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农业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2018-05-14唐静
唐静
[摘 要]农业生产一直都是影响一个国家是否可以顺利发展的重要因素,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也开始尝试将现代物理农业技术与农业生产结合在一起,帮助人们更好地进行农业生产,解放劳动力,大大提升农业生产工作效率。
[关键词]物理农业技术;农业生产;现代化农业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獻标识码]A
世界人口一直都处于增长状态,而农业资源才是保证世界人口数量稳定并且能够实现增长的基础,现如今我们更应当重视农业生产行业现状,为了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更好地利用农业资源,很多农业生产者开始引入物理农业技术,建设现代化农业,更好地提升农产品的产量,实现科学生产。接下来,笔者将从三个方面简单介绍如何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物理农业技术。
1 应用物理农业技术,提升作物质量
在进行农业生产的时候,育种工作室是最为基础也是最为重要的一项工作,农业工作者们可以利用多种现代农业技术来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育种,提升农作物种子质量,确保其以后的生长情况优良。在进行育种的时候,我们可以采用种子磁化处理基础,直接将种子进行磁化处理,确保种子内部的种子酶保持更高的活力,从而达到提升种子抗病虫害和新陈代谢能力,种子在生长发芽的时候可以更有效的吸收水和肥料,相比于正常育种的种子有更强的生命力和发芽率。另外,我们还可以利用等离子体和高压静电场等技术进行育种,这些技术都能够对种子的发育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另外,我们还可以利用声波对于植物的生长有一定影响的特点,使用声波助长技术提升农作物质量。声波助长技术最为常见的应用就是使用音响发出的特定频率,使得频率与植物自身带有的生理声波频率形成共鸣关系,进而引发共振,促进农作物内部电子流的运动速度,这样能够更好地保证农作物吸收各种营养元素的效率,增强农作物质量。一般来说,使用声波助长技术能够帮助叶类蔬菜产量增强30%作用,而作为大田农作物产量增幅则能够达到20%,除了增强农作物产量以外,像西红柿和草莓这类农作物的味道也会好上很多,甜度提升效果显著。
2 应用物理农业技术,优化生产管理
我们尝试着在农作物生产中引入现代物理农业技术的过程中,还应当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确保先进的物理农业技术被得到更有效的使用。比如,我们在使用声波助长仪去促进植物生长的时候,应当提前针对植物的生长特性与设备操作人员进行良好的沟通,从而在实际使用中,选择最适合该农作物生长特性的频率进行生长促进,并且在进行促进的时候,设备使用时间也应当有着比较严格的管理,确保植物能够得到最大效果的生长促进。
另外,我们还用在农作物种植的温室大棚当中构建空间垫层,借助电厂中加速的高能带电粒子为植物构造更加优良的生长环境,大大降低植物患上气传病的可能性。并且,还应当科学安装电子杀虫灯,利用昆虫的向光性进行病虫害的防治与解决,其中在安装电子灭虫灯的时候也需要有所选择,如果种植的是菌菇类农作物,我们就可以考虑利用静电灭虫解决菇蝇类害虫,使用电击的技术来解决螨虫病虫害,尽可能地不适用农药治理病虫害,生产更加健康的蔬菜水果,为人们提供更放心的绿色食品。
3 应用物理农业技术,改进生产模式
为了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的产量,农业工作者们还应当致力于进行生产模式的改进,结合多种农业生产技术和现代化农业设备提升农业生产质量。农业生产者们可以尝试着引入物理调控技术来进行无毒优质果蔬的生产,建造环境更加安全可靠的温室来作为果蔬生产单位,并且在温室内部应用土壤电消毒灭虫技术、声波助长技术以及电除雾防病促生枝技术确保植物生长过程中遭受病虫害的概率大大降低,对于常见的植物病虫害和土壤传染病实现及时把控,确保农作物健康生产,培养出品质优良的产品。
而在禽畜生产过程中,我们还可以打造环境安全性禽畜舍,禽畜舍中安装先进的除臭灭菌设备,达到净化环境、灭菌杀毒的作用,将各类粉尘和飞沫都进行及时的处理,为禽畜提供更加优越的生活环境,养殖人员还应当及时进行禽畜疫病情况的检测,做好防范工作,即使出现了疫病,也能够迅速采取措施进行疾病的隔离和处理,实现安全生产。对于水产养殖行业来说,安全洁净的生长环境对于水产品的生长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养殖者们可以考虑利用水体电解技术及时空气净化自动灭菌系统来进行水产养殖环境的优化,进行海水或者淡水的微电解,并且在电极两端导入多个介导鱼礁,为水生动物们打造更好的生活环境。
总而言之,农业是支撑一个国家稳定和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尤其是我国作为农业大国,更是应当重视农产品生产技术的改进,农产品生产者也应当考虑顺应时代发展,应用现代物理农业技术实现农作物的增产,确保农作物能够得到更好的生长环境,从而提供更加健康的绿色食品,提升大众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付三玲,张伏,李建昌,等.集中物理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及展望[J].农机化研究,2016(11).
[2] 陈宏波,陈勇.现代物理农业技术的应用模式[J].农业工程,2015(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