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成因与防范措施分析
2018-05-14李颖
李颖
在日常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建筑施工企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容易面临较多的财务风险,对此需要积极采用良好的方式和手段进行全面分析,防范各项风险情况。本文主要分析和研究了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控的主要内容以及成因和相应的防范措施。
建筑施工 企业财务
风险成因 防范措施
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
(1)财务预算管理
对于财务预算管控的工作来说,其主要是对企业实现目标以及内部对于预算编制和执行以及管控和考核各个过程的实施。预算内容主要涵盖了现金、费用、成本、收入及预计利润等方面。财务部门以企业的年度经营目标为基准,科学合理地确定年度预算目标,作为企业开展各种经营活动的依据。
(2)实物资产管理
建筑施工企业的实物资产管理主要是指对实物资产的采购、验收、保管、领用、内部转移、对外租赁、报废处理和清查等。为避免实物资产的损失,财务管理部门要安排专人负责,定期清查和考核,以便于充分利用实物资产满足企业正常运营的需要。
(3)资金管理
为满足建筑施工企业的运营,避免出现资金周转不畅的现象,财务管理部门进行资金预算编制,预估预算期间内现金的收支情况,便于企业提前做财务安排工作,这样有利于企业充分利用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使现金管理效果最大化。
建筑施工企业成本核算程序
施工企业在进行工程成本的总分类核算一般的核算程序简述如下:
(1)将本期发生的施工费用,按其发生地点和经济用途分别分配和归集到有关的施工费用账户。
(2)将归集在“工程施工——间接费用”账户的费用,按照一定的分配标准分配计人有关的工程成本。
(3)将归集在“辅助生产”账户中的费用,按各受益对象进行分配并转入“工程施工”、“机械作业”和“管理费用”等账户。
(4)将归集在“机械作业”账户中的费用,按各受益对象进行分配并转入“工程施工”等账户。
(5)期末,将已计算确定的已完工程实际成本从“工程施工”账户转入“工程结算成本”账户。(这里和现行的企业会计制度和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办法不同。)
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的特点
(1)风险构成复杂
对于目前的状况来说,企业中的财务风险大部分都是来自融资和销售,但是对于建筑单位来说,其影响风险的因素就相对较多,不仅分为投资风险,还有资金回笼以及收益是否合理等等。
(2)项目风险
建筑企业通过承接各个项目进行公司的经营,在项目立项的时候就已经存在着财务风险,其贯穿于整个过程,在进行实际工作中资金的安全使用是确保项目风险的重要基础。
(3)风险产生与损失程度的不确定性
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风险具有一定的特点,主要是不确定性,包括财务规模、发生情况以及损失程度等方面,其都是不能够直接进行预测的,从而埋下了很大的风险。
建筑施工企业在财务管理中所面临的问题
(1)工程调入的不合理
对于建筑企业来说,其经济效益是企业发展的必要因素,经济效益的好坏直接决定着企业的生存,以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作为出发点来看,企业的管理者的能力以及企业自身是否具有完善性这两个方面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方向。部分企业的工程调入不合理,不仅导致了建筑成本的浪费,给企业带来了不必要的损失,还使得参与施工的团队产生消极怠工的情绪。
(2)缺乏健全的管理体制
在日益激烈的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在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的同时还要尊重市场的经济竞争规则,许多企业的管理和经营体制不完善,还有待提高。有的建筑施工企业不遵守市场经济制度,对同行采取恶性竞争的手段,这种情况并不少见。一些业主正是看准企业的管理体制的漏洞,也做出了不规范行为,比如,有的企业在盲目的投标后并不能满足施工的条件,业主就拖欠其工资并且随意的进行压价,这些行为都对建筑企业带来的财务上的风险,直接导致了工程项目的亏损。
(3)缺乏财务管理意识
建筑企业大多两极分化,基层的施工作业人员多为文化素质不高的农民工,而对企业进行管理的管理者又不懂现场施工,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也不够重视,没有意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实际上,财务管理可以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行业的健康持续的运营。
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意义
(1)有助于实现价值最大化
对于企业的财务管控工作中,对于资金使用过程中是否存在问题的预判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就能够对账面额度过高进行有效的预防,防止资金周转问题的产生。
同时财务管理部门对企业大量应收账款的整理,可以预防出现坏账的风险。这些财务管理工作可以最大化地实现企业价值。
(2)有助于其它管理工作的加强
在企业开展各个工作的前提条件就是对财务进行有效的管控,这就能够保证企业内部工作的相辅相成,也是整个企业管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工作。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对其他各项工作都有综合的全面考核,所以企业管理要以财务管理为中心开展工作。
(3)有助于加强应对财务风险的能力
建筑施工企业有其独有的特征,它在运营过程中资金需求量大,而且资金回流慢,流通时间长,财务风险相当大。有些建筑施工企業为争取业务,在不做任何风险预测的情况下盲目投标,很可能导致无利可图,损失巨大。而财务管理就是通过风险预测,制定一系列方案进行风险防控来保证企业的利益不受损失,从而加强了企业应对财务风险的能力。
建筑施工企业良好防范财务风险的方式和手段
面对实际经营过程中存在着的财务风险,如何采用切实有效的方式和手段加以防范和因应对,是建筑施工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重要财务管理工作内容之一。
(1)全面优化自身资本结构,提升对市场和政策变化的敏感度
面对市场和政策变动所带来的经营财务风险,建筑施工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对于市场和政策变化的敏感度,提升自身的市场嗅觉,针对市场价格信息、政策变动情况等方面的资料和数据进行全面有效的收集,并做好相应的整合和分析工作,为积极开展相应的财务管理工作,应对经营财务风险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同时建筑施工企业还需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开展投资建设工作,根据国家相关政策的变动情况,及时改改进和调整自身的经营策略,为各项经营生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良好的保障。并且建筑企业企业还需要不断优化资本结构,针对自身的长期债务、短期债务比例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在保障合理经营资金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提升长期负债的利用效率,促进企业偿债能力的不断提升,增强抗风险能力。
(2)科学编制施工项目财务预算,积极建立健全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机制
建筑施工企业需要从自身的实际经营发展情况出发,积极建立起完整、系统的预算体系,全面涵盖成本预算.经营预算以及资产损失预算等方面的内容,积极建立起内部审计制度,为企业的经营、生产情况进行全面有效的规范和控制。企业审计人员需要全程参与建筑施工企业的各方面工作,包括项目投标、项目预算、工程实施、项目结算以及财务监督等各个细节,并且强化监督审计工作,针对企业的资金和财务进行全面管控,通过这个过程,能及时发现企业运行过程中存在着的问题和潜在财务风险,并予以有效解。建筑施工企业需要积极建立健全自身的财务风险防范机制,在工程结算阶段需要全面保存好施工过程中的各项资料,并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做好相应的签证工作,为保障合法权益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
(3)提升项目成本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
建筑施工企业积极开展成本管理工作,针对自身经营过程中需要花费的各方面费用情况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和研究,积极采用良好的手段针对成本经营情况进行良好控制,提升项目成本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首先,建筑施工企业需要充分重视资本运营的监管工作,促进资本运营工作水平不断提升,针对企业的各项资本进行优化配置,提升高效应用水准。其次,建筑施工企业需要从自身的经营情况出发,将管理企业的各项资产进行分项处理,减少成本管理风险的存在,促进企业积极实现建设发展目标。
(4)建筑施工企业不断优化投资结构
盲目扩大投资,是很多建筑施工企业经常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其会给企业的后续经营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产生较大的财务风险,不利于企业的正常运行。对此,建筑施工企业首先需要积极针对投资过程中的各项风险进行切实有效的分析,將一些潜在风险进行有效排除和规避,及时做好相应的防范工作,采用科学手段加以应对,促进企业最大限度的降低财务风险,为保障建筑施工企业的基本生存能力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除此之外,对于建设部门来说还要进行多元化的投资工作,进而保证资金投入的分散性,对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各个产业有所联系,减少风险的产生,进而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企业加强财务风险管理,是其在新经济环境下立足立业的基准点和保障。对财务就行有效的额把控,提升核心竞争能力,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1]伍春其.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及防范对策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7.
[2]沈琪.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与风险防范问题探讨[J].管理观察,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