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南疆地区温宿县精准扶贫及精准脱贫的路径选择
2018-05-14宫兴福
宫兴福
摘 要: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逐步形成和完善。党中央、自治区党委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吹响了攻坚决胜的冲锋号。温宿县贫困人口为实现自治区提出的“争当六个排头兵”的既定目标,时间紧迫,任务艰巨。因此通过调研就温宿县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和对策,以便更好地为温宿县精准脱贫提供理论依据,也为最终推动我县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走出一条符合温宿实际的科学发展道路。
关键字:温宿县;精准脱贫;措施;亮点
一、温宿县精准扶贫现状调查
1.基本情况概述
温宿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403户24506人,贫困村14个,其中:深度贫困村11个。2014—2017年脱贫3655户14526人,阿热勒镇托万克麦盖提村、博孜墩乡博孜墩村、克孜勒布拉克村3个贫困村分别于2016年、2017年退出。目前,全县还有2748户9980人未脱贫,11个深度贫困村未退出,其中博孜墩乡3个、吐木秀克镇6个、柯柯牙镇2个。2018年计划退出3个村(柯柯牙镇艾肯博依村、博孜墩乡吾斯塘博依村、吐木秀克镇托万克斯日木村),脱贫667户2698人。
2.主要致贫原因
(1)结构分析。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致贫原因分别为:缺土地占19.2%、缺水占1.06%、缺劳力占8.13%、缺技术占39.16%、缺资金占9.16%、因病占7.66%、因残占6.51%、因学占0.7%、因灾占0.24%、交通条件落后占0.72%、自身发展动力不足占7.43%、其他占0.03%等。
(2)根源剖析。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三个边境乡(镇)(博孜墩乡、吐木秀克镇、柯柯牙镇),边境线长119公里,2015年被自治区列入边境县,11个深度贫困村全部集中在这三个边境一线乡(镇)。一是深度贫困乡村条件恶劣。这些区域地处山区,海拔高于平原地区45%以上,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土地资源紧缺、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于平原地区50%以上,农田水利、道路、电网、文化等基础设施严重滞后。二是贫困人口增收难度大。目前,大部分贫困村贫困人口的增收产业还没有完全形成,贫困户种养殖生产手段单一,农业生产受自然灾害影响严重,导致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较弱,农业生产增收致富困难大。同时,贫困人口大多为少数民族群众,国语水平低下,文化素质较低,思想状况落后,劳动技能短缺,就业积极性不高,加之不愿离家外出务工的传统意识根深蒂固,导致贫困人口就业渠道狭窄,就业增收难度增大。
二、温宿县精准扶贫的做法和亮点
1.强化转移就业脱贫力度。按照“优先转移建档立卡未脱贫人口,其次转移已脱贫人口,再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思路。通过跨县整建制干部带队驻厂转移、县域转移及就地开发扶贫车间和卫星工厂转移的方式推进转移就业工作见实效。制定2018年拟脱贫人口转移就业目标任务634人,分三批次完成县域外整建制转移至阿克苏纺织工业城就业544人(已脱贫315人,未脱贫229人),县域内转移至产业园区、卫星工厂等地就业401名(已脱贫317人,未脱贫84人)。
2.强化产业发展脱贫力度。围绕农副产品订单生产、农业提质增效、庭院经济及合作社建立等发展调整产业途径,计划辐射带动736人实现产业脱贫。重点推进以蔬菜为主的农副产品订单生产增收脱贫工程,实现11个深度贫困村农副产品生产专业合作社、种养殖技术指导服务、惠民超市三个“全覆盖”,加大贫困户庭院改造力度,实现“五个一”(即一座拱棚、一个菜窖、一个暖圈、一群家禽、一架葡萄),按照“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订单生产、销售的模式,确保贫困户户均种植蔬菜1亩以上,有效推进农副产品订单产业落地。
3.强化土地清理再分配脱贫力度。开展依法清理全县非法开荒、公职人员违规承包、超出合同面积等土地,在承包主体不变的前提下,成立国有公司实行集中经营,收益用于购买安保、保洁、林果技术服务员等贫困人口公益性岗位,人均每月1000元。年度计划上岗务工400人,已清理土地23617亩,预收承包费138.6万元,两批次贫困人口100人已上岗务工,并为每人购买100元的人身意外险。
4.强化护边员优化调整脱贫力度。将全县符合护边员条件的1215名贫困人口纳入了护边员队伍,为最大限度的改由贫困户担任护边员,再次对2296名护边员中非贫困户护边员进行再次优化调整,对一户有2人及以上享受护边员补助政策的和考核不合格的非贫困户护边员进行调减。
5.强化生态补偿脱贫力度。用足用好退耕还林还草、防护林建设、草原生态保护补奖等重大国家扶持政策,优先让2395户贫困户享受生态补奖资金1922.3万元。年初计划将符合条件15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草场管护员、护林员队伍予以扶持。
6.強化综合社会保障措施兜底脱贫力度。全面落实低保兜底、“双集中”、残疾人“两项补贴”、 “双收”人员集中供养、慢病和大病先诊疗后付费医疗救治等政策措施。全年计划通过综合保障兜底实现391人脱贫。
三、温宿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研究工作还不够精准细致。个别乡镇、部门仍然用惯性思维和常规模式抓脱贫攻坚工作,没有学深学透上级脱贫攻坚政策精神实质,谋划工作没有好的思路,推动落实没有好的章法,工作一般化的问题比较突出,一些扶持政策执行不够到位。
2.深度贫困人口脱贫难度大。目前,11个深度贫困村大多地处山区,贫困村增收产业还没有完全形成,且医疗、社保、就学等扶持力度有限,因病、因残、因灾等返贫可能性依然较大。加之,贫困人口大多文化素质较低,普遍存在“等靠要”惰性思想,部分企业不愿意吸纳其就业,从而使贫困人口就业增收的难度进一步加大;部分外出劳务就业脱贫的群众,岗位竞争意识不强,失业后无经济收入又重新返贫。
3.富余劳动力就业积极性有待提高。大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文化水平低、缺乏劳动技能,就业竞争力不高,存在“小富即安”、“恋守田园”的思想,缺乏拼搏奋斗精神、贪图安逸,不愿轻易离开土地。且因担心务工后牲畜、农作物等无人看管,而不愿外出就业。
4.脱贫内生动力不足。各级帮扶干部从思想上引导启发贫困户不足,典型案例示范讲解少,现代农业知识教育少。贫困户“等靠要”思想依然存在,部分贫困户把贫穷当做一种习惯,主观上或不具备脱贫摘帽的心理准备,或缺少主动脱贫的意愿,受条件所限,发展信心不足,不敢突破自身局限脱贫致富,自我谋求发展意识不强,脱贫内生动力不足,没有形成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
四、对我县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建议措施
1.抓好结对帮扶工作。一是重点帮助贫困户落实“五个一”缺项补项工作(五个一:一座拱棚100㎡、一个菜窖、一个暖圈、一群家禽50只、一架葡萄)。二是建立贫困户精准帮扶销号台账。按照贫困户脱贫措施计划逐步推进帮扶措施落地,贫困户达到“五有四保障”后,按月进行销号,并建立精准台账,确保帮扶工作扎实推进。
2.抓好扶贫培训工作。一是通过实施扶贫培训项目,抓好贫困人口、致富带头人等群体的劳动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二是统筹安排农业局、林业局、畜牧局等农口单位技术员到各乡(镇),利用夜校为贫困户讲解林果蔬菜种植、牲畜家禽养殖方面的知识。三是加大扶贫干部队伍培训力度,按照每月2次的标准,对县、乡、村三级干部培训脱贫攻坚应知应会及系统操作知识,确保两级干部懂扶贫、会扶贫。
3.做好“五有四保障”、“三通七有”的缺项补项工作。根据贫困人口“五有四保障”、贫困村“三通七有”缺项情况,全面启动补项工作,重点抓好贫困户住房和安全饮水工程建设,确保年底前拟脱贫户和村达到脱贫验收标准。
4.做好扶贫项目建设和监管。严格落实《温宿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发展资金)管理办法(暂行)》《温宿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扶贫发展)项目管理办法(暂行)》,抓好公示公告,严格执行招投标程序。加快第一批扶贫项目已建设进度,定期到项目施工点,查看项目质量及施工进度情况,监督施工方按照合同内容、规模、期限施工建设,确保产业类项目上半年完工,下半年见效,年底投入使用并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