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业银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问题研究

2018-05-14刘冰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年16期
关键词:内部审计商业银行发展

刘冰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各方面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商业银行对我国的发展起到重要的积极作用,然而,其面临的挑战也随之而来。如果只靠传统的内部审计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其发展需求。所以,目前需要新的审计模式化解内部管理风险来促进商业银行的快速发展。本文针对商业银行开展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必要性、其制约条件以及相对应的措施做出详细的阐述,希望能够为商业银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问题的相关研究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发展

[中图分类号]F239.45 [文献标识码]A

我国的审计工作于20世纪末兴盛起来,经专家表明,风险导向审计是非传统的银行内部审计方式,为了预防商业银行出现经营管理的风险问题,从而降低成本,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益,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内部审计能力,用整体的眼光看待问题。

1 商业银行开展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必要性

我国的商业银行相比西方国家来说,主要收入于其业务的借贷利润差,并且利息较高,收益可观。然而,影响商业银行利息收入的主要原因是存贷业务规模与净息差,这两个主要原因又受到当前政治因素的制约与商业银行自身條件的限制。所以,要想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必须大力改善经营模式,转变经营方式,并借助一定的创新,从而扩大服务业的收入占比。在改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风险与挑战,需要新的内部审计模式来降低风险,从而达到预期的目标。

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一、经济全球化导致的金融风险不断扩大,参与国际事务的同时会对商业银行少一层保护,对经营管理方面的保护有了更高的要求;二、风险监管范围的扩大,各个监管部门加强对商业银行的监管,所以,商业银行只有通过自身的风险管控来改善管理手段,从而获得更大的竞争力。三、国际金融竞争激烈,必须不断增强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各大企业家的注意力逐渐由国内转向国际,从而扩大了关注范围。商业银行应不断改善内部审计模式,采用创新的方法,以风险导向为主开展内部审计,从而促进商业银行提高自身各方面能力。

2 商业银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发展的制约条件

2.1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理论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就《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以及《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等相关文件,是内部审计工作顺利开展的根据。但是,对于如何更好地开展风险导向这一问题,内部审计还未形成统一的制度体系。由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仍处于初级阶段,所以,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根据不同的需要对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工作进行有效开展,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工作相关理论仍需进一步地完善。

2.2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有待加强

当今时代是计算机网络的时代,计算机技术已经逐渐渗透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银行各项业务的开展也逐渐向信息化发展,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银行的快速发展。当然,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工作必须与银行业务相适应,银行应加快自身的技术建设与信息化建设。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信息化水平相对不高,银行与银行之间的发展相对不平衡,并且不能很好地满足商业银行风险防控的需求。其主要体现在:一、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信息化扶持力度不够,并且无法满足商业银行的发展需要;二、商业银行的相关数据并不能及时并且完整地采集,从而无法满足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需要。三、外部信息的获取渠道受限制。所以,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有待加强。

2.3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从业人员素质和技能有待提高

由于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亟需进一步的发展,所以对于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与专业技能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在掌握银行内部业务操作流程的同时,还应对计算机的基本技能有一定的熟悉程度,这是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首要前提。审计人员应在计算机应用的基础之上,将风险审计模型进行大量开发,并能够对银行的大量数据进行有效筛选,其中有价值的信息作为风险线索,从而进一步地提高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就目前情况来看,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大多年龄偏大,尽管他们对银行业务非常熟悉,但是在计算机使用技能上的缺乏也会影响其工作效率,进一步对风险导向审计造成了负面影响。

3 推进商业银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措施

3.1 强化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基础建设

由于商业银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发展相对不成熟,并且还未建立良好的制度体系,所以,为了促进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发展,应不断加强基础性建设。一、建立风险识别体系,与审计实践相结合,并根据业务的不同建立一套适合的风险指标识别系统。二、加强对风险导向审计模型的开发,根据业务变化情况来进行动态管理。三、对风险进行地图绘制与档案建立,并不断完善风险数据库。四、建立相关管理体系制度,从而更好地规范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流程。

3.2 加强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信息化建设

信息技术的发展是对商业银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巨大支撑,必须不断加强对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信息化建设。一、作为高层要提高对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信息化平台建设的意识,并加大对技术的投资。二、商业银行的高级领导应提高对审计风险数据库建设的重视程度。三、健全对数据的管理制度,保障数据的安全性,从而加强对商业银行的数据安全。四、应指定工作人员对风险导向审计信息平台进行定期的管理,从而确保信息平台的正常运作。

4 结语

风险导向审计是以注册会计师等相关工作人员对审计对象进行风险评估为核心的,满足信息使用者各方面的需求,从而降低其风险。必须不断加强对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信息化建设,才能更好地促进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管理的管控作用。

[参考文献]

[1] 谢欣怡.商业银行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6).

[2] 朱智.商业银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问题研究[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8(05).

猜你喜欢

内部审计商业银行发展
2020中国商业银行竞争里评价获奖名单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2018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结果
区域发展篇
浅析SAP系统在石化企业内部审计中的运用
新常态下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研究
图书馆内部控制建设的深度思考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