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秩序的变更:美元化与去美元化
2018-05-14彭滔
彭滔
[摘 要]美元化(dollarization)是一个主权国家由于政治或经济原因,主动或被动放弃本币,在本国境内使用美元作为货币的一种经济现象。世界上一些主权国家无法控制通货膨胀,无法控制货币发行量,采用美元化。2017年9月15日,委内瑞拉宣布以人民币计价该国的石油贸易。2017年开始,先后有九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去美元化。本文以柬埔寨、津巴布韦等国的美元化,探讨美元化的效果;并就当前国际金融的去美元化现象进行探讨。
[关键词]美元化;去美元化;国际金融;三难抉择;铸币税;货币政策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在某些主权国家,美元具备事实上或者法律上的合法地位,可以正常流通,使用交易、储备、借贷等职能,居民持有美元,并在本国境内的普通经济事务过程中,使用美元进行交易、结算,该主权国家货币当局并不禁止,或者即使禁止,民间依据然我行我素,这种现象被称为美元化。
1 蒙代尔三难抉择
一个拥有主权的经济实体,它通常要寻求三个货币政策目标:(1)拥有独立的货币政策;(2)维持稳定的汇率,降低币值波动带来的风险;(3)确保货币的自由流动。
诺贝尔奖得主蒙代尔,提出了著名的“三难抉择”(trilemma)的理论:货币政策独立性、汇率稳定性和资本自由移动性,这三个目标不可能同时实现。根据这一理论,资本自由移动和汇率的稳定和货币政策独立性之间存在严重的冲突,当货币政策独立时,稳定汇率目标与货币供给目标不能再同时实现,必须放弃其中的一个目标。
然而,这三个目标是相互矛盾的。一个主权国家作为一个经济体,通常最多可以同时实现三个目标中的两个目标(选择两个执行,牺牲掉剩下的一个目标)。
2 美元化的国家
2.1 政治因素导致的美元化——柬埔寨
1953年柬埔寨摆脱法国的统治,开始了国家独立的历史征程,发行自己的货币——瑞尔,1975年柬埔寨的左派势力——红色高棉开始执政,它错误地理解了共产主义的含义:在经济领域没收私有财产,在国家金融政策方面废除了货币,还采取极端行动,炸毁了柬埔寨中央银行。
由于货币被废除,导致柬埔寨退回以物易物的原始商品流通模式,直到1980年柬埔寨重新恢复了货币制度。
由于柬埔寨人民经历过红色高棉的灾难统治,对本国货币缺乏信心,因此民间在交易的时候普遍选用美元,柬埔寨政府没有特别强制要求民众使用柬币瑞尔,柬埔寨渐渐被美元化,这种美元化是民间从下到上的自愿行为。
2.2 无法控制剧烈的通货膨胀导致的美元化——津巴布韦
津巴布韦于1980年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独立。
殖民地时期,津巴布韦的土地分配极不公平,5%的白人占有了全国80%的可耕地。1992年,政府为了执行强硬的土地政策,修改了宪法,期望强制购买白人持有的土地,平均分配給黑人。1996年开始,穆加贝总统执行政策,开始强行征收白人的土地。
黑人、白人农场主为土地的所有权爆发了严重的暴力冲突,引发了美国和欧洲各国的严厉经济制裁,导致国际资本大量撤出,工厂外迁,贸易赤字,财政赤字。
由于工农业生产下滑,税收大幅减少,国际收支不均衡,政府为了弥补财政赤字,只有通过增发货币来满足政府的各项开支,从而陷入了增发货币和通货膨胀之间的恶性循环。
2006年,津巴布韦的通胀率为1042%,2007年上升到10000%以上。
1980年,1津巴布韦元兑换1.47美元。
2008年6月末,1000亿津巴布韦元兑1美元。
津巴布韦政府发行了大面值纸币,面额有1000万、5000万和1亿、5亿的钞票,2008年,还发行了面额为100亿的钞票。
当政府发现,用于印刷的纸张居然比可以印刷出的钞票面值还贵,于是宣布停止发行本国货币,开始赋予一篮子货币组合(美元、欧元、英镑、南非兰特、博兹瓦纳普拉、人民币、日元、澳元、印度卢比)法定地位。在这9种货币中,美元由于它的国际化程度高,占据了最大的流通市场份额。
3 美元化评价
上述两个国家由于各种原因,放弃本国的货币,进行了美元化,美元化后对所在国有何影响?美元化带来的弊端主要有两点:
(1)中央财政无法获得巨大的铸币税收入。
铸币税是铸币成本与其在流通中的货币价值之差,一张面额一百的纸币生产成本可能仅仅需要0.1元,中央银行发行这张纸币获得的铸币税是99.9元。由此可见,美元化国家将失去一笔巨量的财富。
(2)美元化后,该国经济体的货币政策无法保持独立。
货币政策是一个主权国家的中央银行,为实现经济发展、稳定就业、平衡国际贸易赤字,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来控制货币的供给,从而调节市场利率,通过市场利率的变化来影响资本投资,影响总需求,调节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
货币政策独立性有两重含义:货币政策独立于政府,中央银行控制货币的发行,不受政府干预和影响,这是从央行和政府的关系来定义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从国际金融的角度出发,一个国家的货币政策不受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汇率的波动对一国的货币政策无影响。本文所说的货币政策独立性指第二种含义。
在所有的货币政策工具中,最重要的一个是:货币发行。一个美元化后主权国家无法发行它国的货币——美元。当一个国家处于萧条时,需要刺激经济,为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在需要增铸币税发货币的时候,没有办法通过货币政策来实现。
当美元升值后,出口受到影响,美元化国家无法通过调节汇率来调控出口。
美元化将无法获得铸币税收入,无法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为何有些主权国家进行美元化呢?美元化国家有哪些收益呢?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美元化的国家通常是治理失败的国家,放弃本国货币的法定地位,进行美元化的国家可以达到以下目的:
(1)控制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本质上是一种货币现象,许多治理失败的国家,无法控制货币发行,导致恶性通货膨胀,本币贬值到货币面值瘠于纸张的程度,为了控制通货膨胀,這些国家主动放弃本币,进行美元化,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国内物价保持稳定。
(2)汇率风险消失。由于本国货币不存在了,也就没有了本币兑美元的汇率,也就没有了汇率风险。
4 去美元化
美元有两个主要的功能:国际支付、外汇储备。如果在国际支付和外汇储备上减少美元计价的比例,甚至不以美元计价,这种现象就称为去美元化。
2017年9月委内瑞拉发布政令:石油价格以人民币计价,实施新的国际支付机制,创建一篮子货币。
2018年开始,俄罗斯所有的海港都要停止使用美元结算,转而使用卢布为主要结算货币。
2015年1月,伊朗央行宣布:本国的石油贸易停止使用美元结算。
当前已经有多个国家在石油贸易方面进行去美元化操作,中国、俄罗斯、伊朗、委内瑞拉、印尼、马来西亚、泰国、巴基斯坦。
2018年3月26日,中国原油期货正式上市,中国原油期货对境外投资者开放,以人民币计价,同时可转换成黄金。
在交易石油人民币将取代石油美元。去美元化是当今国际金融领域的一件大事,石油贸易人民币化,将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有利于中国更加强大。
去美元化是一个新的国际金融现象,它标志着石油美元的衰落,石油人民币的崛起,人民币正式快步走向国际舞台,人民币国际化将加速中国的一带一路布局,通过人民币这个金融纽带整合一带一路国家与中国的经济资源、金融资源。
[参考文献]
[1] 张宇燕.美元化:现实、理论及政策含义[J].世界经济,1999(09).
[2] 宋卫刚.美元化问题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6(08).
[3] 江时学.拉美国家的汇率制度与美元化[J].世界经济,2004(05).
[4] 杨思敏.世界经济“去美元化”的理论解读[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04).
[5] 刘明礼.论欧洲的“去美元化”[J].现代国际关系,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