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与改革策略

2018-05-14熊杰林田平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年18期
关键词:高职护理人才培养现状

熊杰林 田平

[摘 要]所谓人才培养模式,即院校为学生创建的有助于知识积累、能力提升和综合素养提高的学习体系及保障该体系正常运转的方法,人才培养模式的产生、发展是人才培养特点和教育教学观念改革的具体体现。为此,文章拟以高职护理人才培养模式为例,旨在通过分析我国高职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我国国情和社会需要,提出现阶段高职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策略。

[关键词]高职护理;人才培养;现状;改革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由于国家对职业院校支持力度的加大和专业型人才市场需求的增加,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以便于将来能够满足工作需求,而学生对知识和技能掌握的程度则与人才培养模式息息相关。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对专业课程和专业技能的掌握,主要来源于专业化的师资和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化医学科技的发展,以及病患对护理人员需求的提高,也要求高职院校必须构建科学合理的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本文针对高职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与改革策略研究,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可供参考的意见,并有效推动我国护理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成效。

1 高职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现状

1.1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的课程安排

目前我国的大部分高职院校在护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方面,过分强调理论课程的重要性,对技能实操课程的安排过于简单,造成理论与实践不能够紧密结合。在课程内容设置上,陈旧的疾病护理观念依然占据主要地位,没有在保健性护理课程方面做过多安排。另外,在教学方式方面,传统“填鸭式”教学现象十分突出,没有很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

1.2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的技能实操

对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掌握是护理人员必须具备的专业素养,这其中专业技能尤为重要,因为护理人员只有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才能够对病患进行有效的护理,加快病患康复的速度。所以,高职院校在进行护理教育时,应以技能和实践为主要出发点。而目前国内高职院校在进行护理课程教学时,并没有把技能实践课程放到和理论课程同等重要的地位,更谈不上“重实践、轻理论”。这种教育模式下的护理专业学生,必然不能够满足人们对护理人员日益增长的护理需求,也不能够满足国家对医疗教育事业改革的要求。

2 现阶段高职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2.1 教育理念落后

现阶段的高职护理教育依然以传统的教育理念为主,即没有突破以往“对疾病的护理”这种落后、陈旧观念的束缚与局限,缺乏人本主义的护理理念。譬如,目前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在开展护理教学的过程中,依然把护理教育的重点放在疾病层面,忽视了现代人非常注重的保健和养生需求。教育理念的因循守旧,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国护理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也不利于我国护理行业发展与国际护理行业发展的接轨,这对我国护理人才培养的长期发展影响深远。

2.2 重理论轻实践

当前我国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在护理教育方面,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根据高职护理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多数护理专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没有很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进行有机结合,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降解,对护理人才的实践技能培养缺乏应有的重视。比如,目前很多高职院校虽然均采用“公共课——专业课——学生实习”这一分段式的培养计划,但预留给学生的实习课时偏少,根本就无法满足高职护理专业的实践锻炼需求,也不利于高质高效地培养高职护理人才,更不利于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未来就业与发展。

2.3 针对性不强

当前我国绝大多数高职护理教育依然以知识讲授为核心,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等没有清晰的定位,即高职院校针对护理专业学生的教学缺乏针对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没有对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岗位选择等进行明确定位,这种缺乏针对性的教育教学,一方面不利于教师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即知识讲解容易与实际社会需求相脱节;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知识学习,没用明确的学习方向等,进而易于造成教育资源与人才资源的浪费。

2.4 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

目前,国内很多高职院校对护理专业的课程安排不够合理,如将专业课程安排得太多而对相关学科和其他公共学科的重视不够;对理论课程过分依赖,忽视了临床操作知识的重要性;过于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没有对学生的综合素养与整体规划进行引导,等等。缺乏科学性的课程设置,会对高职护理人才培养的质量产生直接的负面影响,也会对我国护理行业在国际社会中的整体实力与竞争力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

3 高职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策略

3.1 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从就业方面来说,护理专业的学生应具备专业技能、沟通技巧和处理问题的能力。首先,专业技能是每一个护理人员所具备的最基本职业能力,主要表现为对紧急性疾病的应急处理能力、对普通疾病的临床护理能力和对康复病人的保健护理能力。其次,沟通技巧也是每一个护理人员都应该具备的能力,因为护理人员是与病患接触较多的医务工作者,护士在医生和病患之间起到一个上传下达的桥梁作用,良好的沟通有助于医生及时了解病人病情,采取有效措施,加速病人康复。最后,处理问题的能力主要表现在对病患及其家属提出的一些问题进行解决的能力。这三方面的能力都需要护理专业学生在学校有所学习,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的护理专业课程设置要以此为核心。

3.2 建立多元化、全面性的护理教育体系

当今时代,经济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国内人口迁移较为普遍,国与国之间的交流合作也在增多。社会的多元化发展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具备多元化、全面性的护理技能,护理人员要根据不同国度、不同文化的病患的要求,提供更为优质、全面的护理。针对现阶段我国护理人员普遍存在的学历层次低、能力不足、职业涵养不够的问题,国家已经对高职院校的护理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在素质教育的大政方针下,全面提升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使护理教育改革与国家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相适应。

3.3 加强对学生技能实践能力的培养

为了便于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处理好遇到的各种护理问题,护理教学工作者必须尽最大努力创造有助于学生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环境,以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核心进行知识的“传输”而非“灌输”,对学生的学习要多进行“引导”而非“教导”。在实践教学中,要让学生尽可能地自己主动参与而不是被动观摩。另外,学生自己也应该在课余时间加强训练,强化自身的职业技能,对未来做好规划,以应对将来步入社会后可能会面临的各种问题。

3.4 创新高职院校的教学制度

近年来,各类高职院校普遍采用学分制代替原有的学年制,一方面增加了学生独立选课的自主性和兴趣性,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个别能力较强的学生进行双学位选修。从护理专业角度来看,学分制的改革和双学位制度的到来,一方面有助于护理专业学生在专业课程之外广泛涉猎,增加自身知识储备,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对护理感兴趣的其他专业学生进行护理学课程选修,扩大社会的护理人才储备。

综上,对高职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不仅仅需要高职院校在教学理念上有所革新,而且需要不断完善课程设置与教学制度,同时也需要进一步加强高职护理人才的实践能力培养等等。从宏观视域去看,新時代的护理人才不仅要适应国内市场的需求,也要了解不同国家对护理专业人员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够建立一支常态化、多元化、现代化的护理队伍,才能提高我国护理人才的综合竞争力,促进我国医疗护理事业的发展,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推进,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参考文献]

[1] 方明月,赵江瑞,王虹.护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现状[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6(02).

[2] 朱玉新,陈再蓉,买尼沙木·亚生,周彩华.民族地区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目标的适应性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3(04).

[3] 王若维,杨庆爱,张佩,等.我国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现状及设想[J].中华护理教育,2014(06).

[4] 朱红.高等教育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现状[J].护理研究,2007(11)

猜你喜欢

高职护理人才培养现状
对高职护理专业体育课程改革的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基于职业导向性高职护理解剖学跨学科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