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之我见

2018-05-14关先华

财讯 2018年21期
关键词:监督评价管理

关先华

伴随全球经济的融合,企业竞争日趋激烈,提高管理水平,防范风险显得至关重要。而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防范风险、提升治理水平、从而实现战略控制的必要手段。无数实践早已证明,内部控制是企业正常营运的基本保障,对企业意义重大。

现代企业 内部控制管理 措施

前言

目前,全球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全面融合阶段,如何在竞争中取得领先地位,不单取决于企业业务拓展能力,也取决于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水平。企业的内部控制也是国内外各界最为关注的企业管理研究课题之一。

现代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意义

内控制度是现代企业保障经济活动正常营运的必要控制措施,也称内控系统。在我国目前的现代企业内部控制,主要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建立和实施一套统一、高质量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有助于提升企业内部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我国企业进入国际化市场、参与国际竞争。

内部控制管理的意义有五方面:一是促进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守法与诚信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基石,内部控制要求企业必须将发展置于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基本框架之下,在守法的基础上实现自身的发展; 二是保障企业资产安全。可以对资产的使用和保管使用进行控制,减少其不合理使用和流失;三是提升信息报告的质量。内控管理能更好的进行职责分工、制约、协作,降低错误和风险出现的程度或机率,为正确决策提供支持;同时保证对外披露信息报告的真实、完整,有利于提升企业的诚信度与公信力,维护企业良好的声誉和形象;四是保障企业高效率运转。长期内部控制管理实践已经表明,科学的内控管理,能对所有部门和人员实施合理分工、协调和评价,有助于人员履职、明确工作范畴,进而提高企业盈利能力与管理效率;五是促进实现发展战略。这是内部控制的终极目标,要求企业将近期利益与远期利益结合起来,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努力做出符合战略要求、有利于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造长久价值的策略选择。

现代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存在的问题

(1)对内部控制管理认识与重视不够

大部分企业管理者对类似市场、客户、质量等业务性经济效益重视程度很高,对内部控制体系的认识与重视程度不够。有的管理者认为内部控制可有可无,感觉没有内部控制体系也并没有出现大的问题;有的认为是内部控制是个软指标,投入成本与效益体现不明显;也有管理者认为内控管理对于企业发展帮助有限,制定内控制度是多浮于表面,内控管理很难充分发挥其效果[3]。由于对内控管理认识的不正确,少数企业甚至将其作为负担,仅为应付国家机构的定期检察而设置部门和制度,显然会导致内控制度形同虚设。

(2)内部控制过于局限

目前部分企业的内控管理不够深入,控制范围也较为局限,多沿袭传统企业内控思路,将范围限定于会计、财务、日常监督,舞弊等微观的、日常营运性的控制,而未能上升到:战略控制、公司治理等宏观层面,内控管理所能起到的效果也就更加有限。使得內部控制作用得不到全面发挥。

(3)内部控制运行缺乏有效监督

内部控制运行与监督评价是内部控制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内部控制的运行与监督评价才是内部控制考核与改进的基本依据。目前上市公司等国有大型企业做得较好,中小企业有待改进提高。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重视程度普遍不高,也有些监管工作人员自身素质不高;企业外部监管机构由于多种原因对中小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效果不尽如人意。有的中小企业虽然建立了专门的内部审计机构,却不能充分发挥其职能,种种监管形同虚设。再者企业内审机构的独立性受到实际权力分配与认识的约束,使得起到监管与协调效果不明显。

(4)内部控制管理忽视协同效应

当前的大部分中小企业将内控工作当作财务工作一部分,执行权限上缺乏权威性。另外,各部门间沟通协作不够,未形成相互协调统一,出现问题后则相互推诿的现象,内部控制的功能没有充分体现。

针对现代企业内部控制管理问题应采取的重点措施

(1)提高对内部控制管理的认识

内控是企业预防经营风险的重要措施,但其可能受各种因素制约。所以,首先要提升对内控管理的认识,摒除对内控的错误看法。长期内控管理经验表明,内控的订立、施行应涵盖企业运行的各个层面,不仅要整体控制,还需着重防范风险较大业务。管理者是内控制度订立者和执行者,其意识的提升能帮助提升内部控制实施效率。管理者应明确内控管理对企业发展的效果,以内控管理机制整体管控企业经营,预估可能存在的经营风险,提升规避风险能力。故也应提升管理者对法律法规的认识,保障企业内控管理能合法合规。

(2)授权范围内行权,重大决策严格执行集体联签制

授权审批是企业现实业务中最易出现问题的环节。是内控的核心组成部分,但部分企业岗位人员行权失当,存在权利“向下包办、向上代表”的做法,由此产生“外行指导内行”、权利过于集中等问题。对此问题,企业应做好放权、授权和行权监督工作,防止行权溢出情况出现。同时,对于企业重大决策、重大事项、重要人事任免及大金额支付业务,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实行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人员集体决策审批或者联签制度,任何个人不得单独进行决策或者擅自改变集体决策意见。避免企业成为“一言堂”。

(3)完善内部控制监督评价机制

健全企业内控监督评价机制对于做好企业内控管理极为关键作用。对企业而言,内控从设计到实施都要实施监管和评价,旨在发现问题,提出解决与改进措施,现代企业要构建其权力充分、体系独立的内审机构,对企业运行进行监管。有条件的企业,也可以引进社会第三方专门监督评价机构辅助。

(4)重视内部牵制发挥协同效应

企业内控的最主要目的就是防范风险提升企业竞争力。而实践表明,只有从高层管理、各级各部门以及全体员工共同参与的内部控制,才是最有实践意义的内部控制,才不会使内部控制“有制度有框架、实施起来空心化”现象出现。脱离一般员工的内控最终会停留于管理表面,所以内控也应是全员参与。

此外,企业实施内部控制也与企业的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基础环境成正相关。治理结构从源头上、根本上影响内部控制的执行效果。从企业治理结构层面如何推动内部控制而言,重点应放在董事会主导、企业文化倡导上。在现实的实践中,调整董事比例,提升董事会质量,强化监事会智能,有利于改进内部治理环境,更好发挥内部控制作用。

结束语

在伟大中华复兴的新时代经济大背景下,企业应提升内部控制水平,推动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抓住一带一路的政策机遇,为走出国门创造条件。

[1]吴水澎,陈汉文,邵贤弟.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与启示.会计研究,2016 (5):2-8.

[2]陈汉文,张宜霞.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及其评价方法.审计研究,2013(3):48-54.

[3]张先治,戴文涛.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系统研究.审计研究,2015(l):69-78.

[4]张颖,郑洪涛.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审计研究,2014(1):75-81.

[5]池国华.基于管理视角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系统模式.会计研究, 2014(10):126-126.

[6]邓春华.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及发展建议.审计研究,2015(3):72-75.

[7]上海国家会计学院.高级会计实务[M].企业管理出版社,2018.

猜你喜欢

监督评价管理
什么是四个监督?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落实依法监督、科学监督、高效监督
管理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