.1 营口港地理位置优势

营口港位于辽宁中部城市群中最近的出海口,其是起于长安,终于地中海沿岸的陆上丝绸之路与起于广州,终于印度半岛南端的海上丝绸之路的交点,是 “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 两大战略中心的结合,是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中既在海上又在陆上的港口,是东线方向丝绸之路距中国境内最近的出海口,在中欧物流运输中起到中间港的作用,也是辽宁省会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区的重要中转港。

2.2 营口港竞争优劣分析

东北工业基地对外的两条主要港口分别为:大连港和营口港。营口港依托黄海和渤海的地理位置,以及丝绸之路交点处的经济优势决定了其在港口企业中的绝对优势。虽然大连港的地理优势不明显,但是大连港近年着力建设更专业化、更现代化的国际化港口,打造系统完整的物流体系,优化物流供应链,使其与时代接轨。现在大连已初步具备了 IT 产业体系,大连港集团已成为设施完备、服务质量优良的国际化大型综合性港口。而营口港在物流体系和对外影响力方面都远落后于前者,这间接影响了营口港的发展。此外,在客观地理条件上,大连港口冰封期较短,冰层不厚,使得大连港即使在冬季也可运输,且更适用于大船舶的航行。这些条件是营口港所没有的。先天条件的不足使营口港面临被边缘化的危险。由于营口港效益与资产不平衡 ,偏重内贸,造成国际竞争力匮乏。

3 营口港物流体系的创新

3.1 从以内贸为主到面向世界

营口港以前传统的物流发展战略主要是以内贸为主,拥有超过1200亿的资产,同时营口港是辽宁省拥有最大固定资产规模的港口集团,在中国港口吞吐量排名位于第8,全球位于12位。虽然有如此大规模的资产总量,但其收益却偏低。营口港的战略改革迫在眉睫。幸运的是,国家提出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为营口港突破传统,大力改革提供难得的好机会。营口港适时提出了“TEU”戰略和“互联港+”战略。通过了解得知,“T”用来表示东西、南北两条物流通道;“E”是“east”的首字母,代表了东及东南亚;“EU”是“europe”的前两个字母,用来表示欧洲;“TEU”的命名不仅是集装箱英文缩写,也使得营口港的物流体系表述更生动形象。如图1所示,营口港在东西方向上打造一条营口港-俄罗斯-欧洲的陆路运输;在南北方向同时形成一条营口港-中国东部及东北亚-中国南部同时辐射大西南和东盟的海运运输,这就是“TEU”的基本概念。打通全程物流体系,实现陆路、海陆“两手抓”。与此同时营口港应用海关政策,实现多产业联合,不只以内贸为主,而是通过海铁联运与国际化企业对接。

3.2 从以装卸为主到“互联港+”战略

为达成拓展港口发展方向和产业模式的目标,营口港将互联网融入到港口的发展中来,形成“互联港+”。“互联港+”这一理念的提出是大数据、云计算的产物。通过大数据了解物流运输的基础数据以及企业货物资金链等方面的信息,将各个港口连接起来,不局限于单一的港口发展。营口港+互联网、+金融、+物流、+产业、+人才,这些手段能完善大数据平台,建设港通物流服务平台,促进港口在做大存量的基础上,主动应对挑战,提升港口竞争力。这样可以有效缓解由于地理客观限制而被大连港边缘化的危险。“互联港+”就是应用共享经济这一思路,其优势主要表现为:“化敌为友”,将互为经济竞争关系,变为互利共赢关系。削弱企业间的针锋相对,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创造市场利润。

3.3 开创跨境电商产业模式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对民众的影响不断加深,营口港也紧随其后,赶上“互联港+”电商服务的便车,转型升级催生出跨境电商产业模式,开创跨境电商商品。2015年营口港联手阿里巴巴打造网络最大的跨境电商分销平台,与多家央企、民企进行洽谈,达成合作意向。营口港采用境外采购商品、国内分销、快递到户的方式,通过阿里巴巴旗下全球货源采购平台于2015年首次在线成功预售出200箱纸尿裤,然后由和公司有合作关系的快递公司送到分销商手中。这为营口港跨境电商产业模式开了一个好头。这种方式将大数据技术充分应用到跨境产品的销售,分析国内外受众喜爱的产品,利用网络寻找国外资源,同时联系国内买家,与快递合作分销到户。大大拓宽了营口港的盈利渠道,使企业由传统港口向创新服务型产业集团转变,实现综合运输、仓储、报关、签收为一体的“一条龙”服务,实现真正的“大物流”。

4 总结

营口港从以内贸为主到面向世界,从以装卸为主到“互联港+”战略,开创跨境电商产业模式,彻底做活“中间港”概念,进而带动综合物流体系发展,这是一个重大的物流体系创新。由关注规模转变为质量、业态、效益与规模并重,由注重内贸发展转变为向国际码头靠拢。有效改变了“重规模,轻效益”以及“轻视合作”等传统港口行业的弊病,实现港口的稳健发展。受“互联网+”时代的影响,营口港的“互联港+”和“TEU”战略都是为适应时代发展以及解决港口发展劣势而做出的创新发展,实现由“终”到“中”,打造营口港电子商务公司,让营口港“破茧成蝶”,实现质的蜕变。

[参考文献]

[1] 张璠.浅析营口港海铁联运发展对策[J].民营科技,2016(11).

[2] 王宇.营口港口物流的发展现状分析及改进策略[J].商业经济,2016(11).

[3] 张璠,蔺亚林.“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营口港发展SWOT分析[J].知识经济,2016(8).

[4] 龙飞.营口港物流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 2016.

[5] 姜姗.营口港首单跨境电商商品成功登陆[N].营口日报,2015-07-07.

[6] 顾威,刘旭.营口港转型发展[N].工人日报,2015-12-09.

猜你喜欢

物流体系互联网+互联网
贵州省农村物流发展问题与对策
SYH药业集团物流发展道路探析
宁镇扬物流体系现存问题的研究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陕西农村电商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