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企入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2018-05-14张念红
张念红
[摘 要] 工学结合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出现最早的是英国的“三明治”教育模式,再后来发展为美国的“合作教育”。20世纪80年代在全世界兴起,历久不衰。教育部[2006]16号《关于全面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强调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性,指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迫在眉睫,应大力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因此要重视学生在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
[关 键 词] 工学结合;引企入校;任务驱动;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3-0286-01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应该贯穿于学校的每一个层面,在办学模式、培养模式、教学模式、评价模式、生活德育等每个层面都应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校企合作的办学理念,才能真正实现育人的使命。
我校积极倡导工学结合模式,不仅与长江汽车、典典养车等企业进行长期合作,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的机会,还与多家4S店达成协议,方便学生日常学习参观及实践。更可贵的是我校与福闰华帮有限责任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双方配合共同培养出一批“能说、会做”的服务于汽车后市场的精英人才。
一、学生来源
福闰华帮精英班主要由即将走向顶岗实习的汽修专业学生组成,本着自愿报名为前提,学校与企业共同考核并选拔一批具有销售潜质的学生。考核方式为企业培训师在封闭式的企业文化熏陶课及团体课中,根据既定的规则对报名的学生进行初选。本阶段的学生既有即将迈出校门走向工作岗位的兴奋,又有对职业定位的迷茫。
二、培养方式
培养双方本着共同办学的方式,前期学校负责提供场地、实训设备以及在校管理教师。企业提供课程培训体系,并派出资深讲师进行授课,与学校教师讲授的专业基础课相辅相成。企业授课分为实际操作能力及管理销售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围绕八大系统养护展开系统的学习,对不同系列的车型都做到熟练应用。管理销售能力培训将汽车八大系统配件具体化,各个突破逐一进行话术的培训以及展业销售能力。后期由企业统一安排实习店面,并由专门负责人管理。学生5~6个人在同一个企业,每天晚上召开小会议,对白天收获进行总结,每周由班级负责人汇总资料(包括个人总结、成果展示、会议记录),并上报学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真实企业里可以更好地锻炼自己,而小组制的安排又减弱了学生初踏入社会,对社会的恐慌感。
三、发现问题
学生在企业经过一个阶段的企业锻炼后,发现社会其实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美好,每一份工作都远比在学校里艰辛,心里开始打退堂鼓。而企业对实习期间表现突出的学生重点培养,让原本内心矛盾的学生心理更加不平衡。
四、解决问题
学校负责就业老师根据这一现状,进行问题分析,并积极联系学校合作企业,将不适应福闰华帮企业的学生进行二次安排,对仍希望从事销售工作的学生安排到4S店,对经过一段时间锻炼发现自己确实不适合销售岗位的学生,根据根据个人意愿,喜欢做汽车保养的安排到典典养车,喜欢从事生产制造的安排到长江汽车,进行新的一轮学习。
五、学生现状
学校对这一批学生进行实时的跟踪调查,并予以指导。目前,该批学生工作岗位基本固定,留在福闰华帮的两名学生,经过企业培训师师带徒的培训,目前已升为主管,分别负责广州、河南两大区域,薪资基本固定在13000元左右。选择4S店销售岗的学生,BYD店同学月收入能达到12000左右,其他各4S店学生,杭州限牌略受影响,均收入达到7000左右。长江汽车学生,已有两位走向管理岗位。
六、经验教训
校企合作不仅是学校与企业两个主体之间构建的一种合作模式,更以学生发展为最终目标。加强校企合作机制有利于提高培养质量,有利于充分发挥学校与企业双主体的积极性,有利于学校关注学生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的表现情况,有利于整合学校与企业资源,实现信息共享的“双赢”局面。引企入校是一个工学结合的大胆尝试,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是属于人才培养模式的范畴。但企业与学校对人的培养存在不可忽视的分歧,企业更创造注重价值,学校更注重学生成长。因此,校企合作应建立完善的机制,相互制约,并发挥各自优势,达成共同培养学生的目标。
參考文献:
[1]唐启贵.中职学校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探索与实践[J].东方企业文化,2013(16).
[2]汤建鑫,童云飞.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2(1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