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六个不等式

2018-05-14赵永泽

求知 2018年11期
关键词:人民性党性民生

赵永泽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旨,也是在新时代对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新认识和新发展。当前,坚持这一思想,急需廓清和扫除认识上的迷雾和行动上的障碍。

1.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概念标签。目前,有些人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实践要求和重大意义体会不深、把握不准,担忧会变成概念标签。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

坚持人民立场,树立群众观点,实行群众路线,就是亮明了我们党的“身份”,毫无保留地公开自己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反映了我们党对“三大规律”的认识和运用达到了新高度,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了人民,全心全意依靠人民。只有为了人民,才能最大限度和最充分地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只有依靠人民,才能达到为了人民这一唯一目的。所谓以人民为中心,指的是党在任何情况下的立场选择与宗旨坚守,尤其强调党面对重大政治安排、重大政策设置、重大利益调整时的决策与施政立场,是我们党在复杂环境中践行根本宗旨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光辉,体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本质特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贯穿始终的一条红线,在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中起着“定海神针”的作用,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与灵魂。部署工作、制定政策、推动发展都要牢牢坚持这个根本思想,并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

2.发展是第一要务≠发展就是目的。有些人片面理解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认为发展是硬道理,发展就是目的。这显然是错误的,其根源就是存在见“物”不见“人”的思想偏差。

为什么发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在发展历程中面临的首要问题。发展毫无疑问是第一要务,但发展本身不是也不能成为目的,发展必有其目的归宿,必有其价值指向。价值指向不同,发展结果迥异。就当代中国来说,发展既不能为发展而发展,更不能为少数人发展。我们的发展过程一定要人人能参与、人人都尽力,我们的发展成果一定要人人可享有。把人民的期待变成我们的行动,把人民的希望变成生活的现实,让人民群众有幸福感、有获得感,这就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致力于发展的价值取向和根本目的所在。“十三五”规划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摆在发展的指导原则之首,用共享发展为发展理念筑基兜底,先后衔接、相互呼应,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发展价值的历史自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着眼点,就是把人民作为生产的目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之所以危机重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把资本的增殖和扩张作为生产的根本目的,只见“物”不见“人”,更不见人民,人民大众异化成了生产剩余价值的工具。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如果社会生产不以人民为目的,不仅是不正义的,更是违背社会发展规律,是不可持续的。我们党领导人民搞经济建设,一向高度重视物质生产。同时,我们党十分注重人在经济社会活动中的核心地位,充分认识人的积极性创造性是推动发展的不竭动力,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作为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唯有如此,才能激发亿万群众的巨大热情和创造力,这是我们与资本主义“以资为本”价值取向的根本区别,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3.抓民生≠影响发展。在现阶段,一些人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割裂开来,担心抓民生会影响经济发展。

民生是人心向背的风向标,是社会舆论的晴雨表,是发展信心和发展决心的压舱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民生是‘指南针。”抓住这一“指南针”,就抓住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掌握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获得了实现发展目标的制胜法宝。把民生作为经濟社会发展工作的“指南针”,表明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与改善民生是高度统一和契合的,共享发展的实质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国计和民生将是相互隔离的“两张皮”;不持续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就是空洞的口号。

民生与发展是统一的,不能割裂开来。一方面,发展是为了改善民生,没有发展,改善民生就无从谈起。要坚持经济发展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采取针对性更强、覆盖面更大、作用更直接、效果更明显的举措,实实在在帮群众解难题,为群众增福祉,让群众享公平;从实际出发,集中力量搞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不断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织密扎牢托底的民生“保障网”。另一方面,改善民生也能促进发展,解决好民生问题,发展才有更足的动力和后劲。要在保障基本公共服务有效供给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和满足人民群众需要,培育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使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有效对接、相得益彰、良性循环;着力保障民生建设资金投入,全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既要积极作为又要量力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集中体现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的有机统一。

4.人民≠名义。一个时期以来,有的党员干部或者把人民群众抽象化、虚无化,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或者把人民群众当成“泥菩萨”,“临时抱佛脚”;或者被功名利禄蒙了心,忘了“真菩萨”,对人民群众熟视无睹、麻木不仁。凡此种种,从本质上都是把人民当作“名义”,用时拿来,不用抛弃。这些行为违背了党的性质和宗旨,严重侵蚀党的执政基础。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要下大力气解决脱离群众的问题,谨防出现“塔西佗陷阱”。

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总结,站在了实践、历史和道义的制高点上。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要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实施每一项治国理政举措、每一项管党治党措施,无一不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着“永远同人民站在一起”的庄严承诺,以实际行动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爱戴。“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脑中”,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形象化表达。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内涵和实践内涵,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就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好,站稳人民立场,持之以恒纠正“四风”,不断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充分发挥好党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准确把握、坚决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把党的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引领群众听党话、跟党走。当前,我们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从来没有如此接近,但梦想越接近,就越要时刻保持清醒:只有和人民同甘苦、共命运、心连心,我们党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5.坚持党性≠否定人民性。在现实社会中,一些人把党性和人民性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无论是“你是替党讲话,还是替老百姓讲话”的离奇发问,还是“你是站在党的一边,还是站在群众的一边”的荒唐站队,还有“人民群众人数超过党员,所以人民性大于党性”的错误推论,这些杂音噪声,使得本来有着明确答案的问题,变得似乎有些“乱花渐欲迷人眼”。

党性和人民性高度一致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代表人民利益的党,没有独立于人民利益的自身利益,这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份初心,源于97年前南湖红船的革命火种。对于这个承诺,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践行、从未改变。从成立之日起,我们党就把人民利益深深镌刻在自己的旗帜上。这些质的规定性,从源头上决定了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不是水与火的关系,不是“跷跷板”的关系;决定了党性是人民性的集中体现与升华,人民性是党性的主要来源和根基,坚持党性就是在坚持人民性,坚持人民性就是在坚持党性;决定了体现党的意志就是体现人民的意志,实践党的主张就是实践人民的主张;决定了党性寓于人民性之中,没有脱离人民性的党性,也没有脱离党性的人民性。那种认为坚持党性就是否定人民性的观点,是在割裂党性和人民性的内在统一,是在疏离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在思想上是糊涂的,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是有害的。

6.以人民为中心≠权宜之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上任伊始,就郑重宣示:“中国共产党坚持执政为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奋斗目标。”这已经蕴含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全部要素,彰显了我们党一以贯之的宗旨意识和为民情怀,表明了以人民为主体、为中心、为依靠的执政理念和发展理念。党中央治国理政最厚重的底色就是“为民”,就是要把“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镌刻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之中,无论从举旗定向、谋篇布局,还是强基固本、攻坚克难,都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和总体框架中,不论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还是新发展理念,都是以人民立场为经纬来排兵布阵。可以说,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于治国理政的全过程,贯穿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过程,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鲜明的价值取向。从根本上说,我们绝不是也绝不能简单地仅靠“技巧”执政,根本的是靠相信人民、依靠人民、为了人民这一永恒的本色执政。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可见,人民立场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而是体现为鲜明的价值取向、科学的发展路径与辉煌的历史成就。

作者系中共山西省朔州市委副秘书长

责任编辑:双艳珍

猜你喜欢

人民性党性民生
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如何探索解决党性分析的针对性有效性问题
基层党校做好党性教育的思考
深刻洞察“党性”的精彩读本
上海民生轮船有限公司船期表
“党性体检”让党员更“健康”
廓清党性与人民性关系的认识误区
始终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内在统一
2016年我国民生发展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