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清金融新常态 走好农商新征程

2018-05-14南木则

财讯 2018年29期
关键词:经营机制发展

南木则

农村信用社是我省服务三农、支持区域协调发展的金融主力军。但由于体制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农信社在过去积累了一定的历史风险包袱。加快农信社改制工作,是防控金融风险、落实国家监管要求的重要举措,是服务实体经济、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的必然要求,也是深化金融改革、推动农信社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

农信社 改革 核心竞争力

2017年6月18日,兴海农村商业银行开始崭新一页展望未来对即将转型的农信社来说不仅是对经营理念、经营模式、金融产品、业务流程等诸多方面的梳理和清查,更是对管理体制和机制进行的一次脱胎换骨的重塑和调整,从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到农村商业银行更不是简单的更名。

清晰认识自身存在的问题

(1)转型发展的认识不够。我行的经营管理理念仍停留在传统模式上,对“小法人、大平台”的发展定位把握不准,对于以完善法人治理、加快经营机制转换、优化盈利模式的转型发展没有清醒的认识。

(2)加快发展的动力不足。面对严峻的经营形势,加快发展的意识不强,敢为人先,缺乏开拓进取、迎难而上的勇气和魄力,等、靠、要的思想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

(3)责任追究机制落实不到位。违规操作责任追究不到位,处罚偏轻、偏软,“好人主义”思想依旧,致使违规成本过低,一些前纠后违、屡查屡犯的行为依然普遍。

准确把握当前面临的形势

受当前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主要经营指标增速放缓,不良贷款压力加剧,净利差趋于收窄,靠传统的存贷利差盈利增长的模式已难以为继,综合化经营的转型之路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努力打造农商行核心竞争力

农商行实现跨越式发展,需要进一步转变经营理念、经营模式、增长方式,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从管理机制、客户营销、市场拓展、网点布局、流程再造等方面,打造核心竞争力。

(1)回归本源,加强实体经济服务能力

1.坚持战略定位,明确发展方向。农商银行脱胎于农村信用社,长期服务于“三农”和中小微企业。无论何时,农商银行都要毫不动摇地继续坚持这一战略定位,克服改制后出现的“脱农”和“脱小”冲动,明确发展方向,坚守战略底线,将县域农村作为大基础、大后方牢牢抓在手上。

2.推进战略定位转型,准确定位服务领域。要以特色化、差异化、专业化的发展战略,并将支持“三农”和中小微企业放在了重中之重的位置,通过服务“三农”、服务中小微企业、服务县域经济的市场定位,优化信贷结构、创新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加大对“三农”、中小微企业和县域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进一步优化和完善系列信贷产品,形成品牌。

3.加强金融服务创新,提升竞争力。加快网点重构布局和低效网点调整改造进度,在继续发挥好网点优势的基础上,积极布局移动金融、互联网金融,大力发展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微信银行等电子银行,合理布设电子机具、提高普惠金融的覆盖面,努力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2)以人为本,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1.引入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实现科学管理 。要重点打造公平、公正、公开的测评机制、保障机制、用人机制、约束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做到员工有追求、有目标、有干劲,强制约、强责任,出效益、出业绩、出人才,全方位助推农商行科学发展。

2.着力强化学习培训制度 。农商行必须以打造学习型企业为目标,有针对性、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全行员工培训,使全行员工能熟练掌握新知识、新业务和新技术;要采取“请进来、派出去”的培训模式,邀请专业人士加强对员工业务技能、新金融知识的培训,同时分批选派员工参加外训。

3.大力推行用人制度改革。要实行管理人员竞聘上岗和末位淘汰制度,实现能上能下;坚持“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大胆选用一批能力强、业务精且富有敬业精神的年轻员工到经营管理岗位上,为他们施展才干提供更高的平台。

(3)多措并举,提升企业文化“软实力”

1.将企业文化建设与实现员工的个人价值紧密结合。为全行员工构建个人价值实现平台,要注重发挥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完善绩效考核机制,激发他们的归属感、使命感和成就感;积极营造重知识、重人才、重业绩的用人环境,为员工的进退、干部的上下打开通道;建立健全岗位竞聘制,坚持开展争先创优、最佳柜员、优秀客户经理等评比活动,以典型的示范作用带动全局。

2.丰富企业文化生活,提高全员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在这个方面要求我们高管人员及各中层干部人员更加强化管理职能,既积极发挥党政工团等组织的职能作用,组织开展经常性的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策划组织一些有影响力、有意义的公益活动,提高农商行的社会认知度。

3.做好心理上和利益上的协调,着力打造优秀团队 。被管理者对上级重在心理上的协调,要学会“换位思考”,正确理解领导意图;要有“全局观念”,让领导“安心、放心、贴心”;要在正确领会领导意图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执行”,做到“不越位”、“不错位”、“不缺位”、“尽职不越权”。

(4)齐抓共管,提高全面风险管理水平

1.我们要突出重点,精准发力,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隐患。以转型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公司法人治理和内控规章制度建设,强化风险管控措施,提升金融服务服务水平,紧盯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开展风险排查,坚决遏制经营管理中的违规行为,严格防控各类案件及风险事件。

2.要强化“按规章办事,按流程操作”的观念,树立“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和“内部控制人人有责”的思想;经营管理者要增强自律意识,真正做到经营与管理两手抓、业务发展与内控建设两手抓、效益与守规两手抓,有效规避和防范各类风险的发生。

3.加快推进精细化管理工作,全面梳理规范各项规章制度,制定配置图表式业务操作流程,编写岗位说明书,标注风险点和风险级次,明确各个环节责任主体、操作步骤、主要风险点和防控措施,实现业务操作的规范化和精细化。

面对复杂的经济金融形势,我们处在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人才储备相对不足的逆境和险境之中,我们要保持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的有机统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业绩观,结合当地市场容量和自身风险管理水平,确定科学合理、实事求是的发展目标,把优化业务结构、提高发展质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二是在经营中综合考虑风险、收益、资本的平衡关系,强化资本的刚性约束。三是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治理機制,做到架构简洁、激励兼容、治理有效,夯实稳健经营的体制基础。

猜你喜欢

经营机制发展
雷人画语
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
FTA中的环境协调机制
FTA中的环境协调机制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皮革机制
商业物业经营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