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广告设计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分析

2018-05-14曾丹

工业设计 2018年7期
关键词:工作室高职院校

曾丹

摘要:文章对目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分析发现高职院校学生素质良莠不齐,生源结构单一,“拿来主义”和“闭门造车”现象严重,针对问题提出了高职院校广告设计实施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和必要性,在工作室教学模式方面,提出了实施工作室教学模式要注重个性化设计的培养,要追求多元化设计需求,要符合地域本土化需求以及要加强校企有效合作等方面的建议,从而把握广告设计专业发展机遇和提升专业教学地位。

关键词:高职院校;广告设计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研究

中国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2-7053(2018)07-0129-02

高职院校的平面广告设计专业必须要根据目前国内新时期平面广告设计来推进新型的教育理念。高职院校的广告专业要想真正得到有效快速发展,只有树立正确的教学模式,理解和把握地区高职院校平面广告设计教育课程的真正含义,突出该地区对平面广告设计人才教育的培养模式,建立校企结合实施工作室制的课程模式,才能真正建立起属于本地区高职院校自己人才培养模式。本文结合新时期创新型高职院校广告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做尝试性探讨分析。

1 高职院校广告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广告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广告设计综合性人才,注重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提高广告设计人才的就业率来实现高职院校的价值。目前高职院校广告设计人才的培养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1.1 学生素质良莠不齐,生源结构单一

高校扩招导致学生素质的良莠不齐,学生生源结构单一。因受所谓热门专业的影响,并非科班出生的学生选择了广告设计专业;再者,选择这一专业的学生大多只关注情感感受和视觉感受,而不是从市场和消费者角度出发,不顾消费者的情感,因而设计出来的作品缺乏明确的市场导向和核心价值。

1.2 “拿来主义”和“闭门造车”现象严重

互联网技术高度发展在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客观上也给一些懒惰的学生提供了“应急”之策,学生在设计广告作品前缺乏前期的市场调查,设计作品不能切中市场脉搏,抓不住消费者需求心理。“闭门造车”类学生仅关注书本理论,纸上谈兵,设计作品有时虽有新意,但没有对产品的核心价值与市场需要间的关系作出调查和分析,要设计好的广告作品,要在准备阶段,多做市场调研,打开视野眼界,走出教室,了解与广告设计主题相关的核心信息。

2 实施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实施工作室教学模式有助于学校、学生和公司之间的沟通,使学生的就业和创意更具有市场化。建立工作室教学模式的目的就是以行业需求,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使学生把学到的专业知识,在校就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提高了教学有效性。

2.1 实施工作室教学模式,促进能力培养

实施工作室教学模式,可以促进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通过学校建立模拟广告公司形式,让学生在模拟广告公司里就能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得到实践,职业院校可以把学生分成不同的设计小组,每组人员固定在4-6人,教学系设置不同的课题,让每个组出台设计方案,以模拟招投标的形式,优胜者获得设计项目。在设置设计小组教学过程中首先要确保教师在授课中对每个学生保持辅导时间;其次,教师要充分掌握每个学生的优势及不足,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再者,实施工作室教学模式过程中要充分开拓学生的视野,可以在高年級时增设一至两门选修课,扩充学生的知识面。这样一方面,学生的专业知识得到了有效补充;另一方面也强化了学生的实际设计技能培养,而广告公司注重的就是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这也是广告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重点。

2.2 实施工作室教学模式,培养团队协作意识

实施工作室教学模式,能起到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创新精神,学生组成一个个团队,这就需要队员们的通力合作,默契配合,在完成课题项目的过程中,队员之间在交流和讨论中,促进了队员的互帮互助,促进了大家理论和实践水平的提高,激发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创新能力,培养了创新意识;

2.3 实施工作室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实施工作室教学模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项目式教学,招投标模拟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竞争意识,一方面,学生零距离接触到了广告设计运作模式,使学生在校就能进入广告设计角色,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在模拟运作中,可以使学生审视自己的不足,全面认识自己的缺陷,在设计过程中及时改正自己的缺点。实施工作室教学模式,授课教师在分配任务之后,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教学,这样促进了教学组织的有效性,提高了教学效果。

3 实施工作室教学模式路径分析

高职院校广告设计专业传统的工作室教学模式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基本呈现如下特点:以三年制大专为例,前两年在课程设置上基本以专业理论和专业基础知识为主,第三年则主要以在工作室里进行实训设计,有的学校则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模式,创设不同类型的工作室模式。本课题综合以上特征,将对高职院校的工作室教学模式提出以下创设路径探讨分析,以期达到提高高职院校广告设计专业人才的有效培养。

3.1 工作室教学模式要健全教学组织形式

广告设计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要以项目实践教学为主,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工作组开展课题工作项目。教9币可将工作室教学模式实行课程项目化和项目任务化。课程项目化就是教师在工作室模式教学期间,将各项作业作为具体的设计项目;项目任务化就是教师把课程作业作为具体项目,以任务形式向学生布置。依托这种教学模式,这样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可以身临其境感受从理念到实践环节的完整创作过程。

3.2 工作室教学模式要优化专业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要设置符合自己实际的人才培养方案,参与校企合作的形式,展开一系列的探讨协商,设置规范合理有效的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制定从实际出发、从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培养出发,强化实践操作能力的课程体系。学校可以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模式展开实训教学,组织学生到广告设计公司参观,了解广告公司运作流程,同时学校聘请经验丰富的广告设计师来学校讲课,通过具体的案例教学分析,这样就强化了高职院校广告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科学针对性。此外,高职院校要善于利用本地人力资源和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地域资源优势,可以采取顶岗实习的方式,为广告设计专业学生创设真实工作场景,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增强专业技能,丰富实践操作经验,促进课程教学活动与企业生产实践的有机融合,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际就业能力。

3.3 工作室教学模式要注重个性化设计的培养

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师灌输式教学中,学生只是掌握系统的书本知识,课程学完之后,没有实际操作训练,可能很快就会忘记,因此在实施工作室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要采取案例教学法,通过案例分析方式,让学生初步掌握广告设计思路,教师要提倡个性化的素质培养,鼓励学生设计出独具个性的设计作品。

3.4 工作室教学模式要追求多元化设计需求

教师在实施工作室教学过程中,要对广告市场有充分的了解,要开阔学生的设计视野,要让学生首先对广告市场做充分调查研究,了解市场需求,掌握市场发展态势,熟悉广告设计发展轨迹。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多元化的设计需求,要恰当合理运用高科技技术的元素,合理运用设计制图软件,深入挖掘设计软件的应用,设计作品要体现个性化和多元化的特征。教师的教学过程中要顺应时代的发展求,顺应未来广告设计的需求。

3.5 工作室教学模式要符合地域本土化需求

实施工作室教学模式要注重本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充分挖掘,在设计作品中要凸显本土民族文化的传播。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了解和熟悉本土地域而文化,设计作品时,一方面要考虑本土文化内涵因素,另一方面要通过本土文化特色来表达广告设计思路和理念,这样设计出来的作品可以达成传播本土文化的作用,同时在这种长期的教学模式的熏陶下,形成独具特色的广告设计理念。

3.6 工作室教学模式要加强校企有效合作

校企合作模式教学避免理论转向实践的脱节问题,加强校企合作对于学校和企业来说可以达到双赢的目标。从学校角度分析,可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就企业而言,通过实习实训,可以选拨出优秀的广告设计人才。这样不仅使学生有了实践学习的机会,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有了真实的岗位上实训,提高了专业技术能力,同时也加强了学生职前素养的培养,为以后形成规范的职业意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基于广告设计专业特殊的实践性很强,因此要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体系,从社会实际需要出发,构建恰当合理的专业教学课程,从提高学生自主动手实践能力出发,构建校企合作模式,打造项目式教学平台,以“走出去”和“请进来”方式,大力推進“校企合作”等多元化培养体系模式。

4 结语

高职院校的广告设计专业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有效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与社会适应能力。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相较于传统教学,该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实践中学,教师在实践中进行教。它实行现场教学与实训教学等形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自信心,挖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等。当然教师在实施工作室教学模式过程中要转变观念,顺应广告设计发展思路,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不断探索钻研和总结经验,清楚认识广告设计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内涵,高职院校要给学生营造一体化教学环境,授课教师要健全工作室教学组织形式,科学规范优化工作室课程体系,精心强化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开发等,这样促进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的有序实施。

参考文献

[1]夏艳靖,中国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问题探讨[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12.

[2]卢世主.从图案到设计:20世纪中国设计艺术史研究[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1:7.

[3]张锐,庞大庆,广告设计课程的工作室教学模式探究[J],教育纵横,2007(6).

[4]纪彬,马燕.平面广告设计工作室实践教学机制研究[J].时代教育,2012(7).

猜你喜欢

工作室高职院校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初探
互联网背景下艺术设计专业校企合作新模式研究
浅谈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
依托工作室的软件工程实践教学研究
地方本科院校设计类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探究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