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承德市现代农业园区的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

2018-05-14王文合田春英蒋瑞萍卢阳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年3期
关键词:发展对策建设

王文合 田春英 蒋瑞萍 卢阳

[摘要]园区式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典型模式,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具有典型示范作用。在对承德市农业园区发展现状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分析承德市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快农业园区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农业园区;建设;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316.3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新的发展理念,其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经之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不仅可以繁荣农村经济,还能促进农民增收,建设标准化的农业园区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载体,是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承德市全面深入地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破解“三农”问题,各级各部门明确提出科技兴农战略,通过新的科技成果引进、示范和应用,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全市农业园区快速发展的势头令人欣喜,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同样引人深思,园区建设任重而道远。作者根据自己多年在基层的工作经验就近年来承德市农业园区的发展现状进行总结,并针对园区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加快承德市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有效措施。

1 承德市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现状及作用

1.1 发展现状

承德市近年来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不断扩大园区的示范带动作用和聚集效应。目前,全市已有园区100余个,其中国家级园区1个、省级园区11个、市级园区30个、县级园区90个。根据园区内种植作物种类大致可以分为蔬菜主导型园区、果树主导型园区、食用菌开发利用型园区,中草药园区等,其中蔬菜主导型园区居多,占园区总数的1/3,在承德市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中起到了示范引领的作用。

1.2 农业园区的作用

现代农业园区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新技术应用与集成,有助于新成果、新技术的引进、示范和应用,为新成果的落地生根提供试验示范基地;二是园区式发展能从根本上解决生产投入问题,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效益最大化;三是实现了集约化生产方式,提高了生产力水平,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四是与科研院所合作,为科研人员提供科研平台,促进科技成果的运用,帶动了面上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五是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基地,为更多的农业生产者提供学习机会,目前,我市农广校系统在较有影响力的园区均建立了培训基地,并开展了相应的培训,效果极佳。

2 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 园区建设规划不合理

园区建设之前应当围绕一县一业、一乡一品的全县整体规划进行。在园区兴建之初,在布局上存在着随意性,缺乏足够的整体规划,好在目前我市农牧系统已着手现代农业园区规划工作,通过创建省、市级现代农业园区,争列国家级示范园区等项目的开展,不断完善园区建设的同时,鼓励已有园区与中国农大、农业部规划设计院进行接触,着手制定科学、长远的园区发展规划。

2.2 资金投入不足

资金投入不足是多数园区建设的突出问题,园区建设资金链断裂情况时有发生。各级政府虽然大力提倡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对农业示范园区的建设支持却表现出力不从心,资金投入有限,且金融支持机制尚未形成,影响园区建设进度。目前大型农业园区建设多是依靠农业开发等重大项目资金建设,或是依靠投资人个人投资建成,往往形成建设资金不足或后期生产管理费用短缺,资金链断裂,陷入生产无法进行的困难境地。因此应当强化政府的引导作用,整合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农民个体资金,投入到园区建设生产中去,鼓励农民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参与园区建设。

2.3 产业定位不明晰,特色与优势未能凸显

园区建设参差不齐,只有个别园区具备较高的产品定位和市场定位,具备冷链仓储和产品初加工能力。多数园区只是建有几十栋温室就称之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及生产管理技术等方面都较为欠缺,受多重因素叠加影响,特色与优势还不突出,基本处于单打独斗、相互竞争的局面,现代农业具有的过程专业化、产品专业化、地区专业化、顾客专业化的基本特征尚未显现。

2.4 园区经营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企业管理的执行力较差,制度不完善,管理体制不健全。绝大多数园区的决策者都是外行人,既不懂生产又不懂农业经营,造成园区效益不佳,有些园区甚至一度亏损。

2.5 园区技术管理水平不高

多数园区的技术管理水平不高,管理较粗放,技术力量明显不足,且所谓的技术员多是农村土把式,对前沿技术的认知能力和运用能力还存在一定差距,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生产水平落后等问题。

3 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发展对策

3.1 统筹规划,做好顶层设计

依据经济发展状况和生态条件,以及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把我市定位在生态涵养功能区的总体要求,在国道及城际高速公路沿线规划设计设施蔬菜、花卉、果品、食用菌产业带,在相应产业带内规划建设与之相应的园区,通过项目的整合,实现资金的整合,用项目资金撬动社会资本的注入,解决园区建设资金不足问题。通过持续用力,使园区布局合理,功能完备,带动产业发展。

3.2 树立标杆企业

以丰宁九龙松现代农业园区、宽城现代农业园区、兴隆雾灵山现代农业园区、双滦三杨现代农业园区、平泉杨树岭现代农业园区、营子怡达现代农业园区等6个园区的为标杆,通过政府扶持、重点帮扶,先期树立几个有影响力的园区,利用其市场认知度和品牌效应带动周围园区和农户发展。

3.3 转变种植模式

生产中种植业处于产业链的最低端,利润被压缩的很低,如何在此背景下获取相对多的利润是当前种植农户与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所以要在园区管理中引入“精准农业”概念,即根据设施结构类型、土壤结构、作物种类,确定栽培模式、制定种植计划和田间管理方案,即一方面查清田块内部的土壤性状与生产力空间变异,另一方面确定农作物的生产目标,进行“系统诊断、优化配方、智能调控、科学管理”,调动土壤生产力,同时找准市场定位,以最少的或最节省的投入达到同等收入或更高的收入,并改善环境,高效地利用各类农业资源,取得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丰收。

3.4 探索园区标准化生产模式

一是生产科学化,包括产前、产中、产后等各个环节,都要讲究科学;二是种苗繁育工厂化、本地化,种苗繁育要接地气,针对当地气候与地质条件面向全球引进高经济价值种苗,并运用现代农业高新技术进行适应性改良、工厂化培育;三是土地集约化,土地分散经营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对市场的参与程度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更无法进行技术创新,已经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四是农民职业化,要全面更新农民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生产技能,通过举办农业科技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专题讲座及短期进修等多种形式,培养新型职业农民,通过考试,取得证书,才能从事农业生产和有资格得到政府的资金补贴,以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五是产品品牌化,参照“围场马铃薯”、“平泉食用菌”等产品的运营模式,实现产品品牌化,扩大产品的市场影响力;六是营销市场化,打破传统代理商产地异价直购,利用电子商务、产销合作社、产业结盟等多渠道方式,打开各行业批发市场及终端市场,结合冷冻仓储、远程物流,降低损耗成本,扩大市场辐射直径,争取外销贸易订单,提高农产品销售利润,最终达到农民能够致富的成果;六是管理企业化,引进国外先进的农场经营管理理念,结合当地人文、 资源及价值观,把农场企业化经营,以明确的规章制度 对预算成本收益做有效掌控,建立营销、生产、研发等分工明确的专职专责部门,以提高企業竞争力,创造最大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

3.5 与高校建立校企联合模式

各级部门应该捕捉机遇加大与中国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农科院等各大科研院所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力度,在园区建设中可进一步深化合作内容,促进政产学研深度发展。鼓励园区建设与学校学生实训基地建设相结合,园区为学生提供实训场所,通过与高校合作建立校企联合企业,提高园区管理与技术水平,减少劳动力成本支出,同时也可为企业发展储备更多的人才。

3.6 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一定要与信息化技术相融合

大力推广传感技术与信息技术有机融合的物联网技术,远程控制与监管的融合,自动控制与信息技术的融合等,使其技术手段更多的体现现代元素。

[参考文献]

[1] 吴亚荣,邱明强,王成兵.关于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08(20):329-332.

[2] 崔岩.对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几点思考[J].山东纺织经济,2014(2):47-78。

[3] 徐胜,姜卫兵,翁忙玲,等.江苏省现代农业园区的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J].江苏农业科学,2010(3):465-467。

猜你喜欢

发展对策建设
寒露
质量建设永远在路上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福建省森林旅游市场现状与发展对策
基于太阳能光伏发电的LED照明系统研究
关于在全国城市建设中实行《公共艺术百分比建设》方案的提议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