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分析

2018-05-14崔易出

财讯 2018年7期
关键词:耦合湖北省系统

崔易出

以湖北省为例,通过构建湖北省地区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系统综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藕合协调模型对2001-2016年湖北省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系统耦合协调状况进行7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2001年-2016年湖北省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系统的耦合互动效直由弱变强,耦合协调度从2001年的0.099,上升到了2016年的0.705,正处于中级协调发展阶段,并依据分析给出经济——教育耦合协调发展对策。

高等教育 经济发展

耦合协调 湖北省

高等教育,作为当今人类社会知识传播,创新创造的主要来源之一,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一个国家高等教育的规模,质量与潜力,根本性的决定了这个国家科技创新与技术的发展水平,从而决定了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和增长模式。同样,经济的不断增长不仅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教育和经济相互协调发展正是适应了又快又好,均衡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思想。

湖北省是中部地区教育与经济发展较为突出的省份,具有较好的数据代表性。湖北省拥有丰富的高等教育资源,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学科门类发展均衡,科研创新实力较强。此外,湖北省经济发展水平在中部地区一直处于前列,并且相较他省经济结构发展较为均衡,其农业矿业发达,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具有鲜明的经济发展特色与中部经济地位。2016年国家下达了《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的批复》,而教育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对该目标的实现有重要作用。

模型分析与数据来源

(1)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系统耦合机理分析

高等教育系统和经济发展系统分别被定义为耦合协调系统的两个子群系统,两个系统之间的耦合性特征表现明显,涉及范围较广。主要表现在:一方面、高等教育发展变化对经济发展发展有深刻的影响。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可以有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在教育立国科技强国的大方针下,高等教育既可以通过提高人力资本质量推动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促进经济增长;也可以通过创新人才的培养,促进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推动生产过程中的技术进步和产品不断更新,成为经济长期可持续增长的重要源泉。另一方面,经济发展对教育的作用更为直观。经济系统的发展将对区域内部的高等教育系统提出新的要求,通过教育经费投人或政策导向,直接或间接的促进高等教育在规模与质量上快速发展。综上所述,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两个系统具有极为明显的耦合协调关系。

(2)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经过对湖北省高等教育系统和经济发展系统的研究成果整理分析,采用文献法、理论分析法对指标进行了筛选,分别构建了高等教育系统和经济发展系统评价指标体系。采取高校职工数、在校大学生人数、每十万人在校大学生数、教育经费4项教育系统指标评价高等教育系统;选取财政收入、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额、消费水平等4项经济发展指标评价经济发展系统。评价指标的原始数据大部分选自2001-2016《中国统计年鉴》和2001-2016《湖北省统计年鉴》。此外,为消除各个指标的大小范围,尺度单位因素的影响,利用正功函数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具体为:

式中,Xij和X'ij为数据原始值和标准化处理后数值;Xjmax,Xjmin为式中,H(x)和E(y)是高等教育系统和经济发展系统的综合评价值;xt和Yr分别是xt和yr的标准化值,通过SPSS对所选取数据标准化处理计算得出;wit、wjr为所选取指标权重。指标权重wj采用熵值赋权法确定,通过矩阵计算出旅游经济与交通系统评价指标权重数值后,列图如下:

(4)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系统耦合评价模型

由上文所述耦合协调理论,建立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双系统的耦合度模型:式中,D为耦合协调度,取值范围为[0,11; C为高等教育系统与经济发展系统的耦合度;M为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系统的综合协调指数;H (x)和E(y)分别为高等教育系统和经济发展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α和β为待定系数,由于两个系统同等重要,因此,α和β各取值0.5。参考高楠,余菲菲等学者的研究,对高等教育系统及经济发展系统的耦合协调等级以及评定标准划分如下:耦合协调度D从0变化到1,共有七个阶段。分别为:极度失调发展(0-0.2)、中度失调发展(0.2-0.4)、濒临失调发展(0.4-0.5)、勉强协调发展(0.5-0.6)、初级协调发展(0.6-0.7)、中级协调发展(0.7-0.8)、优良协调发展(0.8-1).

湖北省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系统耦合协调评价结果分析

借助所选取的数据及上述公式,分别计算出湖北省2001-2016年高等教育系统综合评价指数H(x)、和经济发展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E(y)、高等教育一经济发展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M、及高等教育-经济发展系统未禺合协调度值D,结果见表3。结合表2表3数据得出结果如下:从2001年至2016年,湖北省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值分别为:0.099500384(极度失调)、0.146207696(极度失调)、0.196674898(极度失调)、0.247467204(中度失调)、0.283586262(中度失调)、0.323170351(中度失调)、0.360914038(中度失调)、0.391460059(中度失调)、0.424234171(濒临失调)、0.466864568(濒临失调)、0.517984547(勉强协调)、0.553978802(勉强协调)、0.593531843(勉强协调)、0.641359716(初级协调)、0.673065258(初级协调)、0.705776293(中级协调)。

(1)综合发展评价与耦合协调度分析

由上述知,2001年-2016年湖北省高等教育系统和经济发展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耦合协调程度都不断提高。在高等教育系统发展过程中,高等教育系统综合评价值从最低值0.043455113(2001)上升到0.992494838(2016),接近于最高值1。在經济发展系统发展过程中,经济发展系统综合评价值逐渐从最低值0.009022318(2001)上升到最高值1(2016)。

此外,综合协调指数从2001年的0.026238716不断增加到2016年的0.996247419,这说明湖北省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系统的未禺合效应不断增强,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间的作用反作用更加深刻,联系更加密切。若量化描述两系统间的耦合协调关系及联系程度,利用EViews软件对两系统16年的综合评价值H(x)和E(y)分别为进行回归分析,得回归方程:E(y)=1.150687H(x)2-0.227332,且该方程回归的可决系数R2=0.922605,证明拟合效果较好;且就显著性而言,Prob(F-statistic)=0.00000,证明该方程显著性极好。高等教育系统综合评价值每变动1个单位,经济发展系统综合评价值就变动1.15个单位,说明了湖北省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系统存在着较强的互动关系,且间接说明了教育的外部效应较强,可为社会带来超额福利。

湖北省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系统耦合协调发展对策

(1)配合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建设高校专业设置

区域产业结构根本上决定了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而区域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则可以深刻影响区域产业结构的布局是否均衡协调。注重开发湖北省传统产业,比如工业里面下分的轻工业制造、汽车产业,农业里面下分的粮棉油茶产业,大力支持湖北新兴产业,如光电子产业、生物医药等七大新兴产业,并优先发展第三产业中的短板,如金融业,外贸服务业等。以产业为导向来引导高校以科研或就业需要来设置学科(专业),形成学校独特的办学特色。

(2)高等院校建立与地方政府、企业的广泛合作——“政企校”模式創新完善

在经济发展的系统中,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提供方,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推动器,而政府就要做好三方的中间人,三者相互依托、相互促进。而传统的“政企校”模式并不完善,需对三方进行资源整合,开辟创新路径。建立完善的制度保障:比如由各高校牵头建立各自的“政企校”三方委员会,制定合作科研创新细则,明确三方的权利,利益关系及承担的责任;高校专业培养细分:比如专业科研型人才与专业应用型人才,以此减少学生未来到科研领域或实务领域的接轨时间。

(3)健全财政性教育经费投人体制

中国公共教育财政性经费的GDP占比在2016年为4.22%,达到了世界教育财政性经费的基本线。但世界平均水平为4.7%,高收入国家为5.1%,反映了我国当前对公共教育经费的投入仍然不足。除经费投人的绝对规模与相对规模,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的结构也并非完善合理。此外,公共教育财政投入与居民教育支出并非简单此消彼长的替代关系,良好健全的财政性教育经费投人可使居民受教育程度提高,保证居民未来可支配收入增加。同时,弹性较小的居民教育支出增长的幅度不如可支配收人,因此也会减轻居民教育支出负担,形成教育投人一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结论

本文在阐述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系统相互协调发展理论过程后,构建了高等教育经济发展系统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对2001-2016湖北省的指标数据进行了定量分析,解释分析教育一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发展路径,并给出未来双系统协调发展的建议对策。结论如下:

(1)2001年-2016年湖北省高等教育系统和经济发展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耦合协调程度都不断提高。2001-2014年湖北省高等教育系统综合发展水平高于经济发展系统综合发展水平,表现为经济发展滞后型:但2015,2016湖北省高等教育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开始低于经济发展综合发展水平,因此,加快高等教育系统升级建设,以促进湖北省经济协调均衡健康发展的任务迫在眉睫。

(2)2001年-2016年湖北蔥叩冉?育与经济发展系统的耦合互动效应由弱变强,耦合协调度从2001年的0.099500384,表现为极度失调,发展到了2016年的0.705776293,表现为中级协调。说明了湖北省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系统的耦合协调逐渐发展,时至今日已经初步协调,但仍未达到目标。

(3)在国家下达了《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的批复》,而教育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对该目标的实现有重要作用的大背景下,湖北省应当抓住机遇,教育系统应借助经济发展来发展自身规模、完善自身结构,为经济发展助力;经济发展系统则应进一步加强与教育系统协作,通过教育立省,教育强省,并反哺发展教育。

[1]罗建平,马陆亭.我过普通高校经费配置的有效性分析[J].教育探索,2013.9

[2]方艳红.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以山东省为例[D].山东经济学院,2015.5

[3]王凯,李娟,席建超.中国旅游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耦合关系研究[J].旅游学刊,2014.6

[4]朱建鸿.湖北省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1.5

猜你喜欢

耦合湖北省系统
高效降解菌耦合颗粒生物活性炭处理印染废水
一种无人机缓冲系统
品“助读系统”之妙
直扩系统中的窄带干扰抑制
直扩系统中的窄带干扰抑制
新疆人口与经济耦合关系研究
新疆人口与经济耦合关系研究
瑞萨电子推出光电耦合器适用于工业自动化和太阳能逆变器
基于INTESIM睪ISCI的流固耦合仿真软件技术及应用
湖北省2016年9月水产品塘边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