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精神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2018-05-14崔林

新丝路(下旬) 2018年10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

崔林

摘 要:在“励志图存,自强不息”的学校精神引领下,一代又一代西科人为奋发图强,寒耕热耘,为西部地区煤炭事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尤其是在深入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进程中,赋予学校精神新的涵义,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充分发挥学校精神的作用,使学校精神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对引领师生在新时代里展现新作为,实现建设国内一流的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学校精神;校园文化;新作为

一、什么是学校精神

学校精神是学校在历史的传承与发展过程中的特有现象。学校越是发展,就越离不开学校精神,也就越需要对学校精神进行研究。随着学校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学校精神已经成为我国学校管理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的课题。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文从“什么是学校精神”这一基本问题出发,对学校精神的价值、学校精神的结构、学校精神形成的规律、学校精神的凝炼以及学校精神的提升进行了探索。

西安科技大学作为一所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自1958年建校以来,始终立足自身实际,坚持稳扎稳打,不断开拓进取,60年来取得了辉煌的建设发展成就,同时也孕育出“励志图存、自强不息”的西科文化精神—胡杨精神。这种精神是每个西科人共有的精神,胡杨精神是一盏明灯,点亮在西科的上空,指引着广大的西科人勇往直前,自强不息。在胡杨精神的指引下,我校一批又一批的精英,栋梁之材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各地。它曾鼓舞和塑造了每一个西科学子,未来也将继续引导和激励每一个西科人,在实现强国梦、强校梦、个人梦的历史征程中,昂扬奋发,不断前行。

二、“励志图存 自强不息”的学校精神所具有的丰富意蕴以及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意义

作为祖国西北地区第一所煤炭高等学府,西安科技大学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办学特色鲜明。学校扎根西部,艰苦创业,奋勇拼搏,砥砺形成了“励志图存 自强不息”的学校精神,这一精神所具有的内涵丰厚、广博,成为激励一代又一代西科人昂扬奋进,始终以不屈不挠的姿态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成为一代又一代西科人立足行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人生信条。

日月流逝,斗转星移。在近半个世纪的奋斗历程中,学校秉承西工的“公诚勇毅”和交大的“爱国荣校、饮水思源”,几代西科人遵循“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校训,辛勤耕耘,艰苦创业,逐步形成了“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和“基础扎实,适应性强,作风朴实,勇于创新”的优良传统,形成了“基础厚实,管理严格,注重实践,强调素质”的办学风格,以及被诠释为“励志图存,自强不息”的“胡杨”精神。建校以来,学校已为国家培养了各类高级人才4万余名,他们遍布祖国大江南北,在各个领域和各条战线发挥了重要作用,许多毕业生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呈现新特点,新时代面临新形势,“励志图存 自强不息”的学校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也就有了更为深厚的涵义。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尤其是在深入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进程中,赋予学校精神新涵义,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充分发挥其作用,使其在新时代视域下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对引领师生在新时代里展现新作为,实现建设国内一流的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三、以“三个结合”为着力点,讲好西科故事,推动“励志图存、自强不息”的学校精神实现创新发展

1.结合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生动诠释学校精神,使学校精神在师生中绽放美丽之花。传承的前提是理解和认同。对学校精神的传承也同样如此。学校可以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以“励志图存、自强不息”的学校精神为底色,营造良好的氛围,实现学校精神入师生脑、进师生心、融师生情。例如,学校可以组织开展“学校精神我来讲”主题演讲比赛,让师生从身边的事、身边的人去寻找素材,去诠释学校精神,通过生动诠释,让学生认识学校精神、理解学校精神,进而去自觉践行学校精神;学校还可以邀请曾经亲历学校发展的老领导、老教师到师生中去讲学校精神,用生动的事例去展现“励志图存、自强不息”是如何激励一代又一代西科人锐意进取、奋发有为,取得今天的建设成就,让师生在感动中去理解学校精神,认同学校精神,从而自觉成为学校精神的传播者、践行者。

2.结合學校服务行业特色,生动展示学校精神,引领学生全面树立成长成才。西安科技大学因煤而建,其服务行业的特点决定了很多学生毕业后要到艰苦的煤炭行业去工作。在六十年办学实践中,学校涌现出了“大学生采煤班班长”董刚等一批优秀学子,他们的经历生动展现了“励志图存 自强不息”的学校精神,邀请他们来校举办专题报告,发挥榜样群体的示范引领作用,鼓励学生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和行业中去建功立业,让奋斗成为青春最美的底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生动体现。

3.结合校史培育师生爱校情怀,以学校精神凝聚人心,助力实现创新发展。西安科技大学具有百年底蕴,充分挖掘校史文化资源,展现学校精神的发展历程,对团结力量,凝聚人心,实现学校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例如,2018年,学校以六十年校庆为契机,对校史进行了再次编纂,新建了校史馆,通过生动的图景展现了西科人艰苦创业、砥砺前行的光辉历程,这是对学校精神最直观、最形象的展示,不仅具有育人的效能,更能够起到凝聚人心的作用,进而使学校精神变为学校创新发展的不竭动力,最终助力学校实现建设国内一流的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

参考文献:

[1]司颖华.传承胡杨精神构建特色校园文化[J].新西部(理版),2014(21):45-46

[2]王利伟.“胡杨精神”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创新与发展[J].北方文学,2018(6):148

[3]郑永田.文华精神的时代传承——评《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的创建与发展》[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7.37(09):33-36

[4]陈英云、迟沫涵、乔蕤琳.注重文化传承与创新 为学校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精神支撑[J].现代医院,2013.13(10):104-106

[5]朱益民.传承“至德至贤”精神 推动学校创新发展——江苏省梅村高级中学百年发展之路[J].江南论坛,2013(09):52-53

[6]顾泳.传承石梅精神,发展学校特色,拓展品牌效能[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2010(03):18-20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
智慧校园在中职学校校园文化中的建设与应用
持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助力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
新生态学校的校园文化
基于一校多区格局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策略分析
中外合作办学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探索
中职校园文化建设研究的必要性
让魅力校园文化点亮心灯
校园文化建设的误区及成因分析
我区高校8项校园文化建设成果获国家级奖励
浅析绩效管理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