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圳“城中村”

2018-05-14LiJun

安邸AD 2018年2期
关键词:展场城中村双年展

Li Jun

在12月中旬的深圳,已经有了些许凉意。比邻象征这座城市迅速发展的八车道深南大道,这个名叫“南头古城”的街区就是建筑师刘晓都和孟岩口中的“城中村”,也是他俩与策展人、评论家侯瀚如联合策划的以“城市共生”为主题的第七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以下简称“深双”,英文简称UABB)的主展场。

在南头古城仅有0.34平方公里的街区内,聚集着100多栋建筑、3万多名常住居民。这里租金低廉,仿佛什么都容得下,充满了人情味与烟火气。在纵横向分布的9条主要街道上,抬头便是高低错落的“握手楼,底层尽是杂货铺、小餐馆、摊位,以及斑驳的水泥墙。在这个高密度居住的街区,居民们可能从未见过如此多装束各异的时髦男女和高鼻深目的老外:来自25個国家的200多位建筑师、设计师、艺术家、学者在这里以城中村为起点,回望中国35年的城市发展。在为期3个月的展期内,他们通过作品和研究展示、论坛、表演和工作坊来探讨“城市共生”与城市未来的可能性。

事实上,将主展场从过去空置的旧厂房搬迁至一个真实的生活空间里,即便对历来主张“城市即展场,展览即实践”的“深双”来说,也是一项极大的挑战。南头古城内不仅空间局促,房屋的产权还相当复杂,比如,哪怕是国际知名的艺术家要在居民楼外绘制壁画,都需要经过各方面大量协商。策展团队干脆将这次挑战视作一场介入城市生活、探索城中村发展方向的机遇,他们将整个南头古城变成了一座展场。从城门外开始,便散布着各种艺术品、装置,一直延伸到主街、各条小巷和民居。一座用灰砖砌成的信息亭、一座可供攀爬的金属架、一组可以悬挂各种物件的呼拉圈造型铁圈……都可能出自某位大师的之手。

本页 1.在南头古城南门入口草坪上,艺术家尹秀珍取材自城市天际线的装 置《竞技场》也是公众可以使用的运动攀爬架。2.此次双年展的策展团队由 策展人、评论家侯瀚如(前排)与URBANUS都市实践建筑设计事务所两位 创建合伙人刘晓都(后排左)、孟岩组成。3.双年展的主题为“城市共生”。在 主展场的外墙上,西班牙的艺术团队Boa Mistura用黄色字体的“传统”叠 加红色字体的“发展”,生成一种新的颜色和一种新的“存在状态”。这是他 们的作品《平衡——理解中国》。

在策展人之一孟岩看来,“城中村活色生香的现实生活才是真正的展览”。他告诉我们,一部南头古城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完整浓缩的深圳城市发展史。这里本身具有1700余年历史,同时又记录了近30年来深圳城市化的进程。至于在由3栋厂房和2栋宿舍组成的“深双”主展馆内,除了策展团队专门邀请专业建筑师和艺术家带来的作品,还有一批通过网络征集的展品。新生力量的作品不仅耐人寻味,这种带有民间性的展览策划方式,也映照了城中村自身的发展模式“共生”的形式在“深双”开幕式上也得到了充分体现。意大利艺术家Marinella Senatore的叙事舞蹈学校从开幕日下午就揭开序幕,从展场区入口开始,持续2小时的演出穿插于南头古城各个公共空间。参与演出的有芭蕾舞者、广场舞阿姨、流行乐队、拉丁舞团,还有葫芦丝、古筝、非洲鼓与童声合唱,参与者大部分都是本地居民,也让开幕式的主题“众声暄哗”显得贴切极了!

艺术是本届“深双”首次增加的板块,旨在展示各国艺术家对城市、街道、家居、公共空间、社会生产等问题的批判性探索和异类办法。主持该板块的策展人之一侯瀚如说:“艺术家的角色和建筑师从事规划建设的角色正好相反,艺术思考的是如何切断现实。”

从场地翻新、改造到居民眼界与生活方式的改变,首度在城中村内举办的“深双”对南头古城的影响已经彰显:一些本地商家受到启发,自发地翻新自家商店门面的设计;一些时髦的咖啡馆正要入驻;这里的空间租金已经上涨——这也引发人们对于这种影响孰是孰非的讨论。策展团队表示,他们期望在最小的干涉下,将展览和日后的城市发展自然地融入南头古城。

不论带着纸笔前来学习的建筑专业学生、周末推着童车看展的年轻夫妇,还是本身就住在城中村的居民,“深双”都让他们有机会停下脚步,回望与思索自己所生活的城市的现在与未来。无疑,“城中村”由此变成了一种现象级话题,也持续引发全社会关于城中村未来出路、城市发展和城市公共空间的探讨。正如策展人之一刘晓都所说:”展览的意义已经超越了它本身,成为推动城市运营、城市文化、城市发展的重要部分。”

在脚手架背后、握手楼之间,真正意义上的实验场才刚启幕。“深双”只是一个开始,城中村的新篇章还将继续。

本页1.黄河山、姜凡带来的《城中村家具交换计划》用双年展原本购置的新凳子交换城中村居民自己制造的“野生”凳子。现场集中展示的50个凳子还被贴上宜家风格的标签,颇具幽默意味。它们向公众展现了城中村居民的日常生活智慧,同时让更多人关注城市发展进程中普通民众的生活状态。2.日本犬吠工作室(Atelier Bow-wow)在展览现场搭建起钢框架悬挂的大烟道,这一名为《火焰美食家倶乐部》的装置鼓励街头烹调和饮食的分享行为,这也是艺术家眼中的城市活力。3.万科旗下万村团队带来的装置X Views用城中村周边常见的折叠货架搭建了一组装置阵列,它同时也是歇脚的秋千。4.建筑师刘 家琨的《西村·贝森大院》模型提取成都西村·贝森大院中最具特色的环绕步道及公共部分,营造出大院的比例和活跃气氛。它曾在2016年第15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展出。5.北京设计师广煜与香港花牌师傅蔡荣基合作完成的《大排档花牌》,碰撞出南方传统文化在当下的历史新价值。6.荷兰建筑团队MVRD僧慧研究所带来的装置WEGO构造出色彩斑斓的生活景象,在高密度的都市环境之中提出了一种新的城市模型。

猜你喜欢

展场城中村双年展
城市双修理念下的城中村改造研究
对“展场”的再认识
有中国办展经验的,才能算国际化策展人
拱墅:融资300亿元推动城中村改造
从一个村到一座城
对48届威尼斯双年展策划人哈若德.兹曼的访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