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供给侧改革的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转型初探
2018-05-14赵羽
赵羽
基于供给侧改革的大环境下,探析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转型的有效方法,对提升财务管理效率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对供给侧改革的背景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供给侧改革对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影响,并论述了基于供给侧改革下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转型策略,以期为相关人士提供借鉴和参考。
供给侧改革
财务管理 建筑施工企业
前言
现阶段,我国处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转型期,经济发展步伐逐渐变缓,基于该背景下,完善此,合理调整经济发展结构,转变经济发展形态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实现对供给侧环境的改善,有助于提升财政的稳定性,对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具有重要帮助。因此,在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研究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转型的办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供给侧改革的背景分析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在取得一系列发展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经济结构失衡和供需失衡问题。在以往的经济建设过程中,大多将劳动力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和土地密集型企业作为国家财政投入的重点,这部分企业生产的产品经济附加值较低,存在较多的污染排放,而针对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企业的财政投入则明显不足,降低了我国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容易导致低端产能过剩的现象,基于此,转变经济发展路径,创新经济发展形式,完善供给侧改革显得尤为必要。2015年12月,中央国务院提出了供给侧改革的目标,旨在实现对低端产能过剩现象的扭转,实现拉动内需的目的,寻找崭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经济增长结构的调整,加大国家政策和财政资金的支持力度,促进各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将市场规律作为经济发展的主导依据,采用改革供給的形式,实现对生产力的解放。供给侧改革彰显了我国政府职能改变的重要价值,通过贯彻落实供给侧改革的各项措施,能够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提升我国的国民经济总值。
供给侧改革对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影响
建筑企业是我国经济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我国的经济结构不容乐观,需要创新经济发展理念才能够为我国在国际舞台上谋得一席之地。实施供给侧改革与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契合,有助于实现对低端产能过剩现象的有效缓解,对维持供需关系平衡具有重要作用。例如,我国为了减缓企业的税收压力,出台了“营改增”政策,为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能够有效促进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规范化,有利于从整体上提升建筑施工的整体水平。建筑施工行业属于劳动密集、低利润的行业,供给侧改革推行“营改增”战略,税制改革明确了原有建筑项目按简易征收方式征收3%的赋税,新项目中固定资产购置可以两年抵扣等保护措施,通过这样的形式,建筑项目实际税负甚至比实行营业税时降低了0.09%,有效增加了建筑施工企业的经济收入,对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规范市场行为、堵塞偷税漏洞、保护守法经营,起到了天然的促进作用,建筑施工企业为了尽快完成财务管理的转型,应注重发挥人才的优势,引进具备良好专业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定期举办财务管理内容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囊括法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以及财务管理等内容,促进企业的集约化发展,实现粗放的财务管理模式向精益化管理模式转变,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加大智能化新型建筑的建设力度,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基于供给侧改革下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转型策略
(1)创新财务管理观念和模式
促进财务管理观念和财务管理形式的创新是促进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转型的基础和前提。随着供给侧改革的不断进行,在给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对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形成挑战,以往的财务管理模式由于不符合时代的发展需要逐渐被淘汰,建筑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应重视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严格管理,实现财务管理与供给侧改革的契合,从源头上控制建设成本。在以往的经营发展过程中,部分企业为了拓展自身的经营规模,将“利润最大化”作为各项业务活动开展的基本原则,对经济效益较低的建筑工程注入了大量的资金,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限制了财务管理步伐的推进。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应转变财务管理理念,创新财务管理机制,克服单一投资方式的弊端,加大对技术密集型和管理密集型业务的资金投入力度,提升产品的经济附加值,实现对生产经营成本的有机调控,充分彰显供给侧改革对企业财务管理效率提升的重要价值。同时,企业应重视对财务管理模式进行优化,积极创新财务管理战略,改革财务管理方法,确保财务管理手段能够符合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尽管我国大部分财务管理人员的财务管理观念已经得到革新,但仍有部分财务管理人员认为财务管理就是指对财务和支出进行控制,新时期的财务管理任务要求财务管理者应树立精细化管理理念,实施主动型财务管理机制,大力引进信息化财务管理软件,促进经营成本结构的优化,减少计划外的财务费用支出,在不影响施工进度的前提下,促进财务管理模式的转型。
(2)重视做好成本控制工作
经过调查分析可知,建筑施工企业的业务大多较为分散,施工环境受自然条件和天气的影响显著,且建筑项目的工期较长,施工人员素质层次不齐,加剧了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难度。部分企业采取粗放式的财务管理办法,对财务管理工作的理解不够透彻,将钱物管理等同于财务管理,而基于精细化管理理念下的财务管理工作强调对经营成本的控制与管理,与粗放式财务管理模式相比,具有显著的优越性。建筑工程要想克服粗放式财务管理模式的弊端,应将促进财务管理模式转型作为切人点,在对建筑工程的各项施工要素进行论证的基础上,对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合理评估,验证建筑施工的可行性,做好施工材料的选择工作,实现对施工成本的严格控制。施工成本控制具有复杂性的特点,是决定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企业应加强对各个生产环节的管理,建立完善的施工预算,尽量避免计划外的成本支出,实现对采购人员行为的约束,加大财务审计部门对采购过程的监督力度,防止因采购原材料质量不过关对建筑工程质量造成的不利影响,从根本上提升建筑工程质量。同时,建筑施工企业应将国家出台的各项经济政策作为参考依据,实现对财务管理行为的规范,始终坚持凭票抵扣原则,选择正规的原材料采购渠道,完善增值税抵扣链条,确保税务管理的规范性。
例如,某建筑企业在成本控制过程中,实行材料台账管理,规定采购人员必须从厂家直接进货,避免材料采购数量原则上不得超过预算数,重视每月对工程建设成本原始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正确计算月度工程成本,采取定额包干的形式进行财务核算,实现了对财务成本支出的有效控制。
(3)确保财务管理流程规范
加强对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税收法律法规方面知识的培训是增强财务管理流程规范性的有效方法。财务管理人员应利用业余时间积极参与税务知识和经济法等方面知识的培训,明确政策走向,贯彻落实供给侧改革的各项措施。在实际财务管理过程中,财务管理人员应重视加强对施工合同的审核,在适用增值税税制的基础上,秉持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对发票和账务进行处理,积极引进先进的财务管理系统,实现对财务收支的智能化管理,提升财务核算的准确性,降低因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不足引发的财务风险,建筑企业应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理论知识与技能的培训,确保建筑工程项目能如期进行。
例如,某建筑施工企业鼓励财务管理人员考取注册会计师和评估师等证书,针对具备上述证书的人员,予以2000-5000元/人次不等的补贴,财务人员共考取注册会计师5名,注册评估师、注册税务师3名,高级会计师8名,激发了新加盟大学毕业生的财务管理激情,部分专科学历的财务管理人员就读MBA,有效彰显了人才的优势,为加快企业财务管理的转型奠定了良好基础。
结论
综上所述,基于供给侧改革环境下,通过转变财务管理观念和管理模式,有助于为财务管理效率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前提条件。在此基础上,加强对财务成本支出的管控力度,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的建设成本。此外,提升财务管理流程的规范性,有利于实现对财务管理各个环节的有机调控。因此,在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可以借鉴上述方法。
[1]窦阳.基于供给侧改革的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转型[J].中国市场,2018(03):197+209.
[2]周冀陇.试论供给侧改革下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转型[J].财会学习.2017(04):62.
[3]李翠蓉.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转型的思考[J].财会学习,2016(21):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