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管理会计应用,助力经营发展推进
2018-05-14张伟
张伟
作为会计同管理技术的有效融合,管理会计是现代商业银行实现优良业绩、加强管理能力、提升决策水平的重要工具。文章以管理會计的内涵为切入点,阐述了管理会计在银行业经营发展过程中广泛应用的必然趋势,探讨了其在应用过程中可能会面临的问题,并就银行业在今后经营发展过程中如何有效推进管理会计深化应用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管理会计 数据信息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进入调结构稳增长的新常态,新旧动能加快转换,面对供给侧改革向纵深推进,新业态、新产业不断涌现,银行业不仅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结构转型、稳定盈利、抑制不良等多重压力和挑战。管理会计作为强化内部管控和提升经营管理水平的工具,其应用得以快速发展。
管理会计的内涵
管理会计目前在理论上已有长远发展,理论体系日渐完善,不同学者虽然观点不尽相同,但都普遍认同:
(1)管理会计是一种责任会计。在企业主体内,管理会计根据不同职能部门应承担的经济责任对其进行划分,确定不同类型的责任中心,同时负责对其进行规划、反映、控制及考评。责任会计的目标是为了规范企业内部管理工作,使得各责任中心战略导向明晰化、经营目标明确化、工作流程标准化。
(2)管理会计是一种决策会计。利用专业决策工具,将相关方案、数据提供给决策层,这是管理会计的主要职责。针对经营活动中的需决策事项,提供多种备选方案及其相关决策数据,为最优方案的择出提供全方位的支撑。
商业银行管理会计应用的必然选择
目前,在中国银行业,管理会计其应有的价值尚未得到实质性体现。这不仅仅涉及到各类数据的再加工、整理、转换,更多的关乎人的思想意识和行为管理。银行业内外部环境变化所带来的压力,催生管理会计的应用势在必行。
(1)促进经营转型的内在需求。
商业银行作为企业,应始终将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其经营目标。依托管理会计的有效工具,建立完善企业的内部管理机制,统筹协调资本占用、资金使用、信贷投放、财务配置等诸多环节,促进银行业经营转型的有效开展,实现企业资产的最佳组合、资源的最优配置、资本的高效利用、战略的有序推进。
(2)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银行业提升内部经营管理水平、强化内部经营管控措施,是实现转型发展、经营目标的有效手段。作为内部控制重要组成部分的管理会计,不仅可以有效控制银行经营过程中不同部门、条线、产品等维度的财务指标、业绩状况;还可以有效调控人员行为,有利于决策层做出与企业发展战略、经营目标相一致的正确决策,不断提升经营管理水平。
(3)强化预算管控的有力支撑。
为实现自身发展战略、经营目标,银行业纷纷推行预算管理机制,统筹兼顾企业的短期发展目标、中长期发展战略,并将经营目标、财务规划等有效纳入预算体系。如何有效预测、真实模拟银行业未来的经营发展状况、合理编制预算、持续指导业务发展、推动银行业经营转型走集约化高效发展之路是目前各行亟待解决的问题。有效细化、精准核算、高度相关的管理会计系统及数据无疑为预算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管理会计有效应用过程中的制约因素
(1)数据基础薄弱,相关资料及分析整理不足。
管理会计本质上是数据收集、整理、加工的系统,其数据来源的广泛性、数据覆盖面的相关性等因素均会对最终管理会计输出成果产生深远影响,直接体现在其对管理决策的支撑性、有效性及相关性方面。但目前在实践过程中,银行业内外部数据基础薄弱,后续跟进工作有待强化。一方面,银行内部海量数据存储在不同部门、不同业务系统中,且由于条线管理的局限性,各部门对数据关注的侧重点不同,极易导致数据收集、存储的不完整或重复,产生数据缺失或系统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银行外部的相关数据采集,如宏观经济政策、经济运行数据、同业发展状况等,仍主要依赖手工操作,信息系统的自动采集功能不完善,数据收集、整理、加工的及时性和完整性有待提升,财务数据、非财务数据采集的多元化、多层次有待强化。
(2)管理会计理念未有效深入,管理机制有待持续完善。
管理会计以责任制为核心,根据各部门的职责,对其进行合理规划,定性为不同的责任中心,并在中心内部实行责、权、利相结合的管理机制。但目前实践中,如何在银行内部深植管理会计理念,准确划定各责任中心边界,以公允、恰当的方式进行成本核算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另外在成本核算及分摊过程中,如何找准成本动因、合理确定受益客体、公允制定分摊方式及比例,以便将成本费用分摊到部门、产品、客户、机构等维度,如何将成本管理同预算、考核等紧密结合,在这些领域亦未能得到有效解决。
(3)管理会计人员素质仍需不断提高。
管理会计是一项模糊的艺术,其主要成果源于数据计量模型、理性价值判断,它是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展现,从目前实践中看,管理会计数据质量、数据准确度一直是阻碍其深入应用的瓶颈所在。与此同时,管理会计又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融合了多学科的相关知识和方法,要求管理会计人员需具备诸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人员素质的差距已成为管理会计有效推广的制约因素之一。
商业银行管理会计深化应用的策略
(1)强力推进管会应用、有效转变经营理念。
管理会计在银行业的全面、有效推广应用,管理层的高度重视和推广力度是关键因素,这其中涉及到管理理念的转变、管理方式的调整、管理体制的变革,是一项系统性工程。管理会计在企业内部管理和科学决策方面的不可替代性从深层次上决定了银行业各层面人员均需突出管理会计的深入应用、强化管理会计成果的决策相关性和使用有效性,适时调整自身经营理念。
(2)完善会计信息系统、加强数据安全防范。
为有效实现银行业存储的海量数据信息的充分共享、整合管理、有效流动,数据集市的管理理念应运而生。为管理会计系统创建一个数据集合市场,有步骤、按统一标准采集来自于不同业务系统的相关数据,有效对接银行内部各类生产数据系统、客户关系营销维护支持系统,通过数据的标准化转换,真正实现数据的集中采集、集中管理的规模化集市。与此同时,应建立规范化数据采集标准,明确每一个基本的源数据所应包含的数据属性、数据维度,同时预留数据属性扩展字段,为今后数据富集化工程奠定基础。
管理会计一方面能够充分利用银行业海量数据资源,深挖数據价值、提供决策依据,但另一方面也会带来数据质量和数据安全的隐患。这就要求银行业需要时刻关注数据及其采集、存储、加工、传输、使用等各环节的安全保护工作,从技术手段和员工意识层面切实加强数据安全、做好防范消除隐患。
(3)深化管理会计制度、强化内控约束效果。
对于我国银行业来说,推行管理会计制度,全面实施责、权、利向结合的管理机制,是管理会计在银行业得以应用的有效途径。随着管理会计理论的不断发展完善,其逐渐成为加强企业精细化管理水平、提高企业创利能力的有效手段。管理会计的核心功能就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对责任中心进行划分、核算、引导、调控及考核,公允、恰当的体现各责任中心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应承担的责、权、利,调动各责任主体的创新性及能动性,控制银行的资本、资金占用及成本消耗,强化内部控制约束效果,提升标准化操作水平,改善内部经营管理,提高创利增值能力。
(4)提升成本归集精度、强化成本分析准度。
根据管理会计的理念,企业所发生的各项成本费用均可直接或者按照一定的方式、标准归集到具体的责任中心,以实现对该责任中心的核算、引导、调控及考核的目标。成本费用归集、分摊的精度,对最终费用承担的责任中心来说至关重要,关乎其经营目标的实现程度、影响其绩效考核的评价结果,甚至会左右责任中心经营决策同企业发展战略应有的一致性,所以不断提升企业成本归集的精准度是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孜孜追求的目标。
管理会计实践过程中,成本归集应坚持“谁受益、谁承担”的原则,将全部成本费用归集到各责任中心(尽量归集到产品)。成本归集、分摊流程中,应遵循先直接归集,再分摊归集的还原分摊路径,有效实现成本费用的匹配对应。间接成本归集后再分摊政策的合理性是提升成本归集精度的重要一环,成本在不同责任中心(最优颗粒化到产品维度)分摊比例确定的合理性、有效性取决于对该类成本分摊动因的多维度分析结果。成本分摊驱动因素分析需统筹兼顾成本习性、受益产品客体属性、不同产品间关联性等诸多因素。
有效利用管理会计数据,深挖数据内涵、分析经济本质,强化成本分析的相关性、准确度。不断提升管理会计的深入应用,不断强化管理会计成果与决策内容的相关性,从不同产品维度充分展现营业收入、净利润、成本收入比、经济增加值、经济资本回报率等数据指标,为经营过程中的产品精准定价、营销策略调整、目标受众群体确定等经营决策提供支持依据及辅助信息。
总之,管理会计在银行业的广泛推广应用是一项螺旋上升的长期工程,是一项复杂的技术工程,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在当前压力和挑战并存的经济形势和新业态下,为强化自身市场地位、提升创利增效能力、在精细化管理过程中实现经营转型的有效推进,需坚持高层推进、全员参与、坚持不懈、创新发展、因地制宜、有的放矢,真正发挥管理会计价值管理、价值创造的机制,不断完善管理会计体系,促进管理会计、预算管理、考核评价等多方面工作的有机融合,持续提升银行业价值创造水平。
[1]申香华.大数据时代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的应用前景与路径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5,(10):11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