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澳网张帅VS哈勒普的技术统计分析
2018-05-14邢迪
邢迪
摘 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2016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女子单打第一轮中张帅和哈勒普的比赛录像为观察对象,从发球技术、接发球技术、底线技术、网前技术以及制胜分和非受迫性失误的角度对两名选手在比赛中的技术统计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张帅的一发成功率以及最快发球速度都比哈勒普稍低,而在一发得分率和二发得分率方面均好于哈勒普,接发球技术以及底线技术是张帅的优势技术,网前技术以及整体技术发挥的稳定性是张帅应努力提高的技术环节。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为提高张帅的网前运动成绩,进而提高我国女子网球的竞争力提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张帅 2016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 技术统计
中图分类号:G8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4(c)-0221-03
网球运动起源可以追溯到12~13世纪的法国,近代网球诞生在英国,开始普及和形成高潮在美国。目前,网球四大满贯赛事代表着网球竞技的最高水平。同时,网球是一项具有极大观赏性的体育项目,深受广大网球爱好者的喜爱。自从李娜获得大满贯赛事冠军之后,我国的网球运动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也涌现了一批优秀的网球运动员。但是随着李娜等优秀运动员的退役,我国女子网球运动成绩出现了下滑。如何提高我国女子网球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国女子网球运动员的比赛成绩,是广大网球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
根据田麦久的运动训练学理论分类,网球属于隔网对抗性项目。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技术统计是运动员技战术能力的直接体现,根据比赛中的技术统计结果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发现运动员技战术能力特征,对掌握运动员网球技战术方面的优缺点具有重要意义,进行针对性的训练,进而提高运动员的技战术能力。
张帅1989年出生于中国天津,6岁开始打网球,右手握拍,双手反拍,在2009年中国网球公开赛中击败当时世界排名第一的萨芬娜一举成名,被称为中国最有潜力的一朵“金花”。被称为李娜的接班人。是目前我国最优秀的女子网球运动员之一。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2016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女子单打第一轮中张帅和哈勒普比赛的技术统计进行研究,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探寻张帅技战术能力的优缺点,从而为提高张帅的技战术能力提供参考和建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论文以2016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女子单打第一轮中张帅和哈勒普的比赛录像为观察对象,对该场比赛中的技术统计进行研究。表1是两名运动员的基本情况统计表。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阅读大量与本论文研究的相关文献资料,并对中国知网、各类期刊书籍和2016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中文官网的有关查阅,获取与本论文研究的大量相关的资料数据,为本论文研究打下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1.2.2 录像观察法
经过对2016年澳网张帅VS哈勒普比赛录像的反复观看和记录后,获取与本论文有关的研究数据,使研究数据真实可靠。
1.2.3 数理统计法
对观看录像获得的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统计、归纳整理,为本论文研究提供了科学的研究数据。
2 结果与分析
2.1 张帅对哈勒普比赛中发球技术统计分析
在网球项目中,发球是网球技术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唯一一项不受对手制约的技术,同时是比赛的开始,运动员发球技术对于比赛中得分以及后续比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比赛中发球技术统计的分析对了解运动员的发球技术,了解运动员竞技能力特征具有重要意义。表2是2016年澳网张帅VS哈勒普比赛中发球技术的统计结果。
从表2可以看出,在该场比赛中,一发成功率方面,张帅为67%,哈勒普为73%;在一发得分率方面,张帅为60%,哈勒普为50%,两人的双误均为0;二发成功率均为100%,二发得分率方面,张帅为54%,哈勒普为31%。从发球速度来看,两名选手一发平均速度相同,均为156km/h,二发的平均速度也基本一致,张帅的二发平均速度稍微小一点,为127 km/h,哈勒普为128km/h。最快发球速度张帅稍低于哈勒普,二人分别为166km/h和170km/h。
以上结果表明,在发球方面,张帅的一发成功率以及最快发球速度都比哈勒普稍低,而在一发得分率和二发得分率方面均好于哈勒普。为此,在今后的训练过程中,张帅应该在继续保持较高的得分率的前提下,重点提高一发的成功率,并在可能的情况下提高发球的速度。
2.2 张帅对哈勒普比赛中接发球技术统计分析
接发球是网球技术构成中的一项重要技术,运动员良好的接发球技术可以直接得分,或者为取得优势,对对方形成压制打下基础,进而得分。为此对比赛中接发球技术进行技术统计,对了解运动员网球技术特征具有重要意义。表3是2016年澳网张帅VS哈勒普比赛中接发球技术的统计结果。
从表3可以看出,在接发球方面,张帅与哈勒普接一发次数对比为36∶48,接一发得分对比为18∶19,接一发得分率方面张帅为50%,哈勒普为40%。接二发方面,张帅与哈勒普接二发次数对比为13∶24,接二发得分对比为9∶11,接二发得分率方面张帅为69%,哈勒普为46%。
以上结果表明,在本场比赛的接发球方面,张帅无论是接一发还是接二发的得分率都高于哈勒普,说明在本场比赛中张帅的接发球技术发挥的较好,良好的接发球技术是使张帅在比赛中化被动为主动的关键。综上所述,在本场比赛中,张帅的接发球技术发挥较好,是張帅的技术优势之一。
2.3 张帅对哈勒普比赛中底线技术统计分析
在网球比赛中,底线技术是指运动员位于底线位置,利用正反手进行回球的技术,底线技术是运动员在比赛中运用比例最多的一项技术,运动员底线技术对于整个比赛的走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表4是2016年澳网张帅VS哈勒普比赛中底线技术的统计结果。
从表4可以看出,在本场比赛中,张帅与哈勒普的总得分比为69∶52,底线得分的比为53∶38,在底线得分率方面,张帅为76.81%,哈勒普为73.08%。
以上结果表明,张帅在底线得分的数量以及底线得分率方面都好于哈勒普,说明张帅的底线技术发挥好于哈勒普,底线技术也是张帅的优势技术之一。
2.4 张帅对哈勒普比赛中网前技术统计分析
在网球技术中,网前技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指运动员在对对手形成压制,主动来到网前进行回球得分的情况;另一种是对手放小球,被动上网进行回球的情况。网前技术是整个网球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比赛中,运动员的上网次数以及上网得分率是反映运动员网前技术的重要指标。表5是2016年澳网张帅VS哈勒普比赛中网前技术的统计结果。
从表5可以看出,在上网次数方面,张帅与哈勒普的对比为12∶6,上网得分方面,张帅与哈勒普的对比为10∶6,而上网得分率方面,张帅为83.33%,哈勒普为100%。
以上结果表明,本场比赛中,张帅来到网前的次数较多,相应的网前得分也比较多,但是上网得分率则小于哈勒普,表明张帅的网前技术相对于哈勒普来说还存在一定的提高空间。另外,通过观看比赛录像,张帅在上网的选择上有主动上网也有被动上网,而这也凸显出了张帅在网前技术上还是有点欠缺的,既然上网了就应该更好的处理好每一个球,更好的选择封锁线路,争取获得更多的分数,这也是张帅在以后的训练中需要提高的方面。
2.5 张帅对哈勒普比赛中制胜分和非受迫性失误统计分析
制胜分是指运动员主动进攻得分,非受迫性失误是指运动员自身主动失误造成回球下网或出界,而与对手无关。在比赛中这两项指标是对运动员整体网球技术发挥的直观体现。同时运动员在比赛中应尽可能多拿制胜分,同时尽量减少非受迫性失误。表6是2016年澳网张帅VS哈勒普比赛中制胜分与非受迫性失误的统计结果。
从表6可以看出,本场比赛中,张帅的制胜分为31分,哈勒普的制胜分为11分。非受迫性失误方面,张帅为24个,哈勒普为17个。
以上结果表明,张帅的制胜分明显高于哈勒普,说明本场比赛中张帅的打法更加积极主动,这也是张帅获得本场比赛胜利的直观体现。但是同时,张帅的非受迫性失误也比哈勒普高了7个,虽然非受迫性失誤较多是张帅积极主动打法所不可避免的现象,但是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张帅网球技术水平发挥的不稳定性,今后张帅应该注意提高网球技术水平发挥的稳定性。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在本场比赛中,在发球方面,张帅的一发成功率以及最快发球速度都比哈勒普稍低,而在一发得分率和二发得分率方面均好于哈勒普。
(2)在本场比赛的接发球方面,张帅无论是接一发还是接二发的得分率都高于哈勒普,在本场比赛中张帅的接发球技术发挥的较好,是张帅的技术优势之一。
(3)张帅在底线得分的数量以及底线得分率方面都好于哈勒普,底线技术也是张帅的优势技术之一。
(4)本场比赛中,张帅来到网前的次数较多,相应的网前得分也比较多,但是上网得分率则小于哈勒普,张帅的网前技术相对于哈勒普来说还有一定的提高空间。
(5)张帅的制胜分明显高于哈勒普,本场比赛中张帅的打法更加积极主动,同时,张帅的非受迫性失误也比哈勒普高了7个,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张帅网球技术水平发挥的不稳定性。
3.2 建议
(1)在今后的训练过程中,张帅应该在继续保持较高的得分率的前提下,重点提高一发的成功率,并在可能的情况下提高发球的速度。
(2)张帅应进一步改进提高网前技术,应该注意提高网球技术水平发挥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 万峰铭.全国大学生网球丙、丁组男双技战术运用特征及发展对策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642(1):66-69.
[2] 陈丽娟,郭立亚,吕雪松,等.对网球项目双打比赛制胜要素的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5,34(4):126-129.
[3] 张亮,张庆武.基于比赛结构模型的网球技战术教学优化设计的实证研究[J].运动,2015(2):55-56,78.
[4] 王亚乒.世界优秀女子网球选手技战术特点分析[J].辽宁体育科技,2014(3):100-103.
[5] 李思,陈胜.李娜与斯齐亚沃尼在2011法网女单决赛中发球技战术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2,(19):94-96.
[6] 刘俊千,张春雨.2010年美网比赛中李娜得失分的统计分析[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0,26(6):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