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课堂实践教学调查分析
2018-05-14刘艳霞刘爽
刘艳霞 刘爽
摘 要: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自觉探索增强课堂实效的方式方法,在形式和内容上与时俱进,在理论讲授的同时增进课堂实践教学,才能教化育人、服务社会。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课堂实践教学;调查分析
“事实上,那种认为实践教学的内涵仅仅是走出课堂、深入社会的概念是不全面的。严格意义上说,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教学内容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2]借此引出主题——以《高校“思政课”课堂实践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研究》教改项目为依托,课题组进行了相关基础性调研、分析和总结工作,目的是从某位教师某堂“思政课”的实践环节教学角度,详细了解××高校“思政课”课堂实践教学的现状,以分析这方面的经验和不足,并提出完善××高校“思政课”课堂实践教学的相应对策。
一、问卷制作、调查对象和调查时间
此次调查问卷的名称是《“思政课”课堂实践教学情况听课反馈表》,由项目组主持人在××高校的聽课表基础上修改制作,并由项目组所有参与人员修改通过。项目组把与“思政课”课堂实践教学有关要素分为10个问题,并结合课堂教学环境要素,尤其考虑到学生听课须匿名填表以保证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基本涵盖了“思政课”课堂实践教学的各方面因素。
调查对象包括教师和学生。教师:第一,听课教师方面,抽样调查了××高校思政部的5位教师,共听课13人次;第二,授课教师方面,抽样听取了担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简称“概论”)课程教学的8位中青年教师。学生:抽样调查了8位授课教师所在班的80名学生(每班发放10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67份。
调查时间在2016年的秋冬学期,主要对16级本科新生班进行调查,也有部分专科班,包括14级五年高职班。
二、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1.教师听课
(1)细化分析
从具体打分来看,5位听课教师对8位授课教师共听课13人次,普遍打分90分左右,平均分是91.69,这表明他们对被听课教师的综合评价为良好以上水平。在设计的10个问题方面,调查详细结果如下:
师德师风方面,全部满分。这是为人师表的基本前提,说明授课教师的基本素养合格,大家都有较高的教师意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备课和讲授方面,在被听课的13人次中,有5人次分别被扣1-2分。说明总体良好的情况下,部分教师还要加强备课,更好地熟悉专业理论,并且注意授课语言的逻辑性和感染力等。
在内容的准确性、联系实际突出重难点及技能培养方面,13人次中有9人次分别被扣1-2分。体现出“思政课”教学内容方面还存在一定程度的严谨性和规范性问题,以及与应用型大学接轨方面还有待加强探索和改革。
板书方面,13人次中有5人次分别被扣1-2分。说明总体良好的情况下,部分教师要加强板书设计和增强书写规范的意识。
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方面,13人次中有9人次分别被扣1-2分。体现了“思政课”教学中应注意加强教学方法改革,注意授课方式和手段的多元化。
课堂组织和管理方面,13人次中有9人次分别被扣1-2分。说明大部分教师需要加强课堂纪律,注意课堂秩序,以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有效组织和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实践(发言、讨论)方面,13人次中有10人次分别被扣1-2分。反映了大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仍然很难摆脱传统单向讲授教学方式的影响,在加强师生互动方面有待进一步探索和改革。
课堂实践环节设计的科学性方面,13人次中有7人次分别被扣1-2分。体现出一部分教师需要在备课环节优化问题设计,注意提出的问题要突出重难点和联系社会现实,并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设计。
有效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实践方面,13人次中有10人次分别被扣1-2分。反映出大部分教师在有效评价和鼓励学生课堂表现方面应注意方式方法,并加强引导。
课堂教学综合效果及满意度方面,13人次中有10人次分别被扣1-2分。说明思政课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全部达到良好以上水平,其中不乏优秀者。但是大部分教师仍然具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需要完善部分教学环节和要素,尤其是在加强课堂实践方面,应探索有效途径调动学生主动参与。
(2)问题和建议
把授课教师分别按照大写英语字母编号,听课教师对他们提出了以下建议:
教师A:要加强师生互动,而且互动形式应多样化,以此活跃课堂气氛和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关注度。
教师B:对个别说方言的同学应提醒纠正,授课语言应多一些书面化,进一步加强课堂互动和活跃课堂气氛。
教师C:进一步加强科学有效的师生互动和理论深度,加强课堂管理,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D:多联系大学生实际,加强师生互动和课堂管理。
教师E:应提前科学设计课堂讨论的问题和互动方式多样化,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F:应提前科学设计课堂讨论的问题和互动方式多样化,加强课堂管理。
教师G: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课堂管理的方式方法。
教师H:师生互动的内容应围绕重点问题展开,互动方式应多样化。
(3)分析
以上教师在授课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包括:第一,师生互动不够充分和缺乏科学有效性,即学生课堂实践环节(问题讨论、发言、演讲、辩论或其他参与方式)的设计和参与都要加强,还要注意每堂课的互动方式多样化。这就需要教师围绕社会热点和大学生实际提前分析和设计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增强课堂吸引力。第二,应设法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第三,应加强课堂管理,注意管理的方式方法,设法使学生专注于课堂教学并保持常态。
个性问题:第一,个别教师注意授课语言的专业化和学术性。第二,个别教师要加强专业理论深度。
2.学生听课
(1)学生给教师的打分和建议:
教师A:97.5,第一,多举些事例;第二,师生互动多一些。
教师B:96.25,第一,多做点练习题;第二,细化讲授,多列举课程的理论成果,就某一事件分析;第三,板书再详细;第四,多联系实际;第五,师生多交流互动,多举例子让学生印象更深刻。
教师C:88.25,第一,多联系社会上的事情;第二,课堂气氛要活跃一些;第三,少看课件多与学生交流;第四,板书字大一些。
教师D:92.5,第一,多与学生互动交流;第二,希望气氛活跃轻松;第三,课件要活泼一些,多一些画面。
教师E:99,无建议。
教师F:92.25,第一,提高课堂气氛,提高互动气氛率,可以使用第二课堂方式提高吸引力;第二,上课多提问题。
教师G:92.5,第一,多讲些故事案例;第二,多提问学生;第三,多讲社会热点问题。
教师H:94 ,第一,多提问题;第二,要强调哪些是重点内容;第三,讲授不要太细。
(2)分析
综合来看,抽样的各班学生给教师打分较高,平均94.03分。而且,大部分學生还认真地提出了问题和建议,表达了对提高××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质量的期待。以上说明:学生对“思政课”教师课堂教学总体满意的同时,有期待进一步提高的愿望。
具体来看,被抽样教师存在的共性问题是:第一,师生互动(包括提问等课堂学生参与实践的环节)要加强,学生对抽样的8位教师中的7位都提出了这一要求,占比87.5%;第二,多举故事性案例以增加课堂吸引力;第三,多联系社会实际;第四,活跃课堂气氛。后三个建议情况相同,学生对抽样的8位教师中的3位提出了期望,分别占比37.5%。另外,还存在一些个性问题,如加强板书方面、练习题要求方面以及突出重点方面等。由此来看,思政课教师必须认识到,要针对学生实际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授课水平,尤其是加强课堂实践环节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需要教师们积极创新。
三、总结
由以上分析可见,无论是教师听课反馈还是学生听课反馈,都体现了对××高校以“概论”课为代表的“思政课”教师的授课满意度较高,也验证了近年来××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初显成效,需要坚持不懈地继续探索和凸显改革实效。那么,此次调查所显露的问题,恰恰能够为进一步完善“思政课”教学改革提供一定意义上的参考。
首先,在授课内容方面,需要进一步设法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学生感兴趣和切身利益相关的内容主要包括社会热点时事、故事性案例、就业问题以及涉及考试的重难点问题,教师可以就此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例如,选择的案例要有时代感和典型性,要善于利用恋爱、创业、网络等大学生关注的青年话题,使他们产生强烈共鸣,以加深他们对“思政课”的认同感,最终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教书育人的双重目标。
其次,在授课方式方面,即这次调查问卷的核心内容方面,必须注意课堂实践环节设计和课堂实践情景的结合。课堂实践是在教师讲授基础上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力,挖掘学生各项潜能,有效加深单纯的理论知识向观念和能力的转化,更好彰显“思政课”的教化育人功能。“思政课”课堂实践方式方法具有多样性,包括专题讨论、争论辩论、演讲、对话式教学、情景表演、集体朗诵,等等,具体使用哪些方法,因人而异、因班而异、因时而异。“问题引索”教学中,教师专心、细致倾听的态度,会极大地鼓舞学生说下去,使其信心倍增;会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威信,使之感受到尊重需要的满足,获得幸福愉悦感。[3]教学有法而又教无定法,需要教师在长期摸索的基础上根据课堂情景即兴发挥,循循善诱,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引导和鼓励,充分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体会到参与课堂实践的成功感和愉悦感,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最后,在教育教学方面,“思政课”教师要继续加强观念转变、改革探索和理论研究。从整体上看,××高校“思政课”教师近年来在教学教研和科研方面日益完善:相互听课、集体备课、发表论文、申请课题、网络学习和外出学习培训及经验交流,等等,大家相互学习、资源共享,以教研科研促教学实践,教学实践又为教研科研提供了基本的前提和新的要求,逐渐形成良性互动效应。但是,在瞬息万变的信息化时代,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及95后甚至00后新生代大学生,“思政课”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必须与时俱进,深深扎根时代和社会环境,有效利用课堂阵地,在课堂实践环节方面下好功夫,以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应用型人才。
四、调查分析说明
1.本次调查分析的优势
精细制作了调查问卷和较多分析表格:调查问卷设计紧贴教改项目,突出课堂实践环节;分析数据时采取了列表比较方法,能够比较清晰地展现被调查对象的实际情况。
从任课教师课堂教学微观视角具体设计、调查、分析和总结,对于解决问题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
对××高校“思政课”作了一次小范围的调查摸底,了解了被听课教师的教学特色和教学水平等情况,在反馈交流中有助于教师改进教学。
2.本次调查分析的不足
参与人员数量较少:抽查的听课教师占全体“思政课”教师的25%,抽查的被听课教师占全体“思政课”教师的40%。由于考虑到节约成本和工作效率等因素,向学生发放的问卷一般每班10份左右,占班级全体学生数量的比例偏低。
打分和提建议方面跟实际情况可能存在误差:鉴于有的学生或老师为了对被听课教师坚持“多鼓励、少打击”原则,打分可能偏高一些。
参考文献
[1]http://www.moe.edu.cn/jyb_xwfb/s6319/zb_2016n/2016_zb08/201612/t20161208_291276.html[EB/0I].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
[2]施丽红、苏洁.高校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M].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年:198
[3]刘金虎、何永刚.“问题引探”教学:模式与实践[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年:81
作者简介:
刘艳霞(1975--)女,汉族,山东成武人,西安思源学院思政部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刘爽(1986--)女,辽宁抚顺人,西安思源学院思政部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