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中国碳金融发展研究

2018-05-14陈族军

财讯 2018年22期
关键词:金融体系金融市场国际化

陈族军

在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背景下,人民币国际亿s碳金融问题已经成为各行各业讨论的热门话题。人民币国际亿背景下,要想在碳金融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抓住当前碳货币多元化的机遇,力争将人民币s碳排放权绑定,推进碳交易人民币计价的国际化进程,建立健全人民币在全球碳交易中的贸易、投融资峁资本市场循环流通机制,获取国家最大的战略权益。

人民币国际化

碳金融 碳交易 低碳经济

问题的提出

低碳经济是近年来国际国内经济技术界提出的一个新的发展概念,其内涵与外延正在不断地深化与扩大。在热烈而深刻的讨论中,以哥本哈根会议为标志,不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是穷国还是富国都已经形成了低碳经济是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一类新概念的总称。它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本特征,以应对碳基能源对于气候变化影响为基本要求,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目的。

中国发展碳金融的现状

巨大的碳排放资源是我国建立碳金融交易市场的坚实基础,我国碳交易及其衍生市场的发展前景广阔。我国碳金融市场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这也为我国在新的全球碳金融框架下争取主动权提供了可能。发展碳金融也有助于我国实体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有利于经济结构加快调整。统计数据显示,全球CDM减排类型中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废物处理与处置类型的项目占总数的77%,因此,依托CDM项目的碳金融可以为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效率提供资金和技术方面的支持,通过出售CERs(经核证的减排量),获取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及能源结构升级的技术和资金,改进我国当前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各类能源的利用率。碳金融作为金融体系创新的载体,有利于我国优化金融体系结构,提高我国与其他国家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水平。碳金融作为一项全新的业务,需要商业银行创新业务运作模式,客观上可以促进商业银行的创新能力。而且,CDM项目往往涉及两个或多个国家的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商业银行可以借此提高参与国际业务的议价技巧,加强与国际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往来,积累国际化经营的经验。碳金融将助推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碳交易的兴起和新能源的巨大市场正成为助推货币多元化的绝好契机。构建碳金融体系将有助于我国在本币国际化中掌握更多的筹码。

中国最早成立了北京环境交易所、上海环境交易所和天津排放权交易所3家较大的交易所,2009年山西吕梁节能减排项目交易中心、武汉、杭州和昆明等几家交易所也相继成立,目前,大连、贵州、河北、山西的交易所也在筹备中。全国各地都掀起了成立环境交易所的热潮。此外,北京产权交易所还参股了昆明环境能源交易所,下一步还将在东北和西北分别设立交易中心。 我国的“碳金融”市场潜力巨大,这也为我国在新的全球金融框架下争取主动权提供了可能。

人民币国际化对碳金融的影响

(1)人民币国际化对碳金融的有利影响

人民币国际化对碳金融的有利影响主要体现在:

1.碳金融必然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受益对象之一。铸币税的获得将带来最直接的收益。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一旦实现了人民币的国际化,不仅可以减少我国因使用外币引起的财富流失,而且将为我国利用资金开辟一条新的道路。使得我国的碳金融的市场获得强有力的资金支持。这会使得国外的人民币储备激增,巨额的外汇储备成为中国攫取铸币税的基础。

2.人民币国际化能加快产业升值,提升中国的节能减排技术、碳排放权及其衍生品的交易和投资低碳项目开发的投资以及其他相关的金融中介活动。

3.一次性的人民币国际化能更显著的刺激碳金融市场的扩大、投资项目的增加和劳动就业率的提高;而渐进式的人民币国际化则能更好的减少碳金融市场的波动。

4.改善贸易条件。当人民币被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接受时,单位货币能购买的商品数量也随之上升,并使得中国的贸易条件得到实质性的改善。当人民币国际化以后,中国可以凭借人民币的国际通货地位,发行大量的人民币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投资金融活动而不必担心其他国家对其行使要求权。同时,由于用本币进行贸易支付,可以使得中国减少外汇储备的持有并从中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

5.为中国金融机构带来新业务收入。国际货币所执行的交易媒介等职能,必然通过中国银行体系所提供的结算和支付服务来完成,中国可以通过人民币的国际化地位来巩固在国际碳金融市场中的地位,还可以为碳金融机构提供客观的佣金收入等。

6.對中国建设碳金融中心起到推动作用。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中,中国的股票等金融产品市场规模会迅速扩大,进而树立了该中国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在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下,随着人民币的金融市场的资产流动性的增强,中国将获得更高的市场收益。

(2)人民币国际化对碳金融的不利影响

人民币国际化后所带来的风险主要与人民币资产的外部需求有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需求也会有所不同,会使得国内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愈加复杂化,使得国家对碳金融市场的控制力减弱。我们都明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道理,事实上人民币国际化后,它对金融市场而言就是如此。这意味着人民币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为所欲为”了,人民币国际化后一丁点的变动都会引起碳金融乃至整个金融市场大规模的变动。首先,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效果将受到限制,政策自由度将下降。

总的来说,人民币的国际化对碳金融来说是利大于弊的。只要国家实施恰当的政策、合理的宏观调控,加上日益灵活而完善的市场机制,必然会使得人民币国际化对碳金融来说是如虎添翼。

碳金融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

经过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已开始未雨绸缪,努力争取在碳金融体系中的主导权,而作为在新的碳货币和碳资本角逐中仍然处于弱势的中国来说,必须进行全方位的战略谋划,构建符合中国特色的碳金融体系,争取在全球碳金融体系中拥有更大的话语权和主动权,这将为我国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增加更多的筹码。

未来通过国内碳金融体系的建立,成立人民币碳基金和其他人民币碳金融产品,使得人民币首先成为碳交易的计价货币。当排放权慢慢过渡到碳货币的阶段后,人民币国际化就曲线实现了。所以,碳金融与人民币国际化之间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

(1)碳金融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作用

碳交易的兴起和新能源的巨大市场正成为助推货币多元化的绝好契机。构建碳金融体系将有助于我国在本币国际化中掌握更多的筹码。

庞大、成熟的高流动性金融市场通常会促进货币的国际化。大规模的成熟金融市场有更多的投资与借贷机会,并且可以低成本的进行有效的套利。健全的金融體系是货币国际化的组织保证,具体包括多元化、国际化的金融机构和功能齐全的金融市场。完善的碳金融市场对人民币国际化有着巨大的推进作用。碳金融制度的日益完善,以及碳金融市场逐渐发育成熟,使人民币国际化具有可靠的硬件保障。

金融危机以来,在不利的国际环境下,中国克服诸多困难,经济仍保持快速发展,经济总量和贸易规模愈加强大。中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的地位显著提高,话语权有所增强。碳减排权可能在2020年要超过石油成为国际交易的第一大宗商品,与国际大宗商品特别是能源的计价和结算绑定在一起往往是货币的起点,这样就给人民币国际化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所以,构建碳金融体系,使人民币成为碳交易计价的国际货币,也是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一个重要的途径。

(2)碳金融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抑制作用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碳资源国家,是CDM项目最重要的供给国,但目前而言,我国碳金融体系发展明显与碳市场潜力不匹配,碳金融发展仍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

人民币国际化后,由于其他国家拥有一定量的人民币,当我国制定相关的货币政策来调节国内的宏观经济运行时,其他国家出于本国经济利益的考虑,也会制定相关的宏观政策,而这些政策很可能会与发展碳金融的相关政策相抵触,这样,我们对碳金融市场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难度就增加了。

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发展碳金融的举措

(1)商业银行为碳金融提供全方位的业务服务;

(2)扩大直接融资规模支持碳金融的发展;

(3)加快我国碳金融创新;

(4)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碳金融发展;

(5)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提高我国在国际碳交易中的定价权;

(6)构建交易平台,培育中介机构;

(7)创新思路,积极探索碳金融业务新领域;

(8)严格控制风险,确保碳金融业务稳健开展;

(9)实施优惠政策,提高金融业参与碳金融的积极性。

[1]王天慧,孙慧.低碳经济背景下碳金融发展的国际借鉴与启示[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5)

[2]周懿萍,黄文才,陈晓芳.发展低碳经济的金融支持研究[J].理论月刊,2010( 5)

[3]周俊才,陈爱玉.国内外碳金融发展的实践与建议[J].甘肃金融,2010(5)

[4]碳货币:是指二氧化碳排放权交易成为一种具有完整流通域的货币。

猜你喜欢

金融体系金融市场国际化
强本拓新的研究成果反哺本科教学与国际化人才培养
美联储的艰难选择:稳通胀还是稳金融市场
活动预告
The Great Unbanked
谈民办高校教育国际化发展之路
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关系的反思
论金融体系等级化下的金融消费者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