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立意推陈出新

2018-05-14黄永江

课外语文·上 2018年4期
关键词:三十六计立意作文教学

黄永江

【摘要】如何才能写出高分的作文?一篇成功的作文就像一场漂亮的战斗。作文如同作战,也要讲究战术和谋略。让立意推陈出新,需要借助“三十六计”。本文对此展开简要分析。

【关键词】作文教学;立意;“三十六计”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许多孩子不喜欢写作文。一提起作文,学生如临大敌,老师也苦无良策。如何才能让自己的作文出彩呢?如何才能写出高分的作文呢?其实,一篇成功的作文就像一场漂亮的战斗。作文如同作战,也要讲究战术和谋略。

一、暗度陈仓

很多学生作文得不到高分,主要失在立意。考场作文提供的话题或材料,一般都比较浅显直白,但往往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如果我们稍不留心,就会误入栈道,到那时纵使你有神来之笔也难以施展身手了,因为你已被困在悬崖绝壁之上了。

例如,有这样一则作文题目:成长中,让我们学会了说话、走路、游泳、做饭……每一次的成长都是一份珍贵的回忆,请以“我学会了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许多孩子看到题目,第一直觉会选择“学会游泳、做饭、骑自行车”等,这些物质上的成长,主题立意浅显,写出来的文章基本大同小异,也就索然无味了。相反要在 “……”里去寻找,去挖掘,选择精神上的成长,如学会“感恩、宽容、坚强、珍惜、放弃”等,你的立意就会比别人更富有深意。面对“开放型”的半命题作文,谁最有创新意识,能写出有新意的文章,谁就能取胜。这一招,叫“人人走栈道,慧眼识陈仓”。

二、借尸还魂

文思堵塞,灵感枯竭,是许多人经常遇到的苦恼。我们可以借尸还魂,从模仿借鉴开始学习。毛泽东是一代领袖,更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作家。他算得上是一个借尸还魂的高手。他借宋代陆游的《咏梅》,反其意而用之,留下了“待到山花爛漫时,她在丛中笑”的绝唱。

其实,教材中的一篇篇名家经典之作就是一具具近乎完美的尸体。如《桥》这篇课文,文章以洪水突袭村庄,人们惊恐而逃开篇,围绕着老汉和小伙子步步设疑,环环紧扣,最后写洪水退了以后,一个老太太来祭奠她的丈夫和儿子。故事到这里戛然而止,直到这时人们才恍然大悟,知道了“老汉”和“小伙子”的关系。既让人感到 “意料之外”,又觉得在“情理之中”。这样的构思新颖别致,达到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我们在教学这类课文时,要特别注重引导孩子感悟文章构思的方法。借助“尸体”层层剖析,直达精妙,再举一反三,在自己的作文中积极尝试,激活灵魂,重获新生。

三、假道伐虢

假道伐虢指的是以向对方借道为名,行消灭对方之实。在作文谋篇布局上,我们要善于“借道”,借一条曲折的道路,最终通向成功的终点。我们常说,文似看山不喜平,要写好一篇文章,故事的情节一定要起起落落。一帆风顺的故事往往不太吸引人。所以,有时候,我们要为自己的作文故意找到几个曲折点,然后开辟出一条曲折的道路来。

例如,写《第一次炒菜》,有人说很简单啊:放油,放菜,一炒,熟了,大家一尝,味道好极了。这样的作文太顺风顺水了。所以,我们要故意制造几个曲折点出来:炒焦了;盐放多了;切菜切到手了;油溅到自己的脸上了;忘记开煤气,点不着火了;把糖当作盐了……当然,要是把这些曲折都写进去文章又显得太假了,这也太凑巧了吧,炒个菜也太费周折了。所以,我们还可以借一条曲折的心情之路:切菜时看着明晃晃的菜刀担心会切到手的紧张点,放作料时多少的纠结点,炒菜时担心熟不熟、会不会焦的矛盾点,炒好菜后大家品尝满不满意的期待感……把心里的矛盾、困惑、担心、害怕、期待,都挖掘出来,这是一招更加高明的“假道伐虢”。因为写文章,外部曲折给人的震撼远远及不上写你内心的曲折所带来的震撼。

四、笑里藏刀

中国人崇尚含蓄之美,太过显山露水,反而不是极致的风景了。文章的立意也一样,追求藏而不露、笑而不语的境界。很多学生总喜欢在作文的结尾处抒发自己的感情,发表自己的议论。如“啊,我永远也忘不了妈妈对我的爱!”“这件事在我的脑海中留下永不磨灭的记忆!”等诸如此类的句子,好像只有这样才能凸显主题,点明中心。

实际上这种直抒胸臆式的高调表白,恰恰是画蛇添足,文章的感染力也大大减弱了。高明的结尾应该是笑里藏刀,看似随意的几笔,却能如同一把雪亮的匕首刺入你心房最柔弱的地方,久久不能自拔。如《白杨》的托物言志式;如《彩色的翅膀》的环境烘托式;如林海英的《冬阳童年骆驼队》复现场景式……总之,结尾委婉含蓄,能使文章言已尽而意无穷,给读者留下咀嚼回味的余地。

参考文献

[1]康超.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作文教学探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5).

[2]杨希娟.小学作文教学创新的策略探究[J].学周刊,2017(14).

[3]郭俊峰.如何提高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水平[J].学周刊,2017(2).

[4]王燕云.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创新与对策[J].学周刊,2014(36).

[5]江前驹.小学作文教学中的立意训练[J].教育教学论坛,2013(17).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三十六计立意作文教学
巧记“三十六计”
敬老“三十六计”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探索多媒体在情趣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把握题意 求深求新
论新材料作文讲评课的三个环节
把作文教学的根深扎进阅读教学的沃土
巧用“三十六计”兵法渗透数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