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以来我国农业政策的发展历程
2018-05-14尹校辉
尹校辉
摘 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保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保驾护航。建国后从土地改革入手,经历了公社化集体化时代,才有了农民自创性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的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对我国农业政策探索之路的分析,结合土地问题和粮食安全视角下的农业政策变迁,提出农业政策未来发展的一些想法和建议。
关键词:土地改革;农业政策;农民;粮食安全
文章编号:1004-7026(2018)04-0036-01 中国图书分类号:F323.3 文献标志码:A
1 我国农业政策的阶段划分
1.1 土地改革阶段(1949~1952年)
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此时的中国农村人口占到了绝大部分,农业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我国初建政权的稳固。加上连年的战乱和土地破坏,广大农民迫切需要稳定的环境恢复生产,面对庞大的粮食需求压力,优先解决农民吃饭问题是关键,因此,这一时期恢复农业生产成为重中之重。最终历史证明,土改的成效是空前的。从1949年到1952 年,全国粮食年平均递增13.14%,棉花递增43.15%,而这一发展速度是空前的,取得的成果是伟大的。这三年农业政策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恢复农业生产,而土地改革的实施以及农业的恢复为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开了一个好头,也为新中国的建设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1.2 摸着石头过河经验积累阶段(1953~1977年)
1956 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我们对于农业是比较注重的。发展了农业,相当地保证了发展工业所需要的粮食和原料”,这基本上就为土改后的中国农业发展定了一个基本的调子。特定的历史时期,从国家的战略和全局角度出发,工业化是此时国家发展的核心,所以农业的定位只能是为工业化服务。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农业合作化的探索和实践高潮,使农民不再是单干的私有制农民。国家迫切想要解决农业问题,为了赶超过分追求了速度,在农业政策上开始走偏,“大跃进”等运动的开展对农业的打击是巨大而深远的,惨痛的教训也为我国农业政策的制定和完善提供了历史经验。
在1961至1965这几年里,吸取了教训之后农业上开始进入调整阶段。面对国情的变化積极的调整农业政策,很快收到成效,农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其后又有了长达十几年的农业学大寨运动。这个阶段的农业政策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经济发展措施和手段,而是将农业生产与阶级斗争联系在了一起,政策失去了它的功能和效益,一定程度上沦为了一些人进行阶级斗争的工具。
回首这一时期,是混乱和曲折相伴,探索和前进并行。正是因为有了这段坎坷的历史,才丰富了我们关于农业发展的理论储备和实践经验。理论的每一步发展都和实践的探索分不开,实践的每一次探索也和理论的指引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二十多年来整体上强调平均主义,贯彻“以粮为纲”,反对利用物资刺激提高生产效率。部分农业政策制定的初衷是好的,但受到政治等其他因素的影响过多,最终偏离了经济发展的轨道。
2 从土地问题和粮食安全视角下看我国农业政策
研究我国的农业政策演变历程,最重要的主线就是土地问题,土地制度也始终贯穿于我国的农业政策改革中。我国的土地制度发展至今,经历了三次大的变迁。建国初期实现了土地的私有私营,其后发展到土地的公有公营,最后变成公有私营。对应的法律《土地管理法》也经历了三次修改,基本确立了以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为核心的土地权力制度。土地制度改革的好,不仅能兼顾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的利益,实现共享改革“红利”,而且土地制度改革本身就是理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最好的样本。
经过时代的发展,在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以及全球贸易自由化的大背景下,传统的“粮食安全”观念显然已经不符合当下我国的基本国情,过去强调自给自足和丰衣足食的理念也已然过时,在满足基本温饱需求以后广大民众开始对农产品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新时期的我们需要符合时代潮流的粮食安全观。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明确了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就粮食安全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断,强调“粮食安全要靠自己”,“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从国家层面上已经提出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以及“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国家粮食安全新目标。
参考文献:
[1]孙甜甜.中国农业政策转变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