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路上,累并快乐着
2018-05-14
2015年9月,响应党的号召,肩负光荣使命,在组织的安排下,省农牧厅干部张立成作为千万扶贫战士中的一员,与工作队员一起远赴黄南藏族自治州河南县优干宁镇荷日恒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
10月的蒙旗草原,雁南飞,秋草黄,阵阵寒风透衣裳。驻地没水没电没暖气,条件十分艰苦。但困难并没有让工作队员们望而却步,看到牧民群众充满期待的眼神,想想自己肩负的使命,张立成知道该担当不辜负。
荷日恒村地处三江源保护区,是省级贫困村,这里平均海拔超过3500米,高寒缺氧,交通不便,牧民群众世代过着传统、简单、朴素而又贫穷的生活。全村252户1162人,贫困户61户221人,占全村总户数的24.2%,贫困发生率19%,人均收入2515元。为了让贫困户早日脱贫,工作队员放下省城干部的架子,以一名普通牧民的身份全身心投入到扶贫工作中……
深入群众解民情。荷日恒村留给工作队员们的第一印象是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基础设施不完善。面对这样一个贫困村,只有充分了解村情民意,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他们充分利用各种入户和群众接触的机会了解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存在困难、发展需求,做到对每一户群众的基本情况了然于胸。这样他们的身份很快从“城里人”转变成了“村里人”,口头语从“我们单位”变成了“我们荷日恒村”。他们知道,驻村就要“驻”到群众家里、牧民心中,只有把群众当家人,群众才会把工作队员们当亲人。通过充分掌握群众的基本情况,他们在贫困户识别、一户一策精准施策中做到了零失误、零上访。
迈开步子找路子。在全面掌握了村里基础设施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迫切需求后,工作队员们多次召开村民大会和村“两委”会,广泛征求党员、群众意见,博采众长,制定了“荷日恒村精准脱贫安全饮水项目建设方案”“河南县小汽车修理城建设方案”等多个扶贫攻坚方案,为村里脱贫攻坚工作和长远发展厘清了思路,指明了方向。
落實政策提基础。认真落实“八个一批”脱贫攻坚行动计划和“十个一批”专项方案,修建了村内高等级砂石路34公里,人畜安全饮水机井40眼,为18户牧民安装了民用电,改造危房25户,成立了扶贫互助基金。建设了村级卫生室,使基础医疗更加便捷。争取公益岗位25个,61户贫困户整体搬迁到了县城,住上了温暖干净的楼房。落实了“一免七减十覆盖”“雨露计划”等医疗和教育相关减免政策,彻底解决了生活条件艰苦、孩子上学难、看病难的问题,贫困户生产生活水平全面提升,彻底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
发展产业拔穷根。2016年,工作队员们瞄准家用小轿车日益普及的巨大市场,积极争取河南县产业扶持资金,建设了河南县最大的小汽车修理城,争取特困连片扶贫项目,建设了梅朵赛青民族服装加工厂,争取财政支农资金,建起了牦牛高效养殖基地、欧拉羊繁育基地、畜产品加工厂等;合作社各实体产业已经正常运营,发展态势良好,为贫困户及全村长期收益和稳定脱贫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真帮实扶显成效。通过以生态畜牧业合作社为抓手,兴办实体产业,壮大集体经济,进一步拓宽了就业及增收渠道;初步形成了以畜牧业为主导产业,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格局。截至目前,合作社实体经济解决本村贫困人口就业26人,年均工资2万余元。2016年,合作社实体共分红48万元,户均1800元。2017年,分红64.8万元,户均2700元,贫困户户均4600元。通过收益分红增加了贫困户经济收入,提升了贫困人口的参与感和获得感;2017年,荷日恒村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5632元,全面实现脱贫退出。每当看到脱贫攻坚的成效,他们的感受就是“累并快乐着”。
作为下派的工作队,大家参与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精准扶贫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工程,在河南县脱贫攻坚的道路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工作队员们的人生轨迹留下了难以忘怀的一笔,大家欣慰、自豪!也深信,在党的领导下,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决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和“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要求,在扶贫工作队员们的不懈努力和牧民群众的不断奋斗中,荷日恒村必将彻底摆脱贫困,阔步前行,奔向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