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优惠促进企业科技创新的实证研究
2018-05-14刘亚
刘亚
税收是政府贯彻意志的重要工具之一,税收优惠政策的實施,一方面降低了政府的税收收入,另一方面对于产业的调整以及企业技术创新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本文以2006-2013年度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对税收优惠促进企业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进行实证分析。
税收优惠 科技创新
实证分析 政策效应
科技创新能力是一国竞争力的核心,随着科技创新能力对一国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被广泛认证,科技创新企业却是一国经济的关键竞争群体,是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基础,减轻科技创新企业的税费负担,能够帮助企业减少成本开支,从而有能力在研发生产上投入更多资金,优化企业成长环境。
实证分析
(1)研究假设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税收优惠对企业科技创新的影响,税收优惠会对R&D人员、R&D经费支出、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和专利申请授权数等方面产生影响,从而对企业产生影响,故作出以下假设。
Hl:我国内地各省市自治区的内资企业所得税税负与R&D人员成负相关关系。
H2:我国内地各省市自治区的内资企业所得税税负与R&D经费支出呈正相关关系。
(2)样本与变量选取
本文研究样本包含2006-2013年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港澳台除外)的数据,西藏由于数据不全也未包括在内。各变量的定义如下:
q=各地区宏观税负一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企业所得税税收总额/各地区国内生产总值
staff=各地区R&D支出/各地区国内生产总值
expend=各地区R&D经费/各地区国内生产总值
fund=各地区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各地区国内生产总值
patent=专利申请授权量/各地区国内生产总值
(3)模型的选取与建立
本研究采用截面数据与时间序列相结合的面板数据回归模型,来研究我国科技创新与税收优惠的关系。
将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企业所得税税收值(q)设为被解释变量;R&D人员(staff)、R&D经费(expend)、地方财政科技拨款(fund)和专利申请授权量( patent)指标作为解释变量。笔者依据经济学理论构建税收q与各科技创新指标之间的多元回归模型,如下所示:
其中t=1,2,…,8对应2006-2013年度,i=1,2,…,30对应30个省市自治区,qit代表某一省份i在某一年t的税收优惠对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staffit代表某一省份i在某一年t的R&D人员;expendit代表某一省份i在某一年t的R&D支出;fundf,代表某一省份i在某一年t的地方财政科技拨款;patentit代表某一省份i在某一年t的专利申请授权量。
实证数据与结果分析
一般情况下,面板数据模型通常有三种:混合模型、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根据霍斯曼检验结果选择固定模型FE。
R&D人员对税收优惠的贡献率弹性系数为-53.20%,可以得到支持原假设Hl的证据,既Hl:我国内地各省市自治区的内资企业所得税税负与R&D人员成负相关关系。所以说R&D人员的越多,企业所得税税负越轻,说明了税收优惠的确增加的从事科研的工作人员,对科技人员的税收优惠比较明显。
R&D经费对税收优惠的贡献率弹性系数为31.27%,是正相关,可以得到支持原假设H2的证据,既H2:我国内地各省市自治区的内资企业所得税税负与R&D经费支出呈正相关关系。且R2为0.71,在0.7和0.8之间,显示出较强的线性正相关,这说明了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上考察,R&D支出越多,企业所得税税负越重。
从总体上说,内资企业所得税的优惠并没有促进对科学技术研究和技术创新投入的增加,只有对从事科技研发的工作人员数量有积极影响;对于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和专利申请授权数则有一定的作用的微弱证据,但不显著。
结论与对策
(1)加强增值税优惠在创新全流程中的作用。
目前,特别是对科技企业增值税优惠政策局限于设备的购置和技术转让,引进、培育科技人员的投入一般都作为费用处理,不能进行增值税抵扣。但科技人员本身就包含巨大的技术价值及创新能力,因此可考虑制定合理的政策在创新全流程加大对企业的增值税优惠力度。
(2)兼顾主导产业和产业多元化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
近几年,我国一直推进文化产业发展,也制定一些激励政策。还可进一步制定与电子图书、电影周边产品的开发、文艺演出等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这不仅符合我国的发展需要,也可同时满足消费者高品质、多元化的生活需求。
(3)针对地区特点制定多层次的税收优惠政策。
企业所处地区不同会带来不同的发展机会,对沿海地区,应鼓励发展与国外的技术交流合作、现代金融业服务、现代物流业等,增加对这些领域的税收优惠力度。对中西部地区企业还可发展具有高科技含量的节能环保项目,如风力发电、核电等。
[1]曹书军,张婉君.企业实际所得税率影响因素及其稳定性研究一来自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财经论丛,2008 (6):23-26.
[2]黄永明.技术创新的税收激励:理论与实践[J].财政研究,2006( 10):2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