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煤炭消费的碳排放预测研究
2018-05-14王晨晖邓媛樊丽君胡彩红
王晨晖 邓媛 樊丽君 胡彩红
[摘 要]镇江是第二批国家级低碳试点城市,化石能源消费是影响镇江碳排放的主要因素,需要深入研究镇江能源消费与碳排放的关系。根据镇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本文预测镇江煤炭消费规模,提出镇江煤炭消费的碳排放核算方法,计算出碳排放量,为镇江低碳城市发展提供决策参考。预计2020年镇江煤炭消费总量比2016年减少300万吨以上,相应的碳减排量约为590万。案例表明所提方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煤炭消费;预测;碳减排;排放核算
[中图分类号]N941.3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江苏省镇江市是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国家生态市、江苏省唯一的生态文明建设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定位于打造特色鲜明、品质高雅、业态领先、繁荣和谐、令人向往的现代化山水花园城市。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镇江能源消费量持续增长,尤其是大量化石能源消费伴随着碳排放量的增加,将影响镇江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目标的实现,需要深入研究镇江能源消费与碳排放的关系。
文献[1]根据低碳城市的内涵和特点,识别出19个影响我国低碳城市发展的因素,分别从城市主体水平、发展结构水平和管理水平等角度进行分类说明。通过专家咨询法和建立解释结构模型绘制了多级递阶结构图。文献[2]提出了低碳城市的概念辨析,分析低碳城市建设的原则和特点,提出了基于城市历史传承和社会经济发展特点的政府、市场、公民三方协作互动模型。
上述研究对地方低碳发展的电力消费因素考虑不足,也未定量测算碳排放对低碳城市建设目标的影响。本文结合地方能源消费特点,基于排放因子提出碳排放的计算公式,通过预测镇江煤炭消费规模,分析碳排放核算,得出煤炭消费控制的碳排放对镇江低碳城市建设的影响,为加快鎮江低碳城市建设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2 镇江煤炭消费的碳排放计算方法
本文提出镇江煤炭消费的碳排放核算方法:从煤炭的生产、调入调出、加工转换及最终消费的角度,基于煤炭平衡表建立煤炭消费流程结构图,根据煤炭各消费环节的排放因子,通过排放因子乘以相应环节的煤炭消费量,再进行累加,确定最终的碳排放量。未来煤炭消费规模通过本地区经济增加值、一次能源消费量、煤炭消费量及相互关系的历史变化规律,采用趋势预测法进行预测。
在计算过程中,考虑了如下因素:在一次能源平衡表中,部分煤炭进行火力发电与供热产生了碳排放,其消费量应该计入煤炭消费碳排放核算中。在终端消费量中用作工业原料、材料的煤炭消费由于未直接燃烧排放CO2,其消费量应扣除。
煤炭消费总量根据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中各类煤炭消费的平均低位热值和相应的消费量进行折算,煤炭的碳含量系数参考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清单中的能源缺省碳含量系数,燃煤发电的排放因子参考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应对气候变化司公布的2009年中国区域电网基准线排放因子,燃煤供热消费假设所有的热力均由同一类型的原煤燃烧产生,按照原煤燃烧产生,按照原煤的排放系数进行折算。考虑燃烧条件(燃烧效率、在矿渣和炉灰等物中的碳残留)的影响。
3 镇江煤炭消费与碳排放分析
根据镇江市经信委和江苏省统计局有关资料,镇江201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05.3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7.2%,年末常住人口318.63万人。单位GDP能耗实际下降6.56%,能源消费总量为1433.15万吨标准煤(初步核算数),以0.13%的增幅支撑了全市7.2%的GDP增速。规模以上企业煤炭消费总量2125.25万吨,比2016年减少169.93万吨,下降7.4%。电力、造纸、钢铁、水泥等行业的耗煤总量占全市90%以上。
参考镇江“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预计“十三五”期间镇江单位GDP能耗将下降18%-20%,能源消费总量为1450-1500万吨标准煤,煤炭消费总量为1800-2000万吨,比2016年减少300万吨以上。发电用煤占煤炭消费量将达到75%以上。
基于能源平衡碳排放的核算方法进行镇江市2020年能源消费碳排放核算,取原煤的排放系数为25.8 吨碳/万亿焦,能源低位热值为209.08亿焦/吨,碳氧化率为1,2020年煤炭消费总量为1800-2000万吨,相应的碳排放总量约为3560-3960万。煤炭消费量减少300万吨,相应的碳减排量约为590万。
4 结论
镇江是第二批国家级低碳试点城市,未来镇江经济和能源消费量持续增长,大量化石能源消费伴随着碳排放量的增加,将影响镇江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目标的实现。本文根据镇江煤炭消费特点,基于排放因子提出煤炭消费的碳排放计算公式,通过分析镇江煤炭行业的碳排放核算,得出煤炭消费控制的碳排放对镇江低碳城市建设的影响,为加快镇江低碳城市建设发展提供理论依据。预计2020年镇江煤炭消费总量为1800-2000万吨,比2016年减少300万吨以上。煤炭行业的碳排放总量约为3560-3960万,相应的碳减排量约为590万。案例表明所提方法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1] 路超君,秦耀辰,罗宏,等.中国低碳城市发展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06).
[2] 戴亦欣.中国低碳城市发展的必要性和治理模式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