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社会工作与反贫困:社会工作反贫困研究中的经济性议题
2018-05-14李青
[摘要]社会工作源起于扶贫济困的救助活动,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环境以及贫困议题的变化,国外金融社会工作结合了金融与财务的知识,有效地回应了长久以来传统社会工作对反贫困领域中经济性议题的忽视以及自身财务知能缺失的问题。在我国随着反贫困理念以及方式的不断转变,近年来资产累积、小额信贷、微型创业、社会企业、经济合作社等多种策略方式也在探索实践,这对社会工作者协助服务对象进行资产累积、创业以及财务使用规划等方面的财务知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此背景下本文希望通过对金融社会工作的兴起与发展进行介绍,以提升我国社会工作在新时期反贫困问题研究中对经济性议题以及财务知能的重视,并从社会工作教育与实践两个方面思考今后金融社会工作在我国的发展。
[关 键 词]金融社会工作 反贫困 财务知能
[作者简介]李青(1987-),女,山东临沂人,台湾辅仁大学心理学专业博士生,研究方向为行动研究与社会工作。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672(2018)04-0019-08
一、 社会工作反贫困研究中的经济性议题
社会工作专业起源于扶贫救济活动,协助人们解除经济财务困境一直是社会工作的主要服务内容之一。自从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随着西方社会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大量的工厂作业取代了以往以家庭手工为主的工作形式,大量的农民失去土地,沦为城市的贫民,城市中的人们由于失业、病重等遭遇而身处困境。①英国是最早实现工业革命的国家,为了回应这一问题,除了在政府层面先后颁布《劳工法》《帕里石济贫稅》《新济贫法》等法案推动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之外,各种不同形态的救济组织机构也纷纷成立,开展劝募、济贫等工作。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1869年英國设立的慈善组织会社,为了有效地整合组织与运用社区资源,避免资源浪费,当时发展出一种“友好访问员”的服务模式。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先驱者Richmond也曾在此过程中担任友好访问员,并将友好访问员的工作经验总结为《贫困中的友好访问:慈善工作者手册》,从中提出针对贫困家庭的慈善工作,友好访问员需要着重关注家庭主要收入者、照顾者及孩子、健康、花费和储蓄、休闲、生活信心以及宗教信仰等各方面情况。①此外,其在《社会诊断》一书中也讲述了利用问卷去评估家庭的需要,其中也包含针对就业、工作所得以及其他收入来源、每月开销、信用、债务、储蓄以及资产等财务项目的评估。②慈善组织会社主要是通过友好访问员统筹各类慈善救助机构资源,并建议或鼓励贫困者重视他们的生计、子女的教育、选择经济实惠的住房等,给予这些受助者所需要的辅导和相关协助。③
当时由于济贫的理念主要以个人主义与自助精神为指导,认为贫穷是个人的责任,是因为家庭及个人功能失调才贫穷,因此慈善组织会社只对那些“值得”救济的贫民开展救济。在此过程中友好访问员也发展出了一套辨识谁是值得帮助的穷人的技术,他们在实践中通过提供物质救济、调查、登记、互助、协作等方法向贫民提供适当的救济,为社会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并成为专业化的先驱。④⑤
另一个在西方国家社会工作发展史上有名的济贫运动是在英国源起的睦邻组织运动,它强调住进贫民区,与贫民建立友谊,慈善救助者通过与贫民区贫民生活在一起,得到第一手的经验,以深入了解贫民的问题,并研究改善之道,其强调民主与平等的贫民教育理念,让不同阶级产生互动,让他们彼此了解和相互学习,让接受帮助者也可以付出,其中汤因比馆是睦邻运动的典型代表。汤因比馆的特点是设于贫民区,所有工作人员与贫民共同生活;没有既定的工作计划,视居民的实际需要而开展工作;尽量发挥当地的人力,培养其自动自发的合作精神,为地方服务;除使各地的社区睦邻中心成为当地的服务中心外,还尽力向当地人介绍本国和外国文化,使之亦成为当地的文化中心。⑦
慈善组织会社认为贫穷问题是由个人的缺陷特质所致,强调从个体化的解决方式入手,睦邻组织运动则认为贫穷问题起因于社会环境,不仅只是提供简单的物质救济,还要进一步协助弱势族群发展适应社会的功能、因应生活环境带来的挑战,甚至要对社区环境进行改造。
慈善组织会社及睦邻组织运动都推动了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随着社会对专业化发展的要求,为了寻求专业化、科学化的专业位置,社会工作因Marry E. Richmond对以往实务经验的知识系统化的整理总结,而使社会个案工作的方法逐渐得以确立与发展;另一方面随着20世纪精神分析以及各类精神治疗的流行,社会工作为了跻身专业人员之列而与医疗机构人员比肩而立,更加注重对社会个案工作方法的提升,最终相较社区发展工作,个案工作成为济贫工作的主流方式,且对科学化、专业化的追寻日后也更倾向于以精神医疗个别化的观点处理贫穷问题,对社会结构性以及社区改变层面的处理越来越少,这也影响了社会工作因应贫穷问题的践行。之后社会工作毕业生很少被吸引到贫困救助的领域,多数到家庭治疗、儿童福利、医务社会工作等其他更有名气的领域就业。这些趋近于提供非直接关注贫穷救济的特定实务形式,以及随着贫困救助制度的发展,贫困救助的工作也逐渐变得更加制度化、例行化与官僚化时,也就不那么注重专业介入的需要,这也使得社会工作者逐渐从贫困救助服务领域撤退。
针对社会工作在社会贫困救助实务领域的缺失,一些研究显示1960年代晚期,只有少数拥有社会工作专业资质的社工直接服务于社会贫困的救助对象,社会工作的发展起源于济贫工作,其在个人、家庭或社区经济发展中应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绝大部分的社工界人员,将经济议题视为是一条与社会救助无需接壤的平行线,大部分社工也不认为经济议题跟他的工作有关,社工将济贫视为一种行政程序,而非社会工作的专业服务。虽然社会工作者藉由提供儿童福利、心理健康服务等仍与贫困的人群一起工作,或是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工作者也积极投入社会救助等社会政策方案的倡议与形成,并与其他专业人员共同合作,以共塑回应贫穷问题的新策略取径,但是社会工作所服务的这些人群中许多仍生活在贫穷与被剥夺的处境中。此外,虽然有分配更多的经费资源提供专业服务,但个案量却持续上升,甚至出现认为专业社会工作者无法帮助个案就业,使其自立自足,且认为专业社工只是提供“软性服务”,没能提供中止依赖的干预的质疑。
随着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以及金融商品的多元化发展,Prigoff曾指出经济发展全球化已经造成社会环境的剧变,包括劳动条件及环境的改变,以及家庭与儿童的贫穷问题日益严重,社会工作应该要正视“经济议题”。Sherraden & Ninacs也指出在新社会经济环境下,社会工作回归对济贫救困的本源以及在与财务经济状况岌岌可危的个人与家庭一起开展工作时,由于需要将一些商业金融资讯、基础会计、预算等与个人或家庭经济发展相关的重要技巧带入,这也需要社会工作者常常需要与这些弱势个人或家庭一起去理解这些商业或财务资讯,以及如何管理家庭财务资源等,在此背景下社会工作者需要具备一定的财务知能才能更好地与弱势个人或家庭以及与金融财务相关领域的工作人员进行资源的连接与整合协调工作。
二、 社会工作反贫困中财务知能的需求与缺失
财务知能由英文 Financial literacy翻译而来,意为“让一个人能够认知并且有效运用财务资源的知识及能力”。简而言之就是辨识财务资讯的知识及处理财务问题的相关技巧。对未接受过相关金融财务专业知识背景训练的一般大众而言,我们通常是透过原生家庭以及自己实际生活中的收支经验来获取与习得财务认知与处理的相关知识能力。
社会工作与财务知能之间的关系,早在Marry E. Richmond《社会诊断》一书中就指出,社会诊断的焦点之一即是服务对象的社会环境及经济弱势,其在评估家庭需求的项目中就已经包括工作所得和其他收入来源、每月支出、信贷、债务、储蓄以及资产等项目,并且建议询问诸如家庭对于财务处理是否有良好的判断力,该支出是必要支出还是非必要的支出等一些与理财相关的题目来辨识其家庭财务决策能力。
此外经济性议题贯穿于社会工作的各项服务之中,从服务评估开始,我们就涉及收集服务对象的家庭资讯、检视需要支出的费用有哪些是缺乏的;进入介入阶段后,开始连结资源、申请福利救助、求职或培训资源等;同时不断地评估家庭的稳定与改变程度,再调整介入方式,如此循环,直到结案。在此服务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经济现况的盘点通常是了解服务对象生活处境的重要方面,但是由于关系建立不足,缺乏询问技巧、面子文化以及社工自身财务知能不足等原因,社工所了解的服务对象的经济状况通常是模糊的、杂凑的或是隐匿的,使得社工无法分析其经济议题的样貌、困境出现的周期循环等,而出现即使透过社工的服务,但仍没有发挥改善的成效。
随着反贫困理念以及方式的不断转变,近年来资产累积、发展账户、小额信贷、微型创业、社会企业、经济合作社等多种策略方式也在不断地实践探索。在这一发展趋势中,对于助人工作者而言,在直接服务上,社工可能邀请相关服务机构或金融财务领域的讲师对服务对象或工作人员教授金融财务管理领域的课程,同时随着一些企业型基金会投入到助人工作,密切地进行跨专业跨领域的合作,对社会工作者在协助服务对象进行资产累积、发展账户的管理、创业以及财务使用规划等金融财务知能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
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性议题也在不断地变迁,当今导致人们贫穷的因素已不单纯的仅是物质上的匮乏,有许多是商家的消费陷阱所致。现在很多商家透过广告、节庆等创造消费合理化的氛围,此外随着现代化金融工具及商品的兴起,金融商品销售者为了推销产品,通常在商业包装中置入购买使用的各种诱惑性策略,使得财务行为变得多元又复杂。收入有限的人们,在价值认知不清晰、缺乏自我财产盘点或管理能力的情况下易出现过度消费、提前消费的状况,若再遇到突发的意外或失业等而导致收入减少等事件,在无力因应的情况下,一些人可能会选择信用卡、借贷甚至高利贷等方式应对,以债养债的方式而产生“卡奴”与“负翁”,进而使贫穷的处境更加困难。
在此情形下,或许我们一时难以有改变大环境的能力,但是若能提升对资讯辨识的能力、对自我财务与生活细节的盘点与规划的能力,则很多困境可能得以避免。在经济性议题日益重要的今天,若能以助人者为核心人力,以社会工作专业为基础,强化经济性资讯收集与辨识分析的能力,推动跨专業跨领域的合作机制,包含财务知能、就业、创业、营运管理等,从跨专业、跨领域的角度分析问题、制定介入计划,将更能发挥助人工作的功能与角色,落实社会工作对贫困问题的三级预防机制,全面性地因应与预防新时代的经济议题。
传统的社会工作教育注重的是对社会工作者非经济性的助人理论与技巧的培养与训练,针对经济问题则通常会注重培养社会工作学生对相关社会服务政策与法规层面的理解与掌握。Martie Gillen & Diane N. Loffler 曾指出,社会工作者在面对金融危机或长期的经济问题所造成的服务对象的财务金融上的困扰时,从现有的专业知识和教育体系所获得的知能是极为不足和欠缺的。
在具体的社会工作实践中,社会工作者针对服务对象所面临的经济困难,通常多从当前社会政策与法规的视角,评估服务对象当前所处的困境是否可以接受相关社会救助,或是否满足申请社会救助或社会保障的条件,继而据此寻求经济或物质上的救助或资助。在当今的社会工作教育与实务中很少注重去追究或了解服务对象所面临的经济问题原因何在,以及与金融理财之间的关联探究,未能针对服务对象在财务金融上的实际问题提供经济性的助人服务,不管是在教育还是在实务中,传统的社会工作对于金融财务的知识与能力都是十分缺乏的。在缺失金融财务相关知识教育与培训的情况下,以及在长期缺乏有效的家庭经济问题的解决策略的情况下,社会工作者则可能逐渐产生对于服务对象经济介入的无力感。
三、 金融社会工作的兴起与发展
金融社会工作的出现起源于美国社会长期以来服务对象和弱势族群所面临的经济和财务问题,而传统的社会工作对于服务对象的经济和财务问题所提供的大多是各种福利救助,服务对象在整体上属于较为消极和被动的处于被救济的状态,未能对自身的经济问题和财务状况提出有效的改善对策,因此许多美国人所遭遇的经济困境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研究社会工作者长期与低收入户和弱势族群的相处历史,发现社会工作者可以透过教育和训练去协助服务对象调整他们的行为,或是充权服务对象的能力,如此社会工作者能够有效地帮助服务对象掌控他们的经济财务和生活。金融社会工作的出现主要是为了处理此种问题。
长期以来因性别经济不平等问题而导致的女性在工作以及经济地位上的不利,以及受1996年美国克林顿总统推出的PRWORA法案对个人的经济与财务问题造成的影响,Reeta Wolfsohn于1997年提出金融社会工作,并在多年协助经济弱势族群改善财务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成立了金融社会工作中心,她认为由于金融财务是与弱势群体从个人、家庭到社会福祉息息相关的,而社会工作的核心是处理人在情境中的问题,因此也应该要关注其所处的金融环境。此外她也认为要改善其财务状况必须要改变其理财行为,但要改变其行为并不是只要授予知识即可,还必须藉由社会工作的方法,给予持续性的支持,改变其对金钱的态度,才能改变其行为,进而有能力控制其自我财务状况。她希望透过正确的方式,让人们能够对自己的金融改变做出正确的选择,并视金融社会工作为开启达成永续、长期的金融行为改变的一段过程。其中社会心理的观点、与金钱的关系、金融行为以及金融资讯和知识是金融社会工作的重要元素。其核心和重点在于拆解造成服务对象贫穷和经济弱势的关键点,协助和培养服务对象处理财务的能力以及做好资产累积和财务的运用,若服务对象有创业的意愿和需求,则协助其通过创业改善其经济困境。
金融社会工作的服务模式则主要是通过以下行为来实现:(1)激励人们选择较好的位置;(2)教导人们如何去面对和解决挫折和失望;(3)提供知识和经验,协助他们去做出知识基础的选择和决策;(4)通过清楚的改变过程和特别的成功阶段来支持改变;(5)结合正当、认知、激励和自我评估过程有助于建立自我认知、自我价值与信心;(6)扩展自我觉察、个人成长以及金融知识;(7)改变关于金融判读能力跟金融教育的对话主题;(8)咨询专业人士是实践不同方式的思考和服务对象工作的模式,其重点在于要服务对象思考:a.分析金钱使用的方法;b.揭露服务对象对钱的思想、感觉、态度和行为;c.用心倾听了解他们对金钱的问题和议题;d.发觉他们处境和他们生活的成因;e.确认服务对象所想要的以及未来的方向;f.发展计划协助服务对象从他们的处境达成想要发展的方向;g.了解承诺和坚持的好处。
总体而言,金融社会工作是透过宣扬金融服务、资产累积机会以及金融教育与引导来提升个人、家庭和社区的福利,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人们经济福祉、维护经济正义。如今金融社会工作在美国已经成为一个新兴领域,普遍获得专业的认可和接纳,并获得NASW的有关继续教育的认证。
四、 在我国反贫困领域发展金融社会工作的思索
在我国针对贫困的治理工作,早期基本上属于行政被动性质的救济,因难以调动贫困地区以及个人的自我发展能力,甚至长期以来有些地区还形成了依赖扶贫救济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开始注重实行救济性反贫困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逐渐形成了农村扶贫开发,城市就业扶助的反贫困行动以及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社会救助制度等反贫困制度体系,并且近年来随着精准扶贫战略的提出与践行,不断推动着我们反贫困工作的开展。
在我国由于社会工作的发展起步较晚,以及以往的反贫困工作主要依靠基层政府组织管理实施,社会工作界对此很长一段时间多停留在理论层面的探讨,在实践上则相对缺乏介入的探索。随着我国社会工作的不断发展,以及由于以往主要采取基层政府的行政管理和委托居委会实施社会化的管理的方式进行反贫困,逐渐呈现出对贫困问题的狭隘理解、贫困者的能力建设不足、缺乏专业化的救助调查评估、就业培训扶助流于形式、社会组织对扶贫工作的参与不足、扶贫与社会治理和社会建设脱节等问题,政府也不断重视社会工作在参与社会建设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并在《关于加快推进社会救助领域社会工作发展的意见》《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健全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关于支持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指导意见》等文件中为我国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救助和扶贫开发等反贫困工作提供了制度性与政策性的引导。
在这一发展背景下,我国社会工作在反贫困领域也不断探索实践,并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前社会工作主要通过“委托-代理”、“协作-互助”、“外展-介入”等路径助力脱贫攻坚的开展,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相关的研究也显示,由于受社会工作者专业水平和扶贫能力的影响,我国社会工作参与扶貧的工作主要是通过个案、小组的方法,为农村留守人员和残障者提供社会救助、日常照顾、教育培训等方面的服务,在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上有待于进一步提升。近年来受到南非、美国等一些国家的反贫困工作者以社区为基础,通过对贫困者理财能力和资产管理能力的培育,将反贫困的专注点放在贫困家庭的经济发展上,通过资产建设、能力建设与经济发展等策略,帮助贫困者建立持久资产,以实现永久脱贫的启示,我国的一些反贫困实践也逐渐转向注重贫困个人或家庭的经济发展和资产建设,以反贫困和社区能力建设为主题,围绕扶贫、家计生产、城乡互助、能力建设等议题开展服务,对促进农村地区的发展与建设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当前我国的贫困议题也逐渐发生转变。在农村地区,一方面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每天有近百个村庄的村民成为城镇化中的市民,这些新市民失去以往赖以为生的土地,投入到城镇化的打工者队伍之中,有些人可能因为年龄、能力、机会等问题而难以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他们获得未来持续生计的能力较弱;另一方面在农村城市化、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一些农民因资金短缺、技术落后等问题,单纯依靠农业经济往往处于维持基本生存的状态,但随着现代化发展,水电煤气通讯等各种费用却不断上升,对于许多处于生活温饱维持边缘的农民而言,若遇到生病等意外事件,则易因其脆弱的经济生态条件陷入贫困的境地,而成为新贫群体。①在我国城市地区,以往因经济体制的转换、国有以及集体所有制企业的改革,所带来的结构性失业或下岗而引起的贫困问题,②多年来经由经济的发展,以及针对下岗以及失业型贫困再就业行动的开展,已逐渐由缺失机会导致的贫穷转变为缺乏能力而导致的贫穷,特别是身心障碍、年龄偏大、低技术无保障群体,如何增强其能力建设一直是城市反贫困面临的重要问题。此外经济性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变迁,在现代社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丰富,人们消费方式、消费体验、消费观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特别是随着信用卡以及便捷的移动支付方式的发展,人们在消费的便捷性、消费的可提前性以及消费的多样性面前,若缺乏自我财务管理与规划的能力,则很容易出现非理性消费的问题,甚至有些人因此陷入超额透支消费、以卡养卡、以债养债等困境,不仅使当事人因此陷入贫困的入不敷出的状态,而且也逐渐演变为一种社会问题。
在这一新的反贫困形势下,以资产累积、能力建设、小额信贷、微型创业、社会企业、经济合作社等社会投资与社会发展的策略,将成为今后反贫困的主要方式,这一发展趋势也为社会工作者或助人工作者在协助服务对象进行资产累积、发展账户的管理、创业以及财务使用规划等金融财务知能方面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随着贫困议题的变化以及当今经济环境的变化,在以资产累积为基础的金融社会工作福利理论引导下,社会工作者结合财务、社会工作、心理、教育等专业技巧,协助贫困者不断建立有形的金融或实体资产,也从人力资本、个人信用、社会支持网络、理财智能、文化资本等无形的资产进行累积,帮助贫困者掌握金钱、掌控生活模式,进而脱离贫困的处境,有效地回应了长久以来传统社会工作对反贫困领域中经济性议题的忽视以及自身财务知能的缺失问题。
迄今为止,我国高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在服务贫困者和介入方面的课程、实习和研究总体上还是不够的。在社会救助工作中,针对家计调查、家庭财产的审核、救助金的计算、收入抵扣的减免等所需要具备的金融财务知能也是缺失的,为了更好地提升社会工作参与反贫困的成效,以及帮助弱势群体真正脱贫实现自立自主的生活,在我国社会工作的教育以及实践中也需要不断重视对社会工作者以及服务对象自身财务知能的提升以及利用金融社会工作的取向积极开展反贫困的实践探索。巫正洪等提出在结合我国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引进金融社会工作的课程,透过个人、家庭、社工机构、社区、银行或理财单位以及政府等不同层面的连接,针对我国低收入贫困群体、流动群体以及刚工作的青年人群,探索财务知能的提升与资产累积的金融社会工作实务的发展方向。在此笔者试从社会工作教育以及实务两个方面来思索我国金融社会工作的发展。在社会工作教育方面,由于金融社会工作是一个透过教育、激励与心理支持来协助服务对象,致力于长期可持续的财务行为的改变,其目标在于让服务对象,有效控制金钱进而掌控自己的生活,因此一个金融社会工作者需要具备对债务、信用、投资及财务咨询相关的知能,以协助服务对象与金钱建立良好的关系,学习金钱管理的技巧,以达到财务稳定的福祉。在我国高校中可以通过社工专业与当前高校中普遍都设置的金融、财务、经济等专业共同开展跨专业跨领域的学生培养工作,在社会工作专业课程中增加金融、财务管理等课程,习得财务资讯收集与盘点、致贫因素与财务风险盘点、财务规划、具体脱贫服务计划拟定与評估等能力,以提升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在金融、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知能以及对弱势群体贫穷议题的服务效能。在社会工作实践中,注重结合一些金融财务管理相关的企业、银行等企事业单位,在现行的商业模式上增加公益慈善的理念,透过企业社会责任或企业基金会等方式开发适合贫困群体的理财产品或项目,以及透过公益性的财务、金融课程等提升社工以及社会大众的财务管理意识与能力。或是社工、财务、金融或经济等学系以及金融保险理财等单位可以开展跨专业跨领域的合作,共建金融社会工作的发展平台,针对助人工作者、社工机构等社会公益服务组织、贫困群体以及社会大众等不同对象分别开发相应的财务知能课程与服务项目,开展对贫困议题的三级预防工作。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则注重通过实务分享会、案例分享会或督导会等方式,针对社会工作开展经济性议题的实务过程中的不同面向呈现服务对象个人及其家庭的经济需要,并从制度面及社会系统面,整体反思并检视社会救助制度、经济结构所可能带来的影响,以促进理论与实务的结合运用与发展,并看到实务工作者在社会工作服务中开展经济性议题服务时所反映的经验与困境,需要提升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等,并将实务工作中的检视与金融社工教育的养成相结合,以更好地促进金融社会工作在经济性议题中的实践。
(责任编辑:徐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