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山区农村高龄老人养老问题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2018-05-14厉守卫
厉守卫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问题的不断发展,山区农村老人相较于其他地区老人由于各种原因养老问题更加困难,尤其高龄老人生活很难处于良好照料的状态,山区农村高龄老人养老困难越来越突出,需要特别关注,本文以缙云县永安村为例对山区农村高龄老人养老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如何改善山区农村高龄老人养老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山区农村;高龄老人;养老
[中图分类号]D669.6 [文献标识码]A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与医学水平的提高,全社会平均寿命不断提高,高龄老人人口持续增长。根据浙江省发布2017年老年人口和老龄事业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7年末,全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080.08万人,占总人口的21.77%。其中80岁以上高龄老人165.09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15.28%,人口高龄化趋势非常明显,高龄老人尤其是边远山区农村高龄老人的养老问题需要特别关注。由于全社会养老资源大部分集中在城市,山区农村极少拥有良好的养老资源,再由于城镇化程度不断提高,山区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家庭养老模式难以为继,山区农村高龄老人养老问题急待解决。本文以浙江丽水市缙云县永安村为例,对我国山区农村高龄老人养老问题作粗浅分析。
1 我国山区农村高龄老人养老现状分析
山区农村高龄老人相较于其他地区老人由于各种原因养老问题更加困难,老人生活很难处于良好照料的状态,主要原因有:
1.1 经济收入来源窄、生产任务重
山区农村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经济欠发达,年轻一代的壮劳力大多外出务工,无睱顾及老人,农业生产任务自然落在留守的老人身上,从缙云县永安村所了解的情况是70—80岁之间老人坚持生产劳动的人口占90%,80岁以上的老人坚持生产劳动的人口占60%,老人们主要靠种植粮食作物取得收入,很少有经济作物,又缺少技术支持,生产力水平不高,所以经济收入较低,由于自身年龄的增长和身体状况的弱化,生产劳动能力逐渐降低从而获取经济收入的能力不断减弱,自我养老能力也不断减弱。另外政府给基本养老保障金金额较少,远远不能满足老人养老支出,而办理低保收入的条件之一是“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依无靠的孤老残幼者”,所以大部分老人不符合申请低保的条件。
1.2 山区农村老人高龄养老观念落后,养老问题困难重重
由家庭提供经济来源和生活照料的家庭养老方式是农村老人养老的主要形式,山区农村老人由于与外界交流甚少,不容易接受除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以外的其他养老方式。许多老年人,尤其是思想相对保守的欠发达地区农村老人,他们非常排斥机构养老。恋土守家的生活习惯使得老人拒绝甚至敌视陌生的机构环境,落叶归根的心理定式也使得老人把守住乡土看得异常重要。再由于顾及子女的生活负担和本身的生活习惯问题,高龄老人也不愿意接受到离开故土以外的地方去与子女共同生活,从而出现老人既不愿到机构养老,又不能跟随子女一同生活养老,而作为子女也因为生活压力难以留守在老家为老人养老照料,从而导致家庭养老很难有效实现。
1.3 山区自然村庄分散分布决定了政府主导的居家服务中心模式很难有效实施
因为山地地形决定山区村庄分布松散,老人人口很不集中,使得由基层村民委员会主导的行政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很难真正为高龄老人的养老服务起作用,集中养老方式很难实现。以缙云县大源镇永安行政村为例,本行政村由8个自然村组成,村与村之间交通很不便利,8个自然村中留守家中的大部分是60岁以上的老人,大部分年轻人外出打工或在集镇租房陪读难得回家。虽然村中建有“永安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但從走访的老人中了解到,能够坚持生产劳动的、身体健康硬朗的老人不愿意去养老服务中心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由于交通、经济及医疗等原因不便去服务中心生活,而服务中心实际上也因为运营成本问题很难正常运营,从而国家花大笔财力建成的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根本就成了摆设,不起任何作用。
1.4 山区农村老人精神文化生活缺乏,不利于养老生活品质的提高
目前全社会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了各界的关注,城市老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了很大提高,但大部分农村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仍然远远不能满足老人们的需求,由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加之社区或集体经济脆弱,“无钱办事,无钱管事,无人做事”的现象较为突出,结果导致老年人精神文化娱乐设施严重不足、娱乐方式单一,以致一些不健康、不文明的生活方式,如赌博、酗酒、大搞封建迷信活动等不良现象屡禁不止。山区农村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更是缺乏,空闲时间基本上是以聊天为主的,没有文化娱乐活动,有些老人甚至都没有条件看电视,更没有唱歌跳舞读书看报等活动,村中唯一的文化生活只有每天一日三次准时广播的响起,每天过着天黑就睡觉的日子。
另外山区农村医疗条件差,医疗资源短缺也是直接制约着山区老人养老生活品质提高的重大因素。
2 解决我国山区农村高龄老人养老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2.1 增强家庭自身养老的能力
提高山区农民收入,是提高山区农村家庭自身养老的经济来源,是解决山区农村老人养老问题一个必要的途径和手段。目前山区农村家庭养老的负担很重,而农民收入不高的现实是山区农村家庭养老的一个重大阻碍。所以,加快山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鼓励支持青壮年劳力当地就业,同时积极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广大山区农民和农村人口的素质,增强农民就业与创业能力,为家庭的自我养老创造良好条件。
2.2 在提高政府养老的保障力度的前提下多渠道多形式增加政府的助养方式
发展社会化养老和助老事业,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养老是我国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非常重要的补充途径。山区农民以农业生产为主,不可能像城镇居民一样有固定的退休金可以领取,农村养老资金需要政府加大财政扶持和家庭的资金投入,另外发挥政府主导的多渠道多形式增加政府的助养功能也是解决当前山区高龄老人养老的瓶颈,根据山区农村老人居住分散特点,针对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有效运营困难,可以采用以照料中心为平台成立照料互助组织,互助人员为行动不便的高龄老人上门提供生活照料,可以采用积分制对参与对他人提供照料的人未来可以获得他人给以的相当积分的生活照料,基层政府可对互助组织提供一定经费支持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2.3 提高村镇的医疗水平
高龄人群身体机能弱化,大部分高龄人群身患慢性病。乡村的医疗水平较差,专业的医护人员紧缺。为此,政府应加大对基层医疗的财政投入,增加医疗上门服务,使老人能够得到及时治疗。同时,政府也要积极宣传医疗康复知识,开展健康讲座等活动使老人及其家属增加对疾病的了解。
2.4 积极开展喜闻乐见的乡村文化活动以丰富农村老年人晚年生活
山区农村不可能像城市老人一样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农村文化活动贫乏,高龄老人中丧偶和独居老人数量占很大比例,生活单调。要丰富农村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当地社区或政府必须加大资金投入,建设、健全农村老年人活动场所及活动设施,引导、组织成立各类兴趣小组,并在法律层面上,切实维护老年人的自身权益,应多组织适合山区农村老人参加的文化活动,比如送电影下乡活动,比如说请专家讲医疗保健知识,做些健身操等有利于老人身心健康和鼓励高龄老人参与的活动使山区农村也能老有所乐。
3 结语
新时代的中国担负着乡村振兴战略,山区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一大课题,它关系着社会稳定、家庭和谐,对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重视农村养老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明白山区农村养老事业是任重道远。因此,立足当前实际,因地制宜,针对山区农村养老现状,谋求有效的对策积极应对,从而来促进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静慧.欠发达地区农村空巢家庭养老的困境与应对——兼论互助式养老的综合效益[J].甘肃社会科学,2017(06).
[2] 肖楠.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2).
[3] 王俊文,杨文,我国农村养老服务需求现状及对策研究——基于江西赣州的调查[J].江西社会科学,20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