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中国特色的养老金保障体系的形成研究

2018-05-14蒋晋

成都工业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中国特色新时代

蒋晋

摘要:当代中国的养老事业是人们追求美好是的重要部分,因此必须加快建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的养老金保障体系,来保障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建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的养老金保障体系,既符合中国实际,又顺应世界潮流。为此,要解决下列问题:1)过多依赖零支柱和第一支柱的作用问题。2)人口过快老龄化问题。3)人力成本增加过快问题。4)跨区人口流动的养老金统筹问题。为此,要采取下列对策:1)按企业规模收税。2)推进第三支柱的养老金的普及。3)提倡多层次养老金以弥补养老金不足。4)继续推进多种形式的养老金保障覆盖。5)逐步试行国际化养老模式。

关键词:新时代;中国特色;养老金保障体系

中图分类号:F840.6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5383(2018)03-0085-03

Abstract: The pension industry in contemporary China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eoples pursuit of beauty.Therefore,it is necsssary to speed up the establishment of a pension security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 to guarantee peoples pursuit of a better life. Establishing a pension security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 is in line with Chinas reality and conforms to the world trend. Obviously, we have to solve the following problems:1) Too much reliance on the role of zero pillar and the first pillar.2)The population aging is too fast.3)Rapid increase in labor costs.4)Pension pooling problem of inter-regional population mobility.In this paper, some countermeasures against the above problems were proposed, including:1)collecting taxes according to the size of the enterprise.2)Developing the third pillar pension.3)Promoting multi level pension.4)promoting various forms of pension coverage continually.5)Gradually piloting the international pension model.

Keywords:

new era; China characteristics; pension security system

中共“十九大”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矛盾,这个论断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事实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具有丰富的民生内涵的。而在当代中国,养老金保障体系是美好生活的重要部分。纵观世界各国养老金保障体系建立的历史,无不说明建立新时代中国特色养老金保障体系的极端重要性。在不少发达国家,尽管其养老金保障体系历史较长,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但现在也面临较大的困境,我们无法照搬,也不能照搬,鉴于此,更需要加快建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的养老金保障体系来保障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1 加快建立新时代中国特色养老金保障体系是顺应世界潮流

世界银行在1994年的报告中提出以第二支柱为核心的养老金三支柱模式。[1]第一支柱,指企业与员工双双缴费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第二支柱,指企业与员工双双缴费的企业年金制度。第三支柱,指保险产品市场提供的商业养老保险。世界范围内的许多个国家先后将该模式引入本国实践,此模式为各国带来强烈的影响,其中中东欧国家是此模式的反面典型[2]。在采取该模式之前,中东欧各国退休条件宽松,养老金待遇水平较低且较为平均,随着时间的推移,养老金的购买力无法得到保障。采取该模式之后,待遇支出增加,财政出现赤字。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各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养老金体系进行改革:待遇指数化调整、增加用于养老金计算的工作年限、提高退休年龄等。但是退休年龄的增加这一重要措施受到严重的抵制,导致政府妥协,原有问题没有得到充分解决。2008年以来,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中东欧各国或多或少开始削减原有第二支柱在三支柱养老金中的影响力,造成这样后果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1 转轨成本的问题

各国在引入三支柱养老金模式之前未考虑到制度转换带来的一系列成本问题,引入三支柱养老金模式之后,虽然部分缴费分流到个人账户,但是仍然要继续向制度前的养老金领取者支付退休金而带来的资金缺口问题,这一由于制度带来的问题无疑会使三支柱模式窒碍难行。

1.2 管理费用高于实际回报率

在引入以第二支柱为核心的养老金保险体系之后,繳费分流造成管理成本的升高,最终得到的回报率扣除掉成本以外不能抵消掉由于通货膨胀带来的影响。

1.3 金融危机的影响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各国或多或少受到这一危机的影响,造成经济衰退,从而导致政府的收入减少,但是政府的支出并未相应减少,反而由于金融危机的爆发导致各种保护性支出增加,虽然金融危机之后,养老金收益率再度回升,但其剧烈的波动导致国民对第二支柱为核心的养老金体系失去信任。

1.4 各国国情差别

虽然中东欧各国实施的以第二支柱为核心的三支柱养老金模式未能成功,但是在一些高收入国家却取得了较好的反响,各国由于具体情况不同导致政策效果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到三支柱养老金模式的实施。所以,世界各国的经验表明,不能照搬某一特定模式,必须根据各国的实际。因此加快建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的养老金保障体系,既符合中国实际,又顺应世界潮流。

2 如何克服新时代中国特色的养老金保障体系的难题

世界银行于2005年提出“五支柱”模式,即在原有“三支柱”基础上,增加零支柱和第四支柱。零支柱是非缴费型养老金计划,旨在消除老年贫困,为终身贫困者及没有资格领取正式养老金的退休者提供最低水平保障。第四支柱是家庭成员之间对老人的支持。目前,中国的养老保障也可以分为五大支柱。[3]分别为:零支柱,即国家财政转移支付的养老补贴;第一支柱,即企业与员工双双缴费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第二支柱,即企业与员工双双缴费的企业年金制度;第三支柱,即保险产品市场提供的商业养老保险;第四支柱,即个人的其他家庭养老资源。以下简称多支柱。但要建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的养老金保障体系,必须克服下列存在的问题:

2.1 克服表面上采取的多支柱模式,但是实际上基本依靠零支柱和第一支柱养老金发挥作用的问题

由于第一支柱养老金缴费率过高(缴费率为28%,其中个人缴纳8%,企业缴纳20%),加上其他4种保险共占员工工资总额的40%左右,使得大部分企业没有能力继续帮助职工办理第二支柱养老金,且第三支柱养老金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得到广泛的认可,第四支柱由于各家庭资源差异,就整个社会范围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所以,这样无疑会导致政府负担过大。

2.2 克服劳动力老龄化问题

1980—2015年,中国老龄化人口比例每年增长0.12%,预计在2025年65岁及以上人口将占到总人口的14%[4]。劳动力的老龄化会导致政府的收入降低,而第一、第二支柱养老金依赖于政府的支持,第一支柱的养老金主要由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组成,由于历史原因,个人账户长期被统筹账户借支形成了大规模空账,这些空账由财政拨款、国有股减持等措施来弥补。第二支柱的增长依赖税收优惠政策,然而税收政策有限,企业参加动力有限,加上企业负担过重,所以第二支柱短期内难有起色。

2.3 克服劳动力成本增加问题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带来了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增加了劳动者在面对企业对于工资福利的协商时增加了筹码,我国劳动力成本持续上涨,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从2010年的36 539元到2015年的62 029元,每年同比增长10%左右,5年增长了近一倍[4]。这一增长会导致第二支柱养老金的实施困难。

2.4 克服劳动者在跨统筹地区流动养老保障问题

我国目前的养老保险模式是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结合,社会统筹部分实行现收现付制,个人账户部分实行基金积累制。也就是说,个人账户部分的资金属于参保人员个人所有,而社会统筹部分的资金属于统筹区的所有参保人员。因此,在养老保险关系跨统筹区转移时,个人账户部分的资金可以顺利转移或者一次性取出,而社会统筹部分则不能转移。根据现有规定, 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 累计满15年的人员才有资格享受基础养老金。劳动者在跨统筹地区流动中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导致对劳动者利益的不公平,劳动者应享受的部分或全部基础养老金权益被剥夺,严重阻碍了职工的跨统筹地区流动。若规定只需总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便可以领取基础养老金且由退休地发放,则对劳动者退休地不公平。而实行全国统筹的话,各地养老保险在管理方式、缴费费率、缴费年限、征缴与发放等基本做法上存在较大差异,也是一块全国统筹进程中的“绊脚石”。

3 对策与建议

针对中国当前的养老金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想要改变这种现状可以借鉴他国的经验继续完善多支柱养老金保障体系,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养老金保障体系。因为继续完善多支柱养老金模式,多支柱模式能够减轻第一支柱和零支柱的负担。

3.1 按企业规模收税

就中国目前的情况来看,企业的负担过重,要想发展第二支柱养老金,可适当调整企业税收政策,比如按企业规模调整税率,避免中小企业负担过重。

3.2 推进第三支柱养老金的普及

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导致个人财富增加,在投资养老金这方面,个人开始变得主动,所以让第三支柱养老金得到国民的信任是至关重要的。对于个人来说,第三支柱养老金可以帮助他们分散风险,对于国家来说,第三支柱养老金能减轻国家的财政压力,所以应该大力发展第三支柱养老金。

3.3 提倡多层次养老,以弥补养老金的不足

可以根据社会人员所在的单位不同、地区不同、意愿不同,有计划地推行国家层面、行业层面、企事业单位层面、家庭层面的自主养老,由中央和地方适当补贴,以减轻养老金不足的压力。

3.4 继续推行多种形式的养老金保障覆盖

结合中国的实际,中国有出现住房养老、旅游养老、抱团养老等形式。应及时总结经验,继续推进这些形式。

3.5 逐步试行国际化养老形式,弥补养老金的不足

随着中国国际化的深入,不少老年人移居海外,或跟随在海外的子女生活。逐步探索“借国养老”模式,也是一条重要的途径。

参考文献:

[1]科克罗蒙.防止老龄危机:保护老年人及促进增长的政策[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6:9-10.

[2]刘媛媛,殷红.中东欧国家退休年龄改革研究[J].欧亚经濟,2013(6):67-77.

[3]世界银行.21世纪的老年收入保障:养老金制度改革国际比较[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10-12.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6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和指数[EB/OL].[2017-11-01].http://data.stats.gov.cn/easyquery.htm?cn=C01&zb=A040F&sj=2016.

猜你喜欢

中国特色新时代
搁浅的“新时代”,“朴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坚守与创新
贾康:“中国特色”的独立思考的知识分子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中国特色”的低速电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