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医药冷链物流现状及其发展建议

2018-05-14周杨林

财讯 2018年7期
关键词:冷链医药药品

周杨林

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对于健康问题逐渐重视,作为保证医药安全的医药运输工作得到广泛的关注。医药冷链物流作为物流业的一个重要分支,国家和政府的重视也使得当前的运输工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政府和媒体对医药冷链的关注引发了全民参与和讨论,另一方面我国冷藏药品的市场需求也十分壮大,但目前来看医药冷链的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较多的问题。通过分析医药冷链现状以及与发达国家对比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法和建议。

我国医药冷链体系发展现状

(1)冷藏药品市场广阔

从近年的药品流通行业运行统计分析报告来看,我国药品流通市场的规模一直在稳健的增长。2015年我国七大类医药商品销售总额为16613亿元,其中药品零售市场规模为3323亿元。互联网+医药的新模式使得药品流通更加迅猛,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近年来,城市人口逐渐集中,也增加了爆发疫情的可能性,对疫苗的需求量增加。医药冷链方面的需求市场广阔。

(2)政府扶持、媒体关注

相继发布《关于加快推进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的意见》、中央一号文件等关于物流体系的建设等表现出国家对于医药冷链的重视。2016年对于冷链行业来说,可以说是开启了全新的篇章。在如此有利的大环境下,面向更大的发展机遇。

2016年3月,山东破获未经严格冷链存储运输销往24个省市的疫苗事件,疫把药品冷链物流推向了风口浪尖。短短几天时间,媒体的报导引发了全民的关注。媒体也同时起到了监管的作用,敦促当下的医药企业更加注重流通中的医药安全问题。

(3)销售渠道的更新换代

在以前,医药行业主要是被国企垄断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互联网+医药”逐步出现在消费者面前。目前阿里健康已经初具雏形,并支持8:0024:00的就医咨询服务。阿里健康在看病十分困难的镇里或者村里,与实体医院或服务站进行配合,并且提供网络视频咨询挂号以及药品配送到村的服务,通过检测求医者的身体状况,建立慢性病电子病历或者直接构成电子健康档案,分级医疗。医药电子商务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为人民提供便利的同时加大了医药透明度,激励医药改革。

我国医药冷链物流发展中的问题

(1)医药冷链物流费用高

由于医药冷链对温度要求的特殊性,在物流业属于技术密集型,对基础设施的构建、技术的含量以及流通的方式都具有十分苛刻的要求,“冷处、冷冻、阴凉、常温”等各种要求要得到保证并且不能断链并且对运输设备以及运输人员的专业设备要求较高,还有对时间的要求,使得医药物流存在“多批次,小批量,高时效”的特点,很难形成规模效益,边际成本过高,总体费用也必定居高不下。

(2)医药冷链末端断链现象严重

一些医药经营企业对药品具体温度了解不够深人,对不同药品的具体要求无法做到具体分类,硬性条件不够的情况下对温度等条件要求降低。另一方面是物流方面,物流人员在医药方面专业程度不高,在配送方面出现断链问题。

(3)医药物流专业人员匿乏

由前面的分析来看,医药物流具有高价值、高温度敏感性、高技术等特征,因此无论是对进行系统规划的物流人员还是运输中的具体操作人员的专业素养都要求较高。随着医药冷链物流的发展,对专业人员的需求也在逐渐扩大。特别是可以进行物流系统规划的指导性物流人才一高端管理者,一方面他能够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构建全方面的物流网络系统,另一方面预测趋势,高质量完成工作。

(4)冷链设施设备投人不足

由于医药电子商务的出现,医药价格趋向透明化,医药的利润也不似从前。但医药冷链具有高质量、小批次的的特点,对设备的专业性要求较高,建设费用以及后期的维护检修费用无疑使一些企业对建设冷链设备心有余而力不足。与国外相比,我国对冷链的关注起步较晚,特别是与美国、日本相比,我国的冷藏设备和运输设备占有率较低,未形成完整的冷链设备的有效运营体系。

我国医药冷链物流对策分析

(1)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

由上面分析可知,医药经营企业建立自营物流的话,花费较高并且难以形成一定的有效运营体系,边际成本较大,规模效益较低。信息时代的到来,医药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医药市场不断扩大,借助第三方物流进行医药冷链物流的发展是突破当前瓶颈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第三方物流进行发展医药冷链,充分发挥物流自身的功能,避免了资源设备的过度浪费。随着监管细则的不断完善,医药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医药第三方物流会突破瓶颈。

(2)加强专业人员的培训

由于医药的特殊性,无论是在开始时对医药物流网络进行布局,还是过程中对温度的监测、对药品质量的检查以及最后的配送并向顾客说明药物的作用,都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加强对专业人员的培训,需要政府部门、相关医药企业和第三方物流企业一同支持。将冷链物流知识同医药相关知识进行培训以弥补当前专业人员缺乏的情境。

(3)采用先进的医药物流设备和技术

目前运用在医药冷链技术主要是RFID和传感器。RFID可以实时监控产品的温度变化并将所得信息传递给企业。这种技术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医药产品的变质问题,对在运输过程中的医药产品的质量进行的保证,特别是对温度十分敏感的,如血液、疫苗等。增加了运输过程中产品的透明度,能够及时反馈信息传递给决策者以供决策,降低了变质成本。

[1]刘晓亮,王文铭.我国医药冷链物流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32(11):1-3+6.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的意见阴.衡器,2016,45(02):1-4.

[3]《國务院关于修改<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的决定》全文公布并施行[J].中国应急管理,2016(04):40-42.

[4]鲍长生.冷链物流运营管理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7:11-15.

[5]师绘敏.我国医药冷链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2(19).

猜你喜欢

冷链医药药品
中国冷链物流:应对冬奥的技术大考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
药品保存细解读
新修订药品管理法对何为假药劣药重新作出界定
WELLNESS TODAY
重庆市冷链物流共同配送模式的研究
重庆市冷链物流共同配送模式的研究
过期药品回收“梗”在哪儿?
藏医药三大学说
怎样买到合格的药品等