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设计与生活方式
2018-05-14黄慕晗
黄慕晗
摘要:我国的造园活动源远流长。以江南园林,北方皇家园林,岭南园林为主的三大地方园林具有众多共性,但又因为环境,社会以及空间的不同呈现出各异的特色。本文以江南和岭南明清时期的私家园林为研究对象,列举出明清时期江南和岭南私家园林各自的特色,以此比较出两者之间的差异。通过对以经济生活、文化生活方面的异同进行研究,探讨这些因素对园林产生的影响,最终得出因地制宜是造园主旨思想的结论。
关键词:造园艺术;生活方式;因地制宜
1造园特征
我国的造园活动历史悠久,分布地区广泛。按照类型可以分为分布在北方的例如北京、承德等地周边的北方园林、位于江南地区如苏州无锡扬州等地的江南园林,以及位于以广州为核心地区的珠江三角洲地带的岭南园林。北方园林大气稳重;江南园林清丽婉约、秀丽典雅;而岭南园林则是清晰旷达、朴素生动。三大园林派系固然具有着同根同源的审美特征,但是同时又因为地域环境、生活方式和空间思维的不同而带有鲜明的地域和人文特色。本文将在本章节详细叙述比较明清时期的江南与岭南私家园林的造园形式的差异。
1.1明清时期江南私家园林造园特征概述
江南园林主要是指江南一带官员、贵族以及士大夫等所居住的私家园林。在园林建造的过程中格外注重园林构筑物和自然环境相结合形成的美感。江南私人拥有的住宅园林,园林部分与住宅建筑遵循前宅后院的格局,有着明确的分区。在建筑园林过程中明代园林建筑家曾指出“借者园虽别内外得景则无拘远近,晴峦耸秀给宇凌空极目所至,俗则屏之嘉则收之”,这正是对于园林建筑以及自然景观相结合的总结[J]。
在布局上,江南园林强调建筑和自然景观的顺势而为。将景观布局和园林结构有机地结合起来,如水墨山水画卷。园林中的建筑的存在一般不作为主体,而是以园林景观的点缀出现,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可以作为转换空间、避雨休憩、停驻赏景、导向指引的媒介,但并不占据主导。
在明清时期的江南私家园林中色彩同样也是一大特色。江南的私家园林在景观造景中多以中性或者单以色彩来与园内景观相搭配,这也就形成了江南私家园林代表性的“粉墙黛瓦”的特色。以四大园林之一的苏州留园为例:无论是亭台楼阁还是门窗轩榭中都去用了低调沉稳的色彩,饱和度低,趨向素雅清淡,反而可以承托出园内植株丰茂,池水幽深的自然之美。不曾喧宾夺主,达到了景观与建筑的和谐共存。整体园林的色彩的运用符合文人雅客对于江南风光的理解,形成了清远幽静,温婉素雅的江南私家园林景观。
1.2明清时期岭南私家园林造园特征概述
岭南园林普遍占地面积小,园林与生活建筑之间的联系紧密。以庭院与庭园组合见长。其中私家园林多以第宅庭园形式出现,可谓岭南园林的一大特色,尺度不大,布局紧凑[2],内涵丰富,主旨即是为宅院的居住者们构建出温馨怡人的家居生活环境例如招氏“镜花堂别墅”、广州十香园等等。气候上,岭南属于亚热带季风型气候,终年植被茂盛鲜花盛开。在地形地貌方面以丘陵和山地为主,出产观赏石材。这些地形地貌、气候植被的特征都与江南园林的所处的长江下游平原的地域风貌特色有着很大的区别。
岭南园林发源生长于民间,因此不像江南私家园林格局严谨,而是更倾向于随机应变,根据使用者对于生活环境的需求来应对处理,所以更加贴近于满足使用者的生活习惯和日常需求。在这样的前提下,整个园林的气质偏向于活泼明快,有广东民间民俗特有的鲜明特色和装饰风格。对于意向的表达也更加的直接和白话,喜欢使用对联、匾额和题字来变现出对于园林意境的追求。整个庭院空间往往不会很大,但是生活气息浓厚。
由于岭南园林的空间格局一般都不大,所以在主要的园林欣赏的方式为近观、静赏,动态的观赏游览为辅。整体的装饰华丽精美、色彩浓艳、雕工精致繁复,在其中大量地使用各类民间的工艺例如砖雕、木雕、灰塑等等。富有人家同时还会使用玻璃做成的装饰纹样,视觉效果极其华丽。
园林除了在有限的空间内满足实际的生活用途需要以外,尽可能借助体型轻巧、细部精致、开敞灵活、玲珑剔透和工艺发达的建筑装饰艺术,与山石树池融会成一个整体,共同构成富有地方特色的庭园景致。
1.3江南岭南园林造园差异总结
综合上文,笔者总结出了明清期间的江南与岭南园林之间的差异
1)审美趣味:江南园林造园多追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强调古朴与自然之美。而岭南园林则着色彩绚烂,装饰精美华丽。
2)空间布局:地处江南的私家园林的空间往往偏向于内部开放宽敞,视线通透,但是对于外界则是封闭内敛,自成一派封闭内敛[3]。而岭南园林则不同——虽然同样是采取了围合的建造方式,但是在景观的利用上更善于利用并结合外界的景观,使得空间更具有连续性和扩散的感觉。
3)选址:在地址选择上,江南的私家园林大多在城区,岭南私家园林选址原则常利用大自然的环境,喜欢把园林宅第建在大自然中。
4)文化特征:江南私家园林使用者多为文人士大夫,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讲究隐士之风,寄情山水,主张淡泊名利,文化气息浓重。而岭南私家园林受当地文化氛围影响,强调物质和享乐以及日常的人居休闲。
2气候环境与造园
私家园林的造园布局有几种不同的格局。一种是园林包围建筑,这类园林的特色是园林面积较大,以模拟自然的山水意趣,将建筑的存在弱化而已园林为主,建筑则成为园林中的点缀,且生活建筑与园林分开设置;另一种则是将生活建筑和造园艺术相结合,呈现出建筑包围园林的格局。也就是将园林成为建筑围合范围内的露天空间。
岭南造园多选用第二种园林格局,以始建于明代的岭南四大园林之一的清晖园为例,将生活建筑和园林紧密结合。是因为岭南当地地形丰富,炎热多雨,且多暴雨台风,在这种气候环境的影响下,岭南园林多以建筑围合园林形成庭院的格局,以减小强风对园林的破坏,达到保护园林、减少阳光曝晒的伤害的目的。
江南园林造园多以第一种为主,其中典型的有拙政园,生活区域和园林区域分开设置,模拟自然风光,将山水之势浓缩于园中。首先是因为江南地区地势平坦;其次江南气候温和少自然灾害,且经济富庶,所以多以追求自然景观为主要的造园目的。
而在园林植被的选择上,对于岭南地区园林来说,由于气候湿润温暖,极其适合植物的生长,所以岭南园林中植被的搭配相对于江南地区更加自由,而受江南气候的影響,园林植被的选择季相变化明显,且有落叶和常绿等不同的选择。
3生活方式与造园
3.1经济生活
“吴才大贤,尽出江南”。江南自古以来物产丰富,生活富饶,居住着众多有高精神追求的文人墨客,他们大多饱读诗书,追求“寄情山水”的淡薄意境并把这些追求付诸在造园活动中。除却文人墨客,许多吴中的画家同样也参与其中,因此文人画的“意,趣,神,色”几大要素也被巧妙地融合在的园景的营造中[3]。可以说江南园林的艺术品位和优雅灵秀的风格便是在这样丰富的人文氛围中塑造形成的。与之不同的是岭南园林,影响岭南私家园林的要素更主要的是经济的发展而非人文背景。由于两地主题经济情况的不同,岭南园林使用者以富甲一方的商人以及世俗官僚为主,思想上尚享乐,强调实用与舒适,空间紧凑华丽[4];而江南则以文人雅客退隐官员等为主要使用人群,所体现的品格是平和恬静,求的是情调,大气舒展,朴素淡雅。
所以总结两地的园林使用者的经济情况来看对造园的影响可以得知:园林对于岭南的富裕人家以及官宦家庭来说是休闲娱乐、避暑乘凉的地方,岭所以体现的是生活的情趣,“娱于园”更是主导的思想,所以在园林的营造上主张顺从使用者的心意。江南园林的使用者更多的是文人墨客,所以园林对他们来说是归隐静思,或是寄托情感的场所,他们利用园林来举行高雅的日常活动,或展示自己清贵的文化品位。在这样的前提下,居住的功能便没有那么的主要了。
3.2文化生活
江南与岭南两地文化差异亦显而易见:江南曾一度成为中原经济与文化的核心地区,极度重视文化礼教。因此也形成了具有浓厚的儒家色彩的文化特色。而岭南地区的氛围则更加民间化、生活化。所以江南的私家园林既努力以人工塑造自然山水以体现道家出世的思想,又落址于居闹市表现入世的心态,无一不体现了江南特有的文人思想。岭南园林则更务实达观,可以说是南禅思想在其中的体现。
江南文化所体现出来的淡泊和出尘在造园的活动中直接或间接影响着整体的塑造表现。而江南出众的艺术及文学的审美素养更是深深地融了江南园林艺术之中,岭南的文化则是世俗文化的体现,由于地理位置偏远,岭南地区历来受皇权的影响薄弱,同时受儒家道家等文化的影响也不及江南。加之与西洋贸易的发展日渐红火,又吸收来自于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风格,所以形成了岭南园林不拘一格、商文合流的独特风格。
4结论
造园活动受到地域的环境特色以及园林使用者的生活方式影响,呈现出多元化的形态和地域特征。纵观全文,经过对明清时期江南与岭南私家园林的差异对比,发现两者虽然似花开两朵,各表一支,但在中心思想上是一致的。表现出了我国古典造园者们一直坚持并提倡的“因地制宜”的中心思想。
著名的明末造园家计成就曾在《园冶》中提出:“巧于因借,精在体宜”,就是在提倡因地制宜的原则。首先就是自然上的顺应自然生态,例如江南园林与岭南园林在植物选择和园林布局上顺应自然的造园手法,看似不同,实则顺应当地自然格局顺势而为,中心一致。
而对于造园的思想和审美以及格局上的差异,也同样因为造园者顺应当地人文生活习惯而设计,自然而然地形成了造园形态的区别。实际也是顺势而为,与文化生活教育环境都有关,符合了因地制宜的造园思想。
纵观全文,提出了江南与岭南园林的多项差异,更加帮助笔者发现了导致这些差异的共同原因,也是两地园林造园的共同之处,同时也是本文的重要结论,即造园行为势必要因地制宜,才能创造出贴合使用者生活需求的园林。
参考文献
[1]曹鹏志,张胜冰.实用美学[M]云南:云南大学出版社,1993-10-01第三编生态景观篇
[2]王海英.中国古典园林景观保护与修缮研究——以私家园林为例[DB/OL]知网,2016:11-12
[3]王国玲.试论古代文入画列现代中国画发展的现实意义[DB/OL]知网,2016-11-11
[4]郭焕宇,舒畅.江南园林与岭南粤中庭园审美特征个性比较[M]广东:广东建材,2008(5):15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