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问题研究

2018-05-14潘永奇王慧晨邓志伟

山西农经 2018年7期
关键词:文化产业文化发展

潘永奇 王慧晨 邓志伟

摘 要: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消费者对于文化产品的需要日益增强,进而带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本文在对文化创意产业概念、特征及其地位进行剖析之后,梳理了目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所面临的的问题,为之后的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地位剖析;发展问题

文章编号:1004-7026(2018)07-0100-01 中国图书分类号:G80 文献标志码:A

1 文化创意产业概念与特征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文化产品的兴趣日益增强,这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空间。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新兴待发展的产业,国内外学者未能对其概念形成一致的看法。例如,英国创意产业工作组定义创意产业为:通过开发运用知识产权创造财富并具有就业潜力的产业。霍金斯形容创意产业是以知识产权为结果,以脑力工作占优势的产业(朱自强,张树武,2012)。国内学者也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如邓晓辉(2006)提出,文化创意产业是以文化资源和新型科学技术为原料。通过个性化创造以文化内容为核心的商品和服务的营利集合体。朱自强等(2012)提出,文化创意产业概念的界定,需要仔细分辨文化创意产业、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之间的关系。

2 文化创意产业地位剖析

2.1 文化创意产业成为全球产业发展趋势

目前,全球经济发展逐渐转向为文化发展,创意经济实力成为衡量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标准,文化创意产品不断地涌入并影响着居民的生活。根据《2010年创意经济报告》可见,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之际,国际贸易额减少12%,全球经济不乐观,然而创意产品出口额在这一年不减反增,甚至高至5 920亿美元(意娜,2016)。可以看出,创意产业已然逐渐成为世界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产业之一。

2.2 文化创意产业逐渐上升为战略性支柱产业

文化正逐渐扩散到文化旅游、演艺、文化娱乐、游戏、艺术品工艺美术、艺术创意设计、文化产品等多个领域,并逐渐形成一种产业体系,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国家统计局显示,2006-201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2.37%增长到3.97%,且每年持续保持增长态势,年均增长率5.29%,文化产业对GDP的贡献越来越大且持续产生推动作用,逐渐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

3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问题

3.1 文化产业结构不合理

国内文化产业占GDP比重日益提高,但与国际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全球文化产业增加值在GDP总量的比重平均为5.26%,而美国文化产业则是GDP总量的11.3%,相比于国内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总量的3.63%,国内文化产业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国际水平。同时,目前中国文化产业主要发展以依靠物质文化资源的文化旅游、节庆会展特色园区等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产业,而影音传媒、数字内容网络文化创意设计等新兴文化产业相对于发达国而言较为落后,文化产业结构处于初級水平。

3.2 文化产品竞争力较弱

由云计算、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技术推动的第三次IT浪潮的到来,对文化产业产生较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科学技术引起了以“互联网+”为主要形式的新兴文化产业的兴起;二是传统文化产业与科学技术的相互融合,传统文化产业开始变革创新。而我国在文化与科技融合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时间较晚,速度较缓而且内容和创意雷同,缺乏独创性,文化创意元素含量低,难以形成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

3.3 文化走出去效果不理想

总体来看,中国的文化贸易的增幅仍远落后于中国对外贸易的总量,贸易的逆差额达到了为10∶1。中国输出的文化产品盈利微薄,且缺乏一定的国际影响力,中国的世界文化市场份额仅为6.1%,与其他发达国家的差距明显,中国作为一个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大国,其文化走出去效果并不乐观。

结束语

作为知识经济的重要构成部分,文化创意产业具有经济效益,能够将知识转化为商业财富;其不仅成为全球产业发展趋势,也逐渐上升为战略性支柱产业。目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存在着文化产业结构不合理、文化产品竞争力较弱和走出去效果不理想的问题,这也是未来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邓晓辉.新工艺经济时代的文化创意产业研究:基于技术、组织与消费的三维视角[D].2006.

猜你喜欢

文化产业文化发展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谁远谁近?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举办文化产业沙龙
四川命名首批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