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群众中的认同路径与机制研究

2018-05-14王海燕

新丝路(下旬) 2018年10期
关键词:机制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群众

王海燕

摘 要: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国各个地区都开展了很多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道德建设活动,期望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能够日益深入人心,让群众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践行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群众中得到认同是当前社会和谐、持续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群众;认同路径;机制研究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一些违背核心价值观的现象屡禁不止。因此,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加强和重视践行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重要的建设精神和政治文明工作。但是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贵在坚持,只有群众发自内心地对这一价值观具有高度认同感,才能促使群众在现实生活中自觉地践行。据杂志社《人民论坛》的调查结果显示,几乎有40%接受采访的人都认为在未来的10年里,主流的价值观将日趋边缘化的观点[1]。由此可见,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群众中的认同是社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群众中的认同过程及路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群众认同是个动态、持续的实践过程。从实质上看,核心价值观是一种从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并且又指导实践的正确意识形态。实践是社会生活的内涵与本质属性,人与事、物间不仅有联系关系,而且也存在着实践的关系。这种普遍存在的实践关系实际上就是价值关系,而人的价值认同主要就是在处理这类价值关系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价值观的认同过程主要包括主体对客体的内化和反刍两个方面。

传统的媒体信息与传播曾经是价值观群众认同的主要路径,它主要是借助报纸、杂志和电视等向群众宣扬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群众在耳濡目染的过程中将该价值观内化为一种生活习惯与态度,从而自觉遵守与践行。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媒介这种一对多的传播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让群众的自由意志得不到发挥,从而使得核心价值观的群众认同效果大打折扣。此外,政府加強对群众进行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也是群众认同的一种方式。政府通过各种方式宣传和弘扬核心价值观,让群众从认知到认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更为正确的理解和认识。同时,我国政府还通过建立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融入其中,从而对群众的行为进行正确引导,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而且当前我国政府日益提倡党员干部树立榜样,积极示范,让群众在耳濡目染中不断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认同。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群众中的认同机制研究

1.建立良好的宣教机制

要想增强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首先就是要让群众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良好的宣教机制,则是让群众快速、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方式之一。宣教机制的建设千头万绪,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它主要包括宣传手段、宣传内容、宣传时机三个方面。首先,要不断丰富宣传手段,并且实现制度化。其次,从内容上看,宣教时要根据不同受众群体的特点,将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与各个行业的规章制度相融合,从而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成为社会大众的行为规范以及价值规范,促使群众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践行和遵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后,在宣教的时机方面,可以充分把握住各种节日以及学习的重要契机,如纪念日、政治学习、班会等,开展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群众的心灵受到正确价值观的熏陶和浸润感染。

2.建立有效的长效机制

不断加强核心价值观的群众认同是关系到民族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工作,因此在具体推进过程中,需要建立长效机制。首先,要加强知识分子的责任与担当意识,不断完善问责机制。知识分子在文化建设领域有着重要作用,他们敢于批判现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者和传播者[2]。所以可以通过讲座等活动形式对知识分子进行教育,增强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识,不断激发他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让他们对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拥有坚定的信心,从而让他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积极主动地宣扬核心价值观,并且对其进行正确的理论论证,运用各种途径和渠道对该价值观进行有说服力的宣讲,增强群众的认同感。其次,加强示范机制的建设。典型事迹和道德模范是增强核心价值观群众认同的最生动素材,因此从群众所熟悉的生活中发现和树立典型与榜样,并通过举办表彰会、论坛、媒体宣传等途径,让正确的价值观走进群众的生活和内心,让他们将其内化为生活习惯。最后,高效的督查机制也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群众认同的重要保障。所以在增强群众认同的过程中,要深入调查实际,加强监督和检查力度,及时制止和杜绝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奖惩分明。

3.建立有效的认同心理机制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群众认同进程,靠传播等途径并不能使其真正落到实处,还需要心理机制来促进。首先要建立以利益为导向的机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表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指引着群众往好的利益方向发展,从而有助于培养群众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与价值观。因此,政府要从以人为本出发,关注、改善和保障民生,尽最大能力满足群众的利益诉求,从而让群众发自内心地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建设。其次要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满足群众的利益需要,是一种外部推动力。而建设认同心理机制,还需要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让群众萌发内驱力,促使他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比如,可以制定激励措施,引导群众树立共同的追求与目标,不断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品质的熏陶,自觉将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己内心的实际需要,从而不断增强群众的认同感。

参考文献:

[1]郭建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路径与机制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14.(1):15

[2]周雯雯、林美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理论借鉴与路径研究[J].中国农业教育,2016.(2):163

猜你喜欢

机制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群众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吃瓜群众的真相,你怎么懂
等职业教育的高教性及实现机制研究
领导—成员交换的理论阶段、维度划分和机制分析
独立学院实习实训暨创新创业基地的运作机制研究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各界群众前来省作协吊唁陈忠实先生5
The Chinese Olympic Committ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