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理论探析

2018-05-14郭执玺

财讯 2018年21期
关键词:流动人口群体移民

郭执玺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流动人口数量陡增,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问题引起众多学者关注。本文梳理了国内外关于移民和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理论的研究,发现国外的研究是一个从单线融合理论到多元融合理论的发展脉络。国内的理论研究多在梳理西方理论视角和范武,大量经验研究则更多关注社会融合的影响因素、提出本土化的社会融合理论模式和融合维度,但在居住融合和结构融合等方面的研究有待深化。既有的不同理论范武都深深根植于不同的时代背景,这启发我们开展本土化的研究要紧抓国情。

流动人口 社会融合 理论研究

据国家卫计委统计,我国流动人口总量在2011-2014年间持续增长,由2011年的2.30亿人增长至2016年的2.45亿,约占全国人口数量的18%。

我国流动人口社会融合是一个伴随着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

西方移民社会融合理论研究

(1)社会融合概念的发展

20世纪芝加哥学派的Park.R.E.将移民融合问题带入到了西方学界视野中,但移民的社会融合问题不仅过程漫长,性质也十分复杂,使得大家对移民融合的概念理解产生分歧。美国的移民研究中多使用融合(assimilation) -词。Park.R.E和Burgess.E.W早期將融合定义为“个体或群体相互渗透(interpenetration)、相互融合(fusion)的过程;经由接触、竞争、容纳最后到融合;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共享经历和历史,获取对方记忆、情感和态度,最终揉人(incorporated)共同的文化生活中”。20世纪60年代,Milton Cordon明确提出了关于融合的多维度概念,发展成为经典的社会融合(同化)理论。这个理论认为,同化是个长期过程,包括文化、结构、婚娴、社会认同、态度接受、行为接受、公共事务参与等七个阶段或维度。他的研究无疑为融合指数的定量测量指引了发展方向。

(2)经典融合理论

经典融合理论又称同化论,在20世纪初由Park和Burgess等人提出,60年代经由Cordon等人发展成为经典社会融合理论。该理论认为,融合是个长期过程,有多种形式和发生比例。当婚姻融合规模扩大,随之而来的是认同的融合,最后,态度接受的融合、行为接受的融合和公共事务参与的融合也自然地发生。其中,文化融合是最先且必然经历的阶段。

但“单向线性同化论”是Wamer和Strole在1945年提出的。但是随着美国60年代的新一代移民潮发生,美国社会的移民结构展现出多元面貌,Gans又修正为“曲线融合”,认为移民融合过程尽管会产生波折,但最终都会完成文化融合并融人美国主流社会,随世代更迭进一步融人到美国主流的白人中产阶级文化,而且这种流动仍被认为是向上成为中产阶级的单一途径。但这仍难以解释当时的新移民群体的融合路径。

(3)区隔融合论

新的理论是以20世纪60年代的新移民潮的整体特征为背景的。Portes和Zhou基于各个移民群体在文化融合社会经济融合上的差异研究,提出了著名的区隔融合理论。他们总结了移民群体的社会整合(incorporation)可能出现的三种模式:一是,融人,移民群体在文化和社会经济等多个方面全面融入到主流社会中;二是,向下兼容,移民群体的文化融合和社会经济融合过程难以推进,转而向下流动,陷入城市贫困文化领域;三是,求同存异,移民在文化和社会经济融合中坚持选择性的认同,既完成主流社会的融入,又坚持自己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他们认为,不同的模式和结果是人力资本和家庭结构等社会背景因素的差异造成的。

(4)主流社会新融合理论

在探究融合过程的促进因素上,Alba和Nee认为制度是融合的深层原因,制度环境为移民群体带来的是融合的动力和保障,而表征因素则是群体和个体的因素。制度层面、群体层面、个体层面三种因素共同作用,将融合过程的微观和宏观结构桥接起来,新制度主义的融合理论便由此建构。

通过对欧洲裔移民融合过程的分析,Alha和Nee认为移民能在美国社会融合成功的条件有3个:1.非零和流动,即移民向上流动不会损害优势地位群体的利益;2.移民能通过居住融合拉近与主流群体的社会距离;3.移民和主流群体拥有同等的“道德价值”。其中,非零和流动最为关键。

中国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研究

(l)社会融合的定义

任远和邬民乐是较早对社会融合下定义的,他们认为社会融合是“个体和个体之间、不同群体之间、或不同文化之间互相配合、互相适应的过程”。杨菊华也认为“融合是不同文化之间接触的最终目的,不过融入则是融合的第一步”,应该区分“融合”和“融入”的概念。“融合”是双向的,是流入地和流出地的文化双向融汇,互相渗透,形成新的文化体系,双方是平等地位;“融人”则是单向的,是流动人口在各方面都融人到主流社会文化中,流人地是居于优势地位的。针对当前我国的乡一城社会流动和社会适应过程来看,她认为“融人”比“融合”更合适。任远和乔楠认为社会融合是一个逐步同化和减少排斥的过程、是对城市未来的主观期望和城市的客观接纳相统一的过程、是本地人口和外来移民相互作用和构建相互关系的过程。类似Gordon的观点,他们认为移民的社会融合首先开始于文化融合,社会经济融合则是实现“结构融合”的重要前提,也是完成融合的关键一步;心理融合则是社会融合的最高层次;还强调了差别的消减在文化和心理融合维度上具有双向特性。

(2)融合模式研究

田凯认为,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是一个再社会化过程,真正适应城市生活需要三个层面融合:一是经济层面,包括职业、经济收入、居住条件三个方面;二是社会层面,包括闲暇时间的利用、消费方式、社会交往三个方面;三是文化和心理层面,包括归属感和价值观两方面。朱力进一步说明,三者是依次递进的关系,经济适应是融合的基础,社会适应反映融入的广度,心理适应反映融人的深度,达到心理的融合代表着融合过程的完成。

有学者认为,当前流动人口的融合状态是“半城市化”的,流动人口虽然在城市里找到工作但心理上没有融人社会。王春光归结为系統层面的非正规就业、社会层面上的居住边缘化、心理层面的社会认同“内卷化”。也有学者总结为“经济吸纳——政治排斥”。然而刘传江认为,中国的乡一城人口转移是个“农民一农民工一市民”的市民化过程。市民化过程是农民经历职业和社会身份转变从而成为市民,其后随着价值观念的转变进一步提高城市化。

马西恒和童星建立了“新二元关系说”。他们认为,流动人口和城市社区的“二元关系”正从隔离和排斥转向理性、兼容、合作的“新二元关系”。社会融合需要经历三个阶段:“二元社区”阶段,城市社区制度和政策阻隔流动人口;“敦睦他人”阶段则开始出现灰色,逐渐形成包容合作的正向互动,这也是最关键的阶段;最后“同质认同”阶段,流动人口获得制度认可和城市社区身份。

杨菊华认为“社会融人”应该包括经济整合(指标包括劳动就业、职业声望、经济收入、社会福利、教育培训、居住环境)、文化接纳(指标包括语言文化、风土人情、社会理念、价值观念)、行为适应(指标包括人际交往、社会网络、婚育行为、生活习惯、社区参与、健康和教育)和身份认同(指标包括认同感和归属感)四个维度。这四个层面相互依存、互为因果,没有固定顺序或线性关系,而是维度之间的交融和渗透,流动人口的社会融人也是动态、渐进、多维度的。由此她分析得到隔离型、融入型、选择型、融合型等五种模式。悦中山等人也基于国内外社会融合范式提出三维度的农民工社会融合的理论模式:文化融合、社会经济融合、心理融合。并提炼了融合的四种策略:融合、同化、分离、边缘化。

(3)社会距离研究

杨菊华等人的研究发现流动人口已有内部分化,部分流动人口通过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的积累已经入住到了城市,已经与未获得住房的流动人口区别开来,获得了新的社会身份,生活在城镇居民之中,但在社会交往层面仍然是“准市民”,与城镇居民的交往缺乏情感性互动,群体沟通存在障碍,与他们处于相互隔离的状态。这主要是由于经济社会地位和语言文化的差异。

有研究发现新生代农民工与城市居民之间的关系日渐隔离,社会距离逐渐扩大,而非融合状态。农民工一方面向往城市生活,另一方面又回避城市对它们的固有偏见,综合各种因素选择了“自愿性隔离”一一在城市赚钱,在家乡生活。王桂新和吴俊奎等人研究表明,社会资本越丰富,越有助于缩小两群体的社会距离,越有利于改变对流动人口的偏见和流动人口对自己的认同。胡荣和王晓研究发现,社会网络密度与社会距离成正相关,网络多元性和信任与社会距离成负相关,异质性强的社会交往有助于增强不同群体之间的相互了解和接纳,从而城市居民缩减了与流动人口的社会距离。

思考与总结

欧美社会融合理论形成、发展、补充与完善经历了上百年的时间,从熔炉文化到多元文化再到新融合文化,反映出美国移民研究的基本脉络,也反映出移民问题的复杂性,也意味着中国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理论的建构需要百家争鸣。

经典融合论在早期主导了移民研究,并一直对当代移民研究有影响。其他理论更偏重融合结果的多元化,对移民二代的融合偏向悲观,但主流社会融合论则预设未来社会演变是多元的结构,因而二代移民更容易塑造新群体特质,群体边界趋于模糊化。Alha和Nee认为社会经济融合为移民融合创造了有利条件。他们还批评了区隔融合论关于美国社会阶级的“沙漏型”预设,认为应该是个上窄下宽的“水瓶型”结构,每个阶层从上到下不断进行群体边界的模糊化。将主流社会开放机会给新移民促进其向上流动,从而发展成为一个多元群体结构的美国社会。

梳理国内的流动人口理论研究,可以看出我国学者多数坚持社会融人不是单向度的而是多维度的,是包括社会、经济、文化等多个层面的融合。较有影响力的“城市适应说”、“新二元关系说”、“半城市化说”、“维度融入说”等,都在试图提出多维度的融合模式理论。研究者更多关注流动人口的社会经济融入,对心理融合、文化融合的关注相对有限,理论研究也不如实证研究丰富。不过我国学者普遍认同制度上的限制,对于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有着根本性的影响。

回顾以往研究可以看出,国外研究对我们有相当大的影响和借鉴价值,但由于国内外的社会背景不同,国内外研究呈现出以下差异:一是国外研究更关注关系,这种人种差异是天赋的,而我国研究更关注制度,这是人为造成的隔离和差异,也更容易通过制度改革消除。二是国外移民的二代优势与我国流动人口的世代资源并不相同。国外的二代移民比一代移民有更丰富的社会资源,因为部分国家的移民政策允许二代移民获得该国国籍身份,成为正式公民;而我国的新生代农民工不能通过出生地的变更获得市民身份和相应的公共资源,甚至由于流动的父辈无法提供稳定的社会资源支持,二代流动人口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三是国外的居住融合理论止步于移民进入到中产阶层住宅区居住;我国则早早关注到“半城市化”的居住融合,对分化的流动人口尤其是社会经济融合程度更高的群体的关注更多。

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依然面临诸多结构性障碍,政策限制、社会资本缺乏等条件使得空间转移和身份转换更加困难,流动人口群体处于多重隔离和多维排斥的边缘化状态,自然难以构建对城市文化和城市社会的认同。流动人口就只能是城市的过客,难以融人所在的城市。从结构到行动的研究转变将成为流动人口研究的发展方向,更多关注流动人口自身的主体性、反身性、能动性、策略性等行动过程。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有赖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赖于新型城镇化水平和现代国家治理能力的进一步提高,有赖于新农村的建设水平和城乡一体化水平的提高,有赖于流动人口整体素质的进一步提升,这一切决不是一蹴而就的简单过程。

[1]李树茁,任义科,靳小怡,费尔德曼.中国农民工的社会融合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一基于社会支持网络的分析[J],人口与经济,2008,2

[2]杨菊华.中国流动人口的社会融人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15,2

[3]王玉君.中国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7

[4]杨菊华.从隔离、选择融人到融合:流动人口社会融人问题的理论思考[J],人口研究,2009, 01

猜你喜欢

流动人口群体移民
基于双变量probit的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研究
达到群体免疫,没那么容易
“小团体主义”帽子不要随便扣
调查
中间群体
法七成二代移民不娶移民
数说流动人口
流动人口二孩可在居住地登记
Stay in Spain BY James Wilkin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