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客教育在中职教育中的实践探索
2018-05-14徐文龙
徐文龙
[摘 要] 教学理念的革新,对新教学环境的适应,知识结构的调整给整个教育教学带来了挑战。如何让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二者之間形成有效的衔接,且在后期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进而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其教育意义已非同寻常。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落实创客教育在专业教学中的实践,结合模具制造专业教学改革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关 键 词] 教学模式;创客教育;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3-0281-01
一、引言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来审视中职教育,发现还存在着一些问题:(1)中职教育的部分教学内容存在着与生产实际脱节的情况,有的知识陈旧,有的编写不合理。(2)课堂上“灌输式”讲解,忽视了学生的接受效果;结论性评价为主,忽视了过程性评价;教师在教学中针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缺少必要的方法和手段。(3)中职学生基础薄弱、学习能力不强,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深入学习专业知识比较困难,学习兴趣甚至对学业兴致不浓。(4)新的智能制造技术和“互联网+”对模具制造技术人才培养方式需重新进行定位。
教育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若某一新的教学模式或者教学改革能解决当下的教学难题,那么其实践意义必值得肯定和借鉴。
二、实施过程
(一)创客作品的展示
学校每年都会开展历年优秀创客作品的展示活动和学生“创客”作品展示体验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创客热情和学习积极性。邀请高校的教师来校开展“创客”文化报告,为创客教育的校内开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二)培养创客型教师队伍
通过与高校的合作联系,引入高校的创客教育理念并寻求技术上的支持。深入创客公司培训学习,熟悉创客的完整实现过程,了解当下的创客市场局势和市场需求,这一系列措施有助于创客型教师的快速成长,更好地指导创客教学实践。
新生在进入工作室后,教师对其进行常规设备操作的讲解如3D打印、激光切割等,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自己去操作完成。此外,还建立了传帮代的机制,让学生之间相互学习,促进团队的快速形成。
(三)建立学生创客团队
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和专业特点(数控和模具专业的学
生计算机辅助绘图和数控加工、装配、调试能力较强,动漫专业的学生具有较好的产品包装能力——Photoshop,对产品进行处理、3D打印产品的上色等。学生申请加入创新工作室,工作室教师对学生进行筛选和考查,特挑选15名左右数控、模具和动漫专业的兴趣特长生。专业教师通过发掘创新点、论证改进产品模型、制定可行性方案、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工,指导协同完成创客作品。
(四)促进创客教育校内外发展
为了提高学生的创客意识,每年在全校开展主题为“天马行空创意,奇思妙想实践”的创意方案收集评选活动。有的学生对日常生活生产中的一些常见产品进行功能上的改进或者功能叠加,有的学生设计出一种新的装置解决生活问题,也有的学生设计想象出一种完全新鲜的产品QQ企鹅外观充电器、变形金刚U盘等,教师通过产品设计合理性、实用性和商业前景等指标评选出21份优秀作品收集成册,并且做成展板展示。
在每年的专业展示和校园招聘会上,创新工作室的作品面向师生进行展示,获得了全校师生和社会家长的一致肯定。创客是大众的创客,只有认识到这点才能实现“大众创新”,实现真正的创客教育,我们学校的创客作品先后在银泰商场和燕尾州公园进行了展示,社会各界人士好评如潮。
(五)理实一体提升人才质量
创客教育实践活动激发学生丰富的创客思维,教师通过引导将“工匠精神”自然地融进生活当中。清明粿需要木质的模子,模具专业学生利用平时课堂上学到的专业知识,设计了一个带有学校信义校园标志的模子,最后在精雕设备上完成了模子的制作。并清明节这天将做好的模子用来做粿,做好的粿送到了社区老人院和公交车司机手中,用以回馈社会,充分体现了我们的校园文化精神,该事迹还被中国中青网所报道。
此外,将创客实践活动中实际的工作任务融入专业技能训练上,这种训练方式成效明显,在省赛、国赛的工业产品设计创新大赛、机械零部件测绘大赛、CATICS全国网络赛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三、主要成果与成效
通过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落实创客教育在专业教学中的实践,在以下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组织方式和评价方式,以适应新的学情。
2.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以更快更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3.重点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意识、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以适应当下对综合素质人才的要求。
四、体会与思考
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创客教育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也遇到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需要参与的师生一起思考改进:
1.创客教育培养的是创新创业人才,后续的创客教育应向学生普及创业政策、创业计划书撰写、如何进行创业等有关创业的知识。
2.引入更好的考核评价机制,对参与其中的学生和老师进行评价,可以借鉴学生间互评、师生互评和绩效考核的方式进行多元化评价。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刘良华.教育研究方法[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