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双性化人格家庭培养的思考

2018-05-14李巧巧吴航

现代教育科学 2018年9期
关键词:家园共育幼儿教育

李巧巧 吴航

[摘 要]雙性化人格可能是最适合未来社会发展的性别角色人格,拥有这种人格的幼儿会突破性别刻板印象的限制,在区分不同的情境特征上思维会更加敏锐,在应对不同情境来进行性别角色的选择上会更具灵活性和适应性。本文从双性化人格研究的历史进程出发,在一些已有研究结果的基础上论证出家庭中要实现幼儿双性化人格的必要性,最后再给予父母在实现培养幼儿双性化人格过程中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家园共育;双性化;幼儿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8)09-0116-04

[DOI]10.13980/j.cnki.xdjykx.2018.09.023

双性化人格理论是心理学家提出的一种全新理论,为后来的学者们提供了性别角色研究的新方向。双性化人格作为一种最佳的性别角色人格,具有这种性别角色人格的幼儿在处理问题上灵活性会更高,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但在真正培养幼儿的双性化人格及实现这种新的教育模式过程中又会出现一些问题。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性别刻板印象会潜移默化的通过幼儿园教师、大众传媒、家长等途径灌输到幼儿的思想观念中,这很不利于双性化教育的发展。通过阅读以往相关的研究中发现,从教师角度提出怎样去通过双性化人格教育来克服这种消极影响的研究非常丰富,但是以家长为落脚点的角度如何去具体培养幼儿的双性化人格的研究还比较欠缺,以期本文能对这方面研究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

一、双性化人格的概述

双性化或称作双性化人格,“它是指一个个个体既具有明显的男性人格特征,又具有明显的女性人格特征,兼有强悍和温柔、果断和细致等性格,按情况需要而作不同表现”[1]。从通俗意义上讲,具有双性化特征的男孩可能是勇敢的(男性特质)和温柔的(女性特质);双性化女孩可能是强壮的(男性特质)和细腻的(女性特质)。双性化人格能够同时兼顾两种性别特征上的优点,其具有双维的结构。也就是说,具有双性化人格的个体会根据面临的具体情境的不同,在选择区分不同的情境特征上会更加敏锐。既能按照传统男性化的思维方式选择,也能按照传统女性化的思维方式,使两种思维方式各自的优点紧密结合,并实现其结合程度上的最大化,同时再选取采用更加适合的策略,以此进一步提高性别角色选择上的灵活性和面对不同情境上的适应性。

双性化人格教育是指教育者在幼儿形成社会性的性别角色标准的过程中,抱有以实现幼儿双性化人格的目的,让幼儿自身的发展不受到传统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的影响,在保持自身的性别角色所带有的良好性格特征的基础上,能够从异性身上吸取其所拥有的优秀性格特征来丰富自身,从而成为一个具有双性化人格的个体。

国外对于双性化的研究起步较早,“最开始是美国人类学家米德(1935)对3个邻近的新几内亚部落的研究,认为社会角色可以没有性别差异,文化是获得性别角色的驱动力”[2],再到精神分析理论的创始人弗洛伊德首先提出“潜意识双性化”的概念。荣格的集体潜意识理论又进一步得出,“人类的集体潜意识包括男性潜意识中的女性倾向—anima(阿尼玛)和女性潜意识中的男性倾向—allimus(阿尼姆斯)两个原型,其观点认为人类天生具有双性化的生理和心理特点”[3]。随着西方女权运动的高涨,在1964年罗西(A.S.Rossi)首次提出了“双性化”概念,指出个体是可以同时拥有传统男性和传统女性应该具有的人格特质。之后,因性别化观点和性别研究出名的美国心理学家桑德拉·贝姆在1974年发表的以斯坦福大学本科生为被试编制的性别角色量表——“贝姆性别角色量表”[4],进行了男女心理性度评估和测量的实验,通过评分方式分成双性化的、男性化的、女性化的、未分化的4种类型,这个量表至今仍然有其适用的价值。

二、实现双性化人格教育的必要性

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得出,在关于性别角色与心理健康、人际交往和谐性、人格特征关系、主观幸福感等关系上的研究双性化人格是一种最佳的性别角色模式。

在性别角色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中,袁立新和卢声达选取了355名大学本科学生作为样本,以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和一般健康问卷(GHQ—12)作为测量工具,研究结果表明4种性别角色类型在心理健康得分的对比上,双性化人格的得分是最高的[5]。卢勤选取了来自成都市属、省属、教育部直属下的三所本科院校中的473名本科学生作为样本,再根据修订后的Bem量表和结合中国人人格而产生的本土化量表作为测量工具,最后得出的结果是在讨论与心理健康有关的人格维度上,具有双性化人格的个体心理健康水平最佳[6]。

在性别角色与人际交往和谐性关系的研究上,张赫随机选取大连某大学在校大学生220人作为样本,以贝姆性别角色量表和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作为测量工具,最后研究结果表明具有双性化人格特质的大学生在人际关系和谐性的程度上会更高,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更有利于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7]。李雪平、刘月在西华师范大学随机抽取220名大学生作为样本,以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CSRI),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为测量工具,最后研究结果得出,不同的性别角色类型在人际关系诊断量表总体上有显著差异,通过几种不同的性别角色类型对比之下,具有双性化人格的大学生对于处理人际关系能力较高,并且在双性化特质中起主导作用的男性化特质越高,该个体的人际交往能力越强[8]。

在性别角色与人格特征关系的研究上,李少梅选取陕西师范大学大三年级319名大学生作为样本,以贝姆性别角色量表BSRI和16PF量表作为测量工具,研究结果表明,具有双性化人格的大学生兴趣广泛,表现更加自信,其人格发展及适应水平相比其他类型的个体会更高[9]。王学选取华中师范大学各院系的大一、大二学生共607人作为样本,以贝姆性别角色测验量表(BSRI)、大学生人格健康问卷(UPI问卷)、自信心测验问卷作为测量工具,研究结果表明,具有双性化人格模式的大学生在自尊自信、身心健康、适应外界的环境的独立性等方面明显优于其他类型的个体,是一种最佳的性别角色模式[10]。

在性別角色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研究上,杜军和谢继红在甘肃省兰州市选取两所本科院校和两所专科院校的230名学生作为样本,以Bem性别角色量表,幸福指数、整体情感指数量表作为测量工具,得出的研究结果为具有双性化倾向的男女性在情感维度的得分上都偏高,具有双性化人格的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会更强[11]。耿晓伟和张峰在浙江省和山东省选取某高校在校的334名大学生作为被试, 以卢勤、苏彦捷(2003)修订的 Bem性别角色量表,Bradburn(1969)编制的情感量表和 Diener(1985)的总体生活满意度量表,自尊量表(SES)作为测量工具,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性别角色类型下的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的得分上,双性化个体所获得的生活满意感和情感平衡分数都是最高的[12]。

通过以上相关的实证研究得出双性化是一种最佳的性别角色模式,对处于人生初期的幼儿就进行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是有利于其长期发展和终身获益,这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更是必不可少的。在这样一种双性性别角色的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持有双性化的性别角色期望,使男女学生的发展不再受性别刻板印象的束缚,注重吸收异性的优秀特征,发展成为具有双性化性别角色模式的人”[13]。在这个形成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受到来自教师、家庭、社会等其他因素的影响,但又由于幼儿在家庭中与父母朝夕相处,大量的时间都和父母待在一起,再加上父母与幼儿血浓于水的纽带关系,与其它所受的影响相比,家庭影响则具有不可比拟的深远性和持久性。

在探讨家庭对幼儿实现双性化人格的作用时,发现心理学对这方面所做的研究比较突出。比如精神分析理论中的弗洛伊徳认为,性别角色的获得是在对同性父母的认同过程中发生的,“‘认同导致了巩固的超我的发展,超我是行为的(包括性别角色行为)社会标准的内部表象”[14]。父母作为社会成员中的一分子,其所带有的价值观是社会成员大多数所认同的价值观,在社会文化规则的要求下,谈到女孩,大家会更加认同女孩的语言表达能力强于男生,在处理感情方面也会感性多于理性。而男孩在运用理性思维来思考解决问题的方式上与女生大相径庭,其在空间想象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一些具有实干性质能力的表现上会更加突出。而父母作为幼儿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在社会生活中所习得的社会文化会在日常生活的教育中潜移默化的传递给幼儿,在父母一言一行的影响下,是幼儿社会化发展的关键,也就是性别角色形成的关键所在。

社会学习理论中班杜拉(Bandura,1969)的观点认为模仿学习也就是“幼儿的社会行为的获得是通过观察学习和在适当环境中模仿进行的”[15]。幼儿跟父母一起生活的时间较长,性别角色的学习是通过对父母的观察与模仿学习的过程中所逐渐获得的,父母所带有的性别类型化行为为幼儿形成社会所要求的性别角色行为提供了一个范式,在这种范式影响下形成的结果即幼儿对同性父母的性别类型学习行为的结果,双性化的父母更倾向于培养出具有双性化人格特征的孩子。

而性别图式理论的观点更加强调社会性因素的影响。“性别图式形成后,儿童很可能对他们性别图式相符的信息进行编码和记忆,同时也会遗忘与图式不相符合的信息,或把它们转换成与性别图式一致的信息。”[16]幼儿性别图式的形成和发展会更多的受到父母所传递的社会规范所影响,当幼儿对已有的性别图式的信息进行编码和记忆,会对不符合父母教育所知的社会规范的性别图式进行调整,并逐渐形成大家普遍接受的性别角色规范。

三、双性化人格家庭教育的策略和方法

(一)从观念上打破性别刻板印象的限制

双性化人格的提出,为幼儿性别角色教育指出了新的发展方向,家长作为影响幼儿性别角色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幼儿双性化教育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家长要切实从观念上打破传统的性别刻板印象的限制,及时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在给孩子提供的玩具上不要体现出性别差异。比如让孩子都有能接触到异性玩具的机会,不刻意以性别差异去限制幼儿对其他方面的学习兴趣,在为孩子挑选衣服的颜色同时也不要因为性别差异而有所区分。有目的的创设出幼儿与异性伙伴之间经常一起玩耍的机会,通过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异性伙伴的游戏,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切实去感受异性同伴下的性格特征,在加强对自身同性角色的理解和认同时,也能在幼儿互动的过程中去吸收异性的良好的性格品质,从而实现幼儿的双性化人格的形成。

(二)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

幼儿的早期学习主要是以观察模仿学习为主,父母的行为就是幼儿性别化发展的象征模式和参照,儿童通过对父母间不同性别的对比,深化对自身性别角色的认识,从而促进性别的社会化。父母在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性别角色行为对幼儿的性别化过程中都起着独特作用。从比较父母双方对孩子产生影响的程度分析来看,“与母亲相比,父亲对待子女的行为方式具有更大的差异性,正是这种差异导致了更多的性别之间表现差异的出现”[17],父亲对孩子产生的性别角色的影响会相比母亲有显著性差异,“高品质的父亲在位有利于子女性别角色的形成和发展”[18]。因此,作为一个父亲,可以通过在生活中的一些表现既能让幼儿体会到父亲勇敢、自强、独立的一面,又能让幼儿领略到父亲体贴、温柔的一面,这样会为男孩提供了一种既有的、男人的基本行为模式去供他模仿,让他在生活中做到独立、勇敢、细心、温柔的情感表达,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他双性化人格的发展。对女孩来说,父亲的双性化特征会使她对于未来的生活有了一个参照,能从父爱中去获得安全感,更容易表现出兼容男性化特征中的坚强、勇敢、进取的双性化性格特点。

(三)引导幼儿参观男性和女性的非传统工作环境

社会文化会不自觉的给孩子传递由于性别角色的不同所从事的工作性质也不同,这在无形中传递着性别角色的刻板印象,也会对幼儿在形成职业梦想的过程中产生消极影响。父母可以通过丰富幼儿的社会经验来抵制文化带给孩子的角色适应倾向,经常带孩子去拜访非传统职业工作的场所。比如医院这一类职业的工作场所,让孩子在自己的亲眼目睹中去了解大家耳熟能详的“护士姐姐”的队伍中也有“护士哥哥”的存在,“医生叔叔”的集体中也有“医生阿姨”的存在。让孩子在自己的实地观察中去拓宽孩子的视野,从职业的选择上不被狭隘的性别角色所限制,引导孩子了解工作的选择是因为其个人的能力和兴趣,和性别没有关系,这有利于早期幼儿形成双性化性格,并由此鼓励孩子在梦想自己以后所要从事的职业时大胆选择,更多的考虑自身的兴趣爱好和能力,尽量避免受到传统性别角色观念的限制,这有利于挖掘幼儿的潜能,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实现幼儿长期发展。

(四)加強与幼儿园教师的沟通与交流

幼儿园教师是经过专门系统的训练与培训的专业人员,与父母相比在进行幼儿双性化人格的培养过程中其教育理念会更加明确,实施的途径更具针对性。但一个幼儿园老师的精力十分有限,其所要管理的孩子数量却是一个家长所带孩子数量的十几倍,这时就需要家长要应该经常主动和幼儿园教师保持密切的联系,经常和教师沟通交流孩子在园的一些情况,及时了解幼儿近期在幼儿园的性别角色行为表现,并且向老师请教对孩子正确进行双性化教育的方式方法,与教师进行共同探讨,随时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实现两者在对幼儿双性化人格的培养过程中都能起到一致的积极作用。

(五)选择有利于促进幼儿双性化人格的书籍和动画

幼儿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动画片、书籍,能更好地使幼儿初步了解不同性别角色所具有的行为特点和行为规范,处于发展还未成熟的幼儿还会根据与自身同性角色的特征进行模仿学习,那么这种大众传媒和书籍中所蕴含的正确与否的性别匹配行为会对幼儿性别角色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家长在为幼儿选择书籍和动画片时应该突破传统性别角色观念的限制,尽量规避大众传媒和书籍所带来的有关性别角色的消极影响,去选择卡通人物角色性格丰富的书籍和动画,这种卡通人物形象是具有双性化的特征,既具有男性的聪明、勤奋、果敢等特点,又具有女性的温柔、耐心、和善的特征,让幼儿在观看的过程中也潜移默化的接受到双性化教育。

参考文献:

[1]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5)[Z].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

[2]曹海峰.论双性化理论对我国性别角色教育的启示[J].湖北社会科学,2009(1):169-171.

[3]吴卫东.双性化视角的幼儿性别角色教育[J].教育探索,2011(6):21-22.

[4]BemS.L.,The Measurement ofpsychological androgyny[J].Joumnal of Counselingand Clinical Psychology,1974(42): 155-162.

[5]袁立新,卢声达.性别角色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6):470-471.

[6]卢勤.大学生性别角色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4):276-280.

[7]张赫.大学生性别角色与人际和谐性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3):245-247.

[8]李雪平,刘月.大学生性别角色与人际关系的相关性[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7):1020-1024.

[9]李少梅.大学生双性化性别特质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4):149-153.

[10]王学.当代大学生人格建构的理想模式——双性化人格[J].现代大学教育,2004(4):86-88.

[11]杜军,谢继红.双性化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2):187-189.

[12]耿晓伟,张峰.大学生性别角色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自尊的中介作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2(5):384-388.

[13]盖笑松,王晓宁,张婵.走向双性化的性别角色教育[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227-231.

[14][15][16]俞国良,辛自强.社会性发展(第2版)[M]. 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13:192+194+196.

[17][美]约翰·W.桑特洛克.儿童发展[M]桑标,王荣,邓欣媚,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18]蒲少华,卢宁,卢彦杰.大学生父亲在位对性别角色发展的影响[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6):81-85.

(责任编辑:宇美臻)

Abstract: Androgynous as the most suitable gender role personality to adapt to future social development. Infant with this personality will break through the limitations of gender stereotypes. In distinguishing different contextual characteristics, thinking will be more acute and it will respond to different situations. The choice of gender roles will be more flexible and adaptable. This article starts from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the research of androgynous, and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some existing researches, it demonstrates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realize infants androgynous of in the family. Finally, parents are given to realize the process of cultivating their androgynous in the relevant recommendations.

Key words: educating with family and kindergarten; androgyny; infant education

猜你喜欢

家园共育幼儿教育
在活动中构建和谐的师幼关系
传统节日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实施初探
家长助教对促进幼儿园课程开发的研究
浅谈小班幼儿良好习惯培养之方法
当前幼儿环境教育策略探研
模仿故事角色
基于农村幼儿礼仪启蒙教育的研究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